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波 张玲 黄丽琴 李落彩 王英霞 田少英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关键在于抗栓治疗。传统中医在冠心病治疗中亦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我们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包括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钙拮抗剂、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加用中药丹红注射液及稳心颗粒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为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提供了更多的对策。
1.1 一般资料 50例ACS选自2008年7月至2010年4月本院收治并确诊的不稳定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43~79岁,平均年龄(66±11)岁。符合ACC/AHA制定的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的诊断标准[1]。不稳定心绞痛22例、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8例,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2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24例),丹红组(26例)。2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常规应用硝酸酯类药物、肠溶阿司匹林、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低分子肝素、他汀类药物治疗,剂量相同,心绞痛发作时均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5 mg,有溶栓指征的及时采用尿激酶溶栓,符合冠脉介入治疗指征的行介入治疗。丹红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及稳心颗粒,将丹红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3周为1疗程;稳心颗粒9 g口服,3次/d。疗程为3周。
1.3 疗效判定标准 (1)显效:心绞痛不再发作,心电图恢复正常;(2)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2/3以上,发作时心电图ST段下移减少0.1 mV以上,T波倒置变浅1/2;(3)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疼痛无明显变化,甚至胸痛持续不缓解。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2.1 2组疗效比较 丹红组26例,显效20例,有效5例,无效1例,显效率76.92%,总有效率96.15%;常规组24例,显效13例,有效6例,无效5例,显效率54.02%,总有效率70.83%。丹红组显效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常规组(P<0.05)。
2.2 2组治疗前后心律失常变化 治疗后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发生频次在丹红组较常规治疗组减少(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心律失常发生频次变化次/24 h,
表1 2组治疗前后心律失常发生频次变化次/24 h,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5;与常规组比较,#P <0.05
组别 孤立室早 成对室早 室速 房早 交界性早搏丹红组(n=26)治疗前 4795±766 231±68 56±8 7894±301 741±203治疗后 223±21*# 48±9*# 3±1*# 40±23*# 106±21*#常规组(n=24)治疗前 4802±759 341±70 51±6 7988±589 675±85治疗后 589±36* 95±19* 18±2* 651±140* 169±28*
ACS的现代治疗除了抗缺血(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钙拮抗剂等)治疗,还有充分抗栓(抗凝和血小板)治疗[1]。丹红注射液其主要成分为丹参、红花,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显著延长血管内皮细胞的寿命,阻止血栓形成和促进血栓溶解作用[2]。本组50例ACS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常规治疗加用中药丹红对缓解ACS的临床表现,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稳心颗粒主要由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等组成,其中甘松的主要成分是撷草酮和甘松酮,具有膜抑制、延长动作电位作用,可有效抑制折返激动,改善因心肌缺血而引发的异常兴奋灶所致的心律失常,并且抗心律失常作用较安全。抗心律失常作用也可能与甘松的中枢镇静作用有关[3]。本组50例ACS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治疗后室早、房早、交界性早搏的发生次数较常规组均明显减少(P<0.05)。
丹红注射液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抗心律失常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1 Kolansky DM,Acute coronary syndromes:morbidity,mortality,and pharmacoeconomic burden.Am J Manag Care,2009,15:S36-41.
2 邰明辉,刘兰梅,马仁强,等.丹红注射液一般药理学实验研究.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5,25:335-338.
3 蔡文标.稳心颗粒对冠心病患者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中国医刊,2003,38: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