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东西方文化对比认识中医“象”的特点

2011-06-11 01:21王雁南王永炎张启明
环球中医药 2011年3期
关键词:观察者五脏物象

王雁南 王永炎 张启明

许多文献都把中医学的肝、心、脾、肺、肾五脏英译为解剖学的同名脏器,依次为Liver、Heart、Spleen、Lung、Kidney。但显然中医五脏的功能不同于解剖学的同名脏器,如中医学的脾有类似于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功能,不同于循环系统的脾脏;中医学的肝有类似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情绪调节功能,不同于消化系统的肝脏。事实上,中医的五脏与解剖学的同名脏器是不同思维模式下的产物。本文将从中国与西方文化的对比中展示这种差异的由来。

从大的视角看,世界有空间和时间两大方面。空间方面显示为“体”,即形体、形质等一切有边界的实在;时间方面显示为“象”,即事物在各种内外关系存在的自然状态下运动变化的呈现。“体”的存在离不开时间,但以空间属性为主。“象”的存在离不开空间,但以时间属性为主[1]。

1 西方文化主流重视“体”

关于世界的本源,古希腊时期的泰勒斯(Thales,公元前624-前547)认为是水,阿那克西美尼(Anaximenes,约公元前570-前526)认为是气,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约公元前530-前470)认为是火,但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公元前460-前370)的原子论更受推崇:认为原子是虚空中的物质微粒,世界由原子组成,原子不可分割、永恒存在、本质相同、形态各异,运动是其基本属性。17世纪法国数学家和哲学家伽桑狄(Pierre Gasssendi,1592-1655)再次提出原子假说,并运用于自然科学。嗣后,道尔顿(John Dalton,1766-1844)和阿伏伽德罗(Amedee Avogadro, 1776-1856)建立原子—分子学说,使古原子论取得了精确和定量的形式。原子论一方面强调个体的间断性,习惯于从间断的个体出发推而广之,论及宏观世界的万事万物,另一方面强调事物的空间结构,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其空间结构和构成途径,并从解剖事物的空间结构入手认识其本质[2]。现象只是由本质决定的附属品,有时(如实验室中)甚至是事物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表现。

即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范畴,也是从客观实在的物质形态(重空间特性)中抽象出来的,并将其作为认识主体(意识、感觉)以外的与认识主体相对立的存在来认识[1]。其中的抽象思维过程常是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则,将事物原本具有的实体、属性和关系三种内涵进行过滤,而形成仅有单一内涵或共性的概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现象与本质、个性与共性等都成了对立的双方。

2 西医学通过空间认识现象

在西方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西医学可能更致力于寻找人体生命和疾病现象的本质,认为人体的各种生命现象是由其实体结构决定的。于是,在文艺复兴时期(14~16世纪)就出现了维萨里的人体解剖学说、哈维的血液循环学说、摩干尼的器官病理学说、巴斯德的细菌学说和魏尔啸的细胞病理学说[3]。医学家们认为正是这些宏观或微观结构的病理改变决定了疾病的表象,于是治疗的目的就是改变这些结构的病理状态。比如把发热、咳嗽、咽痛等临床现象视做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鼻腔、咽或喉部的炎性反应,治疗的方法就是有针对性的采用抗生素杀灭病毒或细菌或抑制其生物活性。外科针对甲状腺功能亢进实施的甲状腺大部切除术亦来自同样的理念。

进入20世纪,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入了分子水平。认为生命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组成的分子体系,疾病是由各种外因或自身遗传缺陷导致的分子体系结构异常所致,于是就采用细胞工程技术或基因工程技术来影响DNA、R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以达到治疗目的。

这种从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组织学、细胞生物学到分子生物学的人体结构剖析,本以为在人类的基因序列解析清楚之后,生命的本质就揭示清楚了。但随着研究的细化,信息量越来越大,实体结构与现象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促使人们不得不反思,实体结构就是现象的唯一本质吗?不全面。现象的产生和变化不仅取决于实体结构,还取决于以物质流和能量流为实体媒介的内外关系的协调。见图1。

图1 形态结构与功能表现的间接关系

3 中国文化主流重视“象”

关于世界的本源,在中国的传统思维中,“元气论”占据主导地位。“元气”是一种“流于天地之间”的连续的物质形态,“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没有形体,不可计量,故无从说明其内部结构和构成途径,只能从宏观整体上把握其性能[2]。于是,人们从时间出发,将宇宙万物的演变过程看作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生化过程,四时生化万物,时间统摄空间。由于这种顺时演变永无休止,从不反顾,而自然条件不断变化,永不重复,于是,面对万物的自然演变过程,人们只能辅赞,不可代行,只能顺随,不可逆反,只能融入,不可强对,故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物我合一,人与自然交融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又称意象思维,即在彻底开放而不破坏事物所呈现象之自然整体性的前提下,探索事物整体规律的思维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产生的认知结果称为“象”[1]。

“象”有3个特点:(1)“象”体现着观察者与观察对象的统一。“象”的获取不仅取决于观察对象本身,还与观察者的学识经验有关。当观察者从不同的角度或不同的层面观察时会获得不同的结果,当观察者运用不同的思维方法观察时也会获得不同的结果。(2)“象”是观察对象在各种因素影响下的自然整体呈现。即认识“象”时不对观察对象所处的环境施加任何限制或干预以破坏其整体状态,而是注重从观察对象的内外关系的变化中认识“象”的变化。(3)借助直觉体悟和援物比类抽提的“象”常是观察对象的现象与本质的统一,是关于观察对象的实体、属性和关系的综合反映。如“五行”既是实体概念,代表木、火、土、金、水5种实物,又是属性概念,“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还是关系概念,表征具有五行属性的5类观察对象间的生克制化关系。

4 中医学通过时序认识“象”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如舌象、脉象、肝肾阴虚、六淫疫疠、痰饮瘀血、精气血津液神、脏腑经络等都可归结为“象”的范畴。这些“象”无不打着时序的烙印,如筋、脉、骨、肉显然是形态学概念,但《素问·痿论篇》在论述它们产生痿证的治疗时,却称“筋脉骨肉,各以其时受月,则病已矣”。

根据认识的深度不同,“象”可分为物象、具象、意象3个层次:

4.1 物象

物象即“观物取象”,是“象”最原始、最基本的层次,是观察者借助于感官直接感知的未经思维加工的、最朴素的“象”。中医通过望、闻、问、切获得的各种症状体征,都是通过患者的体验或医生的感知而直接获得的最朴素的“物象”,都是人体在各种外来影响与自身调节综合作用下的自然整体呈现。这些物象具有5个构成要素[4]。(1)观察者:执行物象采集任务的具有正常认知能力的患者和他人(陪人和医生)。(2)观察工具:采集物象时所用的人体感受器和神经系统。(3)观察对象:物象表现的人体部位。(4)观察角度:观察对象在形态或功能上的各种改变的最小类型。所谓最小是指同一观察角度(变量)下的各种改变(取值)具有可比性。(5)观察结果:观察对象在形态或功能上某一观察角度的改变在人脑中的直接或间接反映。

4.2 具象

具象,即具体生动的形象。世界上的事物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人们通过感官直接感知的东西,一类是人们通过感官不能直接感知但却客观存在的东西。关于后者的认识就得通过人的具象思维来完成。具象思维过程就是将人体感官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转化为可以理解的有具体形象的概念。如万有引力是人们不能直接感知的客观实在,但可从苹果坠地、星球运转等具体生动的形象中概括出来。

中医学通过归纳和比较患者的各种不同物象(症状体征)之间的联系,使散乱的物象群变成一组组相对条理的物象类,这些物象类就是具象。这种对物象的分类不是逻辑性的,只是对联系紧密的、总是相伴出现的物象的初步归纳。这种归纳具有直感性特点,即与患者呈现的象直接联系,是直接的感性认识[5]。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脉浮紧常同时出现于同一患者身上,是一个具象。大便黏液、排便不畅、里急后重常同时出现于同一患者身上,也是一个具象。

4.3 意象

当具象日渐积累变成经验时,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对具象发生的原因和规律进行深入研究。这种研究常常是在被研究对象与研究者相统一的前提下,将被研究对象置于更大的环境中,从被研究对象内外关系的变化引起的“象”的变化中逐步获得全新的认识。于是研究者的学识经验,甚至人格情感等因素都不可避免地融入到研究结果中,形成的具有物我合一、现象与本质相融、自然、整体的时序概念就是意象。这里的“意”是观察者对物象、具象的感受、体悟而做出的升华,常是观察者关于观察对象的运动规律及其妙用和韵味的把握。它不离于“象”但高于“象”,常让观察者“得‘意’而忘‘象’”[6]。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脉浮紧是一个以肌肤反应为主的具象,常因受凉引发,于是根据自然界寒性收引的特点,将这一病理过程归纳为“寒邪袭表”的意象。大便黏液、排便不畅、里急后重常发生于潮湿的季夏,于是根据自然界湿性黏滞的特点,将这一病理过程归纳为“湿阻下焦”的意象。

毋庸置疑,中医五脏的产生曾经源于人的解剖形态,如心似倒垂的莲蕊主血脉,肺虚如蜂巢司呼吸,但后来的五脏更是依据人体表现于外的生理之“象”和病理之“象”,通过直觉体悟、援物比类等方式形成的意象概念。具体地说,中医学以阴阳五行哲学思想为指导,依据其属性和“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原则,将人体分为阴、阳2部分和木、火、土、金、水5部分。并用生克制化关系诠释人体各种“象”产生和变化的机理,从而产生了五脏学说。如果将五脏中的每一脏按照阴阳属性分为供能物质(静而有形属阴)和能量流(动而无形属阳)两大类,依据五脏之间的生克关系建立数学模型,借用人体供能物质和能量流的统计数据进行计算机实验,容易发现在该关系框架下五脏功能变化的传统认识(五脏对应五季)与中国气候的季节性变化是一致的,即天人相应。因此,可以说中医的五脏是在中国传统“象”思维的引导下建立起来的具有物我合一、现象与本质相融、自然、整体的时序模型,而不是解剖实体。与中医五脏对应的人体结构是以供能物质和能量流为实体媒介的生克关系结构[7]。详见图2。

图2 与中医五脏功能现象对应的关系结构

注:其中每一脏都分为维持功能的能流和产生能流的供能物质两部分,五脏之间的相生关系是供能物质与供能物质间的直接关系,五脏之间的相克生关系是能流与能流间的直接关系,数学符号是这些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1] 刘长林.中国象科学观:易、道与兵、医(修订版)[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7-95.

[2] 王永炎,张启明.中医研究应进行系统论指导下的还原分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30(7):437-439.

[3] 殷国荣,王彬全,杨建一.医学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4.

[4] 张启明,王义国,张磊,等.内涵最小的独立症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3(1):5-12.

[5] 刘天君.具象思维是中医学基本的思维形式[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5,1(1):33-34.

[6] 杜庆元.具象、抽象、意象谈[J].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2):120-123.

[7] 张启明,王永炎.中医五脏供能物质和能流变化的动力学特征[J].自然杂志,2010,32(1):26-32.

猜你喜欢
观察者五脏物象
物象再造系列
物象几何——新艺美固整木展厅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失眠与五脏
武术文化中“物象与兴象”的博弈
冷静而又理性的观察者——德国华人作家刘瑛访谈
五色入五脏一年更健康
《黄帝内经》的五脏俞穴与消渴相关性探究
“五脏神”学说探析
观察者模式在Java 事件处理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