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春英 董亚琴 许金森 胡翔龙
经络学说认为十二经脉内属腑脏,外络肢节,行气血,通阴阳,是人体功能联络调节和反应系统。手厥阴心包经,内属心包,外循于上肢屈侧,与心脏功能调节有密切关系。以往的研究表明,针刺心包经的穴位能改善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对于心律失常及原发性高血压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1,2]。而针刺心包经穴位对于急性轻度缺氧时心脏功能的影响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模拟缺氧,观察针刺心包经穴位内关穴对急性轻度缺氧健康志愿者心脏功能的影响。
12名健康成年志愿者,年龄18~25岁,均为男性。志愿者为福建中医药大学在校学生,既往无心血管疾病病史,实验前签署该项研究的知情同意书。所有实验均在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灸生理三级实验室内完成,本研究经过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针刺穴位为左侧心包经的内关穴,对照为内关两侧旁开1.5~2.0 cm处的2个位点以及大肠经的手三里穴。受试者采用同体对照的方法,每隔1周接受一次观察,每人共接受5次检测。实验时,受试者进入实验室后静卧休息20分钟以适应环境,室内温度保持在28℃左右,相对湿度小于70%。用血液动力学监护仪(型号:BZ-4110-121,美国Cardio Dynamics公司生产)记录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SVR)、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等心脏功能指标,作为基础对照值。然后让受试者通过吸氧面罩吸入低氧混合气体(14% O2,86% N2)30分钟,模拟海拔约3000 m(此处空气密度相当于海平面约73%)的急性轻度缺氧。以上实验均在保证志愿者安全的情况下进行,一旦出现志愿者无法耐受,立即停止吸入,并备有纯氧待用。在本研究中尚未发现无法耐受者。在吸入混合气体10分钟时电针上述各穴位,加电针刺激20分钟,刺激强度以受试者耐受为度(一般是3~4 V),频率为2 Hz,采用连续波。在电针条件下,记录电针刺激的10分钟、20分钟以及针后10分钟内各项指标的变化。
为避免受试者受气候等条件影响而导致每次检测基础对照值有偏差,所有统计数据均采用“检测值/基础对照值”比值的形式进行分析。所有定量数据均以表示,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对12例受试者的检测,结果显示电针内关穴能降低健康志愿者急性轻度缺氧所致的CO、CI升高(P<0.05),吸氧后SVR降低,针刺内关穴能使SVR显著升高(P<0.05或P<0.01),表明针刺穴位是通过升高SVR来降低心输出量的(见表1~2)。
停止电针后 10分钟各指标未见有统计学差异。
表1 电针内关穴10分钟时对急性轻度缺氧健康志愿者心脏功能的影响
表2 电针内关穴20分钟时对急性轻度缺氧健康志愿者心脏功能的影响
中医学认为经络是以十二经脉为主体的一个复杂体系,是人体机能的联络调节和反应系统。十二经脉的特殊循行路线及其与人体功能调节的关系,是经络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许多研究证实,针刺穴位可以调节脏腑的功能,并具有一定的相对特异性[3,4]。本研究室以往的实验也证明,针刺冠心病患者心包经循行线上的不同穴位,都可使心功各项指标显著提高,说明心脏功能调节与体表心包经循行路线有密切的关系[5]。笔者在前期的预实验中,采用RM6240B多道生理信号采集系统(成都仪器厂)观察针刺心包经穴位对急性缺氧志愿者的影响,发现电针内关、郄门能降低急性缺氧所致心输出量的增加。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采用性能稳定、结果更为可靠的血液动力学监护仪检测急性缺氧状态下各血液动力学指标,探讨在急性轻度缺氧情况下,针刺心包经穴位在调节心脏功能的作用。
在大多数情况下,针刺的效应只有在病理状态下或功能失调(偏离正常状态时)才表现得比较明显,这与针刺治疗的“纠偏性”有关。为此,笔者采用了急性轻度缺氧这一病理模型。本试验通过让受试者吸入14%的低氧混合气体,相当于海拔约3000 m高原的呼吸空气用氧水平。由于呼吸低氧混合气体使全身组织的供氧能力下降,造成机体的急性轻度缺氧,在缺氧环境下,机体会出现一系列代偿适应性变化,在循环系统方面,主要表现为心输出量增加、血流分布改变、肺血管收缩等,而心输出量的增加主要是通过加快心率、增强心肌收缩和增加前负荷和降低后负荷来实现的。心输出量增加可提高全身组织的供氧量,故对急性缺氧有一定的代偿意义。本试验中,受试者的心输出量较吸氧前有明显的提高,外周血管阻力显著降低,而外周血管阻力是衡量心脏后负荷的一个重要指标,与以往的报道相似[6]。实验结果显示针刺内关能降低健康志愿者急性轻度缺氧所致的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升高,针刺过程中外周血管阻力、外周血管阻力指数显著升高,表明心输出量降低是通过升高外周血管阻力即增加心脏的后负荷而实现的。这与针刺治疗的“纠偏性”相一致,也从侧面反映了电针心包经穴位可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性。而电针内关左右旁开点及大肠经手三里穴无此作用,结果初步表明针刺心包经内关穴对调整缺氧状态下心脏功能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1] 黄洁,严洁,常小荣,等. 电针内关穴治疗稳定型心绞痛4O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 24(2): 53-54.
[2] 郑利岩,陈颖,曹震. 针刺对快速性心律失常大鼠心肌刺激性G蛋白mRNA表达影响的初步研究[J]. 针刺研究,2006, 31(4): 216-218,222.
[3] 胡翔龙. 建设经络研究的科技创新体系[J]. 科技中国,2009, 11:72-79.
[4] 刘强,杨琳,李振华,等. 大鼠心脏与内关穴区神经投射同源关系的非荧光双标记示踪[J]. 解剖学杂志,2002,25(1):39-41.
[5] 游振铨,胡翔龙,吴宝华,等.心包经循行路线及其与心脏机能活动的关系的初步研究[J]. 针刺研究,1993,18(2):143-148.
[6] 曾宪英,潘明达.急性轻、中重度缺氧对左心室壁应力及心功能的影响[J]. 中华航空医学杂志,1992,3(2):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