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训仕 李 阳 杨 鑫 阮政琛 郑桂波
(昆明警备区虹山第一干休所门诊部,云南 昆明 650033)
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高,随着病情进展,容易合并高血压心脏病、高血压肾病、高血压脑部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生存质量,甚至可能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氨氯地平属于钙离子拮抗剂,贝那普利属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本文观察二者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选择小区内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以上患者诊断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同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对试验药物有禁忌证患者、不愿意参加本试验患者、不能坚持服药至试验结束患者。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0例,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为54~76岁,平均年龄为(64.5±8.1)岁;病程为2~10年,平均病程为(4.2±1.4)年;高血压分级:1级14例,2级高血压25例,3级11例。对照组患者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为55~77岁,平均年龄为(63.2±7.6)岁;病程为2.5~11年,平均病程为(4.0±1.6)年;高血压分级:1级16例,2级高血压24例,3级1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高血压分级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在试验前2周停用一切抗高血压药,停药期间测定两组患者血压,每周测定3次,3次血压平均值为治疗前血压测定结果。观察组患者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mg口服,每天1次,贝那普利10mg口服,每天1次;对照组患者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mg口服,每天1次,如果服药1周没有达到目前血压,苯磺酸氨氯地平可增加到5mg,每天1次,贝那普利可增加到15mg,每天1次。两组患者均治疗6周。定期测定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心电图、血糖、血脂等指标。
患者治疗后血压和治疗前血压比较,舒张压下降>10mmHg,并降低到正常范围,或者下降>20mmHg;患者舒张压下降虽然没有达到10mmHg,但是降低到正常范围或者下降10~19mmHg,为有效;患者治疗后血压下降没有达到上述指标,为无效。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舒张压和收缩压分别和本组治疗前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舒张压和收缩压分别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观察组临床疗效评定后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临床疗效评定后总有效率为84.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测定结果
表2 两组治疗临床效果差异
原发性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类疾病,是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长期高血压患者可合并有心、脑、肾等器官功能或者器质性改变,严重影响了患者生存质量,甚至生命安全。早期控制血压主要是为了预防靶器官受损或者并发症发生,降低高血压危险因素对脑血管的影响,有利于预防脑血管疾病发生[1]。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属于长效钙离子拮抗剂,其选择性更强,生物利用度高,降压效果平稳,降压持续时间长,对血管平滑肌有直接扩张作用,扩张外周动脉,从而降低血压,保护靶器官[2]。其降压同时不影响其他器官血管,对血脂血糖及电解质也没有不良影响。在本文中,观察组在应用氨氯地平基础上联合贝那普利降压。贝那普利属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其降压同时,还可以逆转心血管重构,对肾脏还有保护作用[3]。二药联合降压在提高降压效果同时,减少了二者不良反应,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在本文中,观察组治疗后降压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能够显著控制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临床效果显著。
[1] 宁观林,李冬华,吴世东.两种降压药联合应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分析[J].河北医学,2010,16(7):835-836.
[2] 许云南.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10,12(7):735-736.
[3] 李惠珍.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57例[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0):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