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欣,史茂伟,张 静,白红梅,柳 青
机械通气是危重患者呼吸支持的主要手段,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 是机械通气(MV)的常见并发症及主要的致死原因,如何合理应用抗生素是VAP防治的首要问题。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细菌的耐药率越来越高,已经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为了解老年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的特点,本文回顾分析了笔者所在医院32例住院老年VAP患者痰培养所得致病菌的分布及其药敏试验结果,以期为抗菌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
1.1 一般资料 2003-08~2010-08笔者所在医院ICU病房32例高龄 VAP 患者;均为男性;年龄 82~96岁,平均(87±3)岁。VAP的诊断标准:①肺炎发生在MV后48 h或脱机72 h内;②MV期间出现发热,且体温>38℃;③气管内吸出脓性分泌物;④白细胞计数≥10.0×109/L;⑤深部痰培养检出致病菌或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培养出新的致病菌;⑥X线胸片显示新的渗出性病灶[1]。其中既往有慢阻肺30例,糖尿病5例,慢性肾衰2例,剔除恶性肿瘤患者。32例患者8例气管插管,24例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时间为7~1 030 d。
1.2 方法 采用一次性无菌吸痰管,经气管插管从下呼吸道采集分泌物标本,接种于培养基,用常规方法培养、分离、鉴定,采用纸片法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常规机械通气前3 d均留标本送检,以后送检1~2次/周。
2.1 病原菌培养结果 从32例VAP患者痰培养中共分离出致病菌49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1.2%,革兰阳性球菌占24.5%,真菌占 14.3%(表1)。
2.2 药敏试验结果 左氧氟沙星对除金黄色葡萄球菌外的其它所有菌群敏感率最高,亚胺培南对除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外所有革兰阴性杆菌敏感率最高,其次是头孢吡肟,再次为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和环丙沙星;头孢噻肟/舒巴坦和氨苄西林的耐药性很普遍;粪肠球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具多重耐药;万古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敏感性最高(表2)。
表1 49株病原菌分类
本组分离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占总数的58.7%,且多为耐药菌,主要为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等,与林英翔等[2]报道的以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塔莫拉杆菌感染为主不一致,原因可能为病原菌地域分布及其流行病学特征不同,而且存在着季节医疗卫生条件及常用抗生素种类等多方面的差异[3,4]。药敏分析发现不动杆菌耐药率最高,占75.4%,以鲍曼不动杆菌最多。不动杆菌是近年来院内感染出现率较快的细菌,成为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其次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大肠杆菌,从表1、2可见主要几种G-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现状,提示VAP耐药率普遍增高,而且是多重耐药。而对革兰阴性杆菌敏感性较高的抗生素为亚胺培南和头孢吡肟。本组资料中革兰阳性球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分别占10.2%和12.3%,其中1例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绝大多数抗生素耐药,仅对万古霉素、亚胺培南敏感。此外,真菌感染也占有较大比例,达到15.2%,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有关。
表2 VAP细菌药敏结果(株)
随着机械通气技术的迅速发展,挽救了许多老年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命。但随之而来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其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使上气道黏膜受损;气囊放气致气囊上分泌物吸入气道造成感染;气管插管易引起医源性鼻窦炎,更易引起下气道细菌的种植;吸痰等气道管理操作使感染的机会增加。其他如H2受体阻滞剂和制酸剂的使用可使胃内pH值升高,破坏胃内酸性环境,使肠道细菌移位;长期放留置鼻胃管可削减食管括约肌的功能,产生胃食管返流,胃内的细菌随返流物进入呼吸道等均是导致VAP的常见原因。
细菌耐药性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国内外报道均认为,细菌耐药率增加与抗生素使用有关。由于长期、联合、广谱应用抗生素,细菌耐药性明显增加,尤其像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等多重耐药的条件致病菌,更加给治疗及预后带来重重困难。本组VAP患者中,多使用过≥3种抗菌药物,所用抗菌药物以三代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及碳青酶烯类为主,造成耐药菌株的增加;因而应尽早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有效抗生素,严格合理用药,避免增加细菌耐药性是至关重要的。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型肺疾病(COPD)诊治指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453-460.
[2]林英翔,王 辰,杜小玲,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细菌学培养与肺功能的关系.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182-183.
[3]刘又宁,赵铁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组成、耐药现状及对策.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3,23:281-283.
[4]苏 欣,施 毅,宋 勇.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流行病学、耐药性及诊断研究进展.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5,4:32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