王永忠,张宏宇,刘小琴,朱 珍,柳龙根,张 刚,屠文俊,韦生坤
(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常州213001)
目前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主要包括痰涂片法、培养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免疫学方法等[1]。近年来,以病原体RNA为扩增靶标的核酸恒温扩增检测(SAT)技术开始应用于病原体的核酸诊断。我们应用SAT技术对肺结核患者痰液标本中的结核分支杆菌(TB)RNA进行检测,并与PCR法检测TB DNA及痰培养、痰涂片抗酸染色直接镜检法检测TB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3月~2011年6月临床确诊为肺结核并接受治疗的住院患者131例,男85例、女46例,年龄(49.87 ±17.62)岁;73例非结核性肺部感染患者为同期本院呼吸科住院患者,男45 例、女28 例,年龄(45.71 ±16.9)岁。
1.2 标本采集及保存 痰液标本均为清晨收集,一部分直接做痰涂片抗酸染色,剩余标本取1.5 ml左右于5 ml离心管中,加入1~2倍体积的4%NaOH于无菌样品管中,旋涡振荡混匀,室温放置15~20 min。13 000 r/min离心5 min,弃上清,再加入1 ml生理盐水重悬洗涤,13 000 r/min离心5 min,弃上清。处理后标本可直接用于痰培养、SAT、PCR检测或-80℃冻存。
1.3 SAT检测 引物及探针序列:TB nT7:5'-gagtggcgaacgggtgagtaac-3',TB T7:5'-aatttaatacgactcactatagggagacaccaacaagctgataggccgcgg-3',TB Probe:5'-cgu ccggataggaccacgggacg-3'。RNA提取:液化处理后的痰液标本加入50 μl TB稀释液重悬后与50 μl阳性对照、50 μl阴性对照一起放入超声波处理器中进行超声处理,超声波功率为300 W,处理时间15 min。超声处理结束后的产物即可作为检测反应的模板。反应体系:将试剂平衡到室温(18~26℃),充分混匀,按照每个样品取 28 μl TB 反应液和 2.0 μl TB检测液计算,配制所需扩增检测液,振荡混匀,3 000~4 000 r/min离心10 s备用。扩增检测:取 2 μl RNA模板加入含30 μl扩增检测液的微量反应管,置干热恒温器上60℃保温10 min,恒温混匀仪上42℃保温5 min,同时将SAT酶液也预热到42℃;在ABI 7500荧光定量PCR仪上设置恒温检测参数,荧光检测通道设定为FAM;42℃ 1 min,40个循环;荧光信号收集每分钟进行一次,共检测40次;向保持于42℃恒温混匀仪的微量反应管中加入10 μl已预热的酶液,盖上管盖1 200 r/min振荡15 s混匀,快速转至ABI 7500实时定量PCR仪,立即启动反应程序;根据CT值判断结果。
1.4 PCR检测TB DNA、痰培养法检测TB 采用深圳匹基生物和生物梅利埃提供的试剂盒或仪器,并严格按说明书操作。痰涂片抗酸染色法严格按照中国防痨协会“结核病诊断实验室检验规程”操作,采用齐—尼(Zield-Neehen)抗酸染色法进行痰标本处理、涂片、染色,按照镜检300个视野分级报告标准进行。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结果比较用配对χ2检验,灵敏度及特异度等指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1 不同检测方法TB阳性检出率结果比较 131例肺结核患者痰液标本中,SAT法TB阳性检出率为52.67%(69/131);PCR法阳性检出率为50.38%(66/131);痰培养法阳性检出率为39.69%(52/131);痰涂片抗酸染色法阳性检出率为35.11%(46/131)。经χ2检验,SAT法检出率明显高于痰培养法(χ2=4.438,P=0.035)和痰涂片法(χ2=8.199,P=0.004)。73例非结核性肺部感染者四种方法均未检测到痰液标本中TB或其核酸的存在。
2.2 细菌学检测结果与核酸检测结果比较 131例肺结核患者痰液标本中,痰涂片及痰培养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的73例,SAT法检测出15例,PCR法检测出13例,见表1。
表1 细菌学与核酸检测结果
2.3 SAT法与PCR法检测结果比较 用PCR法检测结果作为参考标准,SAT法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 95.38%、90.91%、91.18%、95.24%。二者符合率为 93.89%。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配对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9),结果见表 2。
表2 SAT法与PCR法检测结果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已有20亿人感染了TB,占全球人口三分之一,其中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达2 000万,TB的感染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建立早期、灵敏、准确、快速的检测方法对结核病的诊断、治疗和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传统的痰培养法需要3~8周,改进后的Bactec快速培养系统使培养时间缩短至15 d左右,但该方法只能检测出活力旺盛的菌,对活力差或死菌则无法检出[2];痰涂片法受到标本取材、患者自身间断性的排菌、标本中菌的数量级大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敏感度较低[3];分子生物学方法在近年的TB检测中得到了长足发展,其中PCR技术发展较为迅速,它能快速、准确、灵敏地检出TB DNA,但成本和技术要求较高,易出现假阳性[4];继PCR之后,又发展了几种新的核酸体外扩增技术,如Amplicor PCR、AMTDT等,它们都具有高度的灵敏性和准确性,但Amplicor PCR在操作上仍需进一步自动化以避免手工重复操作,AMTDT法能检测出无活力菌中的rRNA,不能用于监测化疗效果[5]。由于AMTDT不能鉴别 TB和MOTT,也不能进行药敏试验,因此不能代替传统的培养法[6]。
SAT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准确性的优点,其技术原理是在同一温度下,首先通过M-MLV反转录酶产生靶标核酸(RNA)的一个双链DNA拷贝,然后利用T7 RNA多聚酶从该DNA拷贝上产生多个(100~1 000个)RNA拷贝,每一个RNA拷贝再从反转录开始进入下一个扩增循环。同时,带有荧光标记的探针和这些RNA扩增子特异结合,产生荧光。该荧光信号可由荧光检测仪器实时捕获,从而实时反映扩增情况。本研究以SAT的16 s rRNA作为检测靶标,对131例肺结核患者痰液进行SAT,尽管由于接受结核治疗而使病原菌的活力及数量大大减少,SAT法仍能检出69例阳性痰液,检出率为52.67%,明显高于痰培养法的39.69%和痰涂片法的35.1%,非结核性肺部感染者用SAT未检测到痰液标本中TB核酸的存在,提示SAT应用于TB RNA的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临床推广应用。
[1]赵雁林.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J].中国社区医师,2008,24(1):10-11.
[2]王易伟,胡频频.rRNA扩增直接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1):543-544.
[3]李强,陆其斌.影响痰涂片抗酸杆菌检出率的因素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64-65.
[4]Speers DJ.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molecular biology for infectious diseases[J].Clin Biochem Rev,2006,27(1):39-51.
[5]Gamboa F,Manterold JM,Vinado B,et al.Direct detection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 in nonrespiratory specimens by gen-probe amplified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direct test[J].J Clin Microbiol,1997,35(1):307-310.
[6]吴龙章,蔡杏珊,吴幸怡,等.四种检测方法对结核病临床诊断价值的探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7,30(7):742-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