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钰坊
(中南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奉节县乃为古夔州治所,其东临巫山县,南接湖北省恩施市,西连云阳县,北接巫溪县。奉节县多山地、长江湍急险峻,自然环境恶劣,曾为古代巴人住所。巴人自古尚歌舞,在巴人中流传着众多的民间歌舞,如夔州竹枝歌舞、巫舞、傩戏、打连厢儿(打年宵儿)等。岁月已逝,巴人不在,但其歌舞文化却在此地生根发芽,流变成今天的夔州竹枝歌舞。夔州竹枝歌舞独具韵味,它是古代巴人及夔州人民智慧与艺术的结晶,表达了他们对自然界的一种征服与崇敬。
夔州竹枝歌舞源于古代的巴渝舞,而巴渝舞则起于古夔乐、夔舞。最早关于巴渝舞的记载出现在《尚书·牧誓》、《尚书大传·周传》等文献中。巴渝舞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分化成两支:一支是在宫廷流传,成为所谓的大雅之舞;另一支即为民间巴渝舞。宫廷巴渝舞由于失去其民间土壤而逐渐在历史长河中淡去,而民间巴渝舞呈欣欣向荣之势,在民间迅速繁衍,演化成“羽人舞”、“盾牌舞”、“踏蹄舞”等。
踏蹄舞又名“踏歌”、“蹋蹄”、“踏碛”、“跌脚歌”、“打跳”、“踏摇”、“跺脚”、“跺脚歌”等。踏蹄舞盛行于三峡库区的巴人后裔之中,唐人樊绰《蛮书》中在描写到西南民族时,说道“俗传正月之夜,鸣鼓连腰以歌,为踏蹄之歌”。此舞蹈由于其舞蹈动作多踏蹄而得名。刘禹锡所作《竹枝词九首·引》云:“四方之歌,异音而同乐。岁(817)正月,余来建平(今重庆市巫山县),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以曲多为贤……”[1]“诗人刘禹锡贬官夔州,亲自见到吹笛击鼓,唱竹枝歌的扬袂睢舞之场面,因其所记暗合‘踏蹄舞’的多数特点,说明它属于‘踏蹄舞’。”[2]
南宋诗人陆游记述了古代夔州人过人日(正月初七)时的歌舞场景,写下《蹋碛》一诗:“鬼门关外逢人日,蹋碛千家万家出。竹枝惨戚云不动,剑器联翩日将夕。”[3]“宋朝《夔州图经》云:俗传正月初夜,鸣鼓连腰,以为‘踏蹄’之戏。”[4]《大明一统志》:“巴人……伐鼓以祭祀,叫嚣以兴哀,故人好巴歌,名曰踏蹄。”从以上文献记载人们唱竹枝歌,跳踏蹄(或踏碛)舞,歌舞结合,边歌边舞,不难看出踏蹄舞实为今天的夔州竹枝歌舞。
另外,两者的舞蹈动作特征相仿,亦可说明二者存在着渊源关系。踏蹄舞的“基本特点有四:一是歌以和节,强调节奏和力度;二是踏地为节,重下肢功夫,不用乐器伴奏,浓含顿踏跺打之味;三是联袂环舞,手拉手或连臂相依,圆卷顺行而跳;四是共欢自娱,不分男女老幼,数十上百,乃至逾千为群,感情质朴丰富,乡土气息浓郁”。[5]
图为夔州竹枝歌舞演变过程
奉节县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孕育出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艺术瑰宝——夔州竹枝歌舞。夔州竹枝歌舞是一种集歌、舞、乐为一体的民间歌舞形式。其歌词统称为《竹枝歌》,通俗易懂,且通常在句中、句末加入“竹枝”、“女儿”等字样,舞蹈动作以“踏”为最鲜明特征,乐器为自制的盆鼓。
至于这种歌舞为何叫“竹枝歌舞”,由于没有可靠信史记载,故笔者作了如下推测:首先,竹枝歌舞源于古代巴渝舞,巴渝舞以武舞著称,即多用于战争。古代人们打仗多以竹质武器,以竹为弓、为箭、为刀、为矛、为寨城等。由于竹被广泛应用于战事之中,以至于后来竹质武器就作为一种象征物出现在这种歌舞之中,因而这种歌舞也就以竹枝为名;第二,南方多竹,如金竹、楠竹等,称其为竹枝极可能是一种“竹”崇拜,是将自然崇拜寓于民间活动中的一种体现。但不论是何种原因,我们都可看出竹枝歌舞与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地理环境之间那种紧密的联系。
夔州竹枝歌舞是夔州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智慧的结晶,它主要运用于娱神、娱人的活动中,现今主要分布于奉节县的兴隆镇、吐祥镇、龙桥镇、永安镇等区域。历经千年的发展,夔州竹枝歌舞融合了历史与当今的新兴元素,逐渐形成了现今的歌舞形式。下面笔者将从夔州竹枝歌舞歌、舞、乐三方面论述其艺术特征。
夔州竹枝歌舞为民间歌舞,其歌词风格不同于古代文人骚客所作的《竹枝词》。文学中的《竹枝词》是经刘禹锡将夔州地区所见的民间竹枝词文学化,而形成的一种文学体裁。夔州竹枝歌舞中的歌词是那些流传于民间,拥有民间特色的语言语句。
夔州竹枝歌舞歌词语言如沅湘迎神曲,词多鄙陋、浅显通俗。其歌词的句式结构多为七言四句,以前四字和后三字为小顿,并且在每句歌词的句中或是句末加上“竹枝”、“女儿”等衬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时这个衬词也被去掉。万树在《词律》中记载了历史上“竹枝歌”的唱法:
门前流水(竹枝)白苹花(女儿),
崖上无人(竹枝)小艇斜(女儿)。
商女经过(竹枝)江欲暮(女儿),
散抛残食(竹枝)饲神鸦(女儿)。
他还指出“所有的竹枝,女人,乃歌时群相随和之声。”现今的夔州竹枝歌舞中的歌词也多为这种形式。如当地竹枝歌曲《吴么姑》:“吴么姑嘛(竹枝哟)好头发(女儿哟),梳子梳来(竹枝哟)篦子刮(女儿哟)……”。
歌词内容涉及面极广,有描写爱情的内容,包括对爱的向往、赞美及担心,如“筵中蜡烛(竹枝)泪珠红(女儿),合欢核桃(竹枝)两人同(女儿)。”这些歌词表现出男性景慕的心理特征;有祭祀以及婚丧嫁娶,如《夔州府志》载:“万州正月七日乡士市女江南峨眉碛上作鸡卜,击小鼓,唱竹枝词。”也有反应人们生产生活劳动的歌词等。
夔州竹枝歌舞的唱法大体有三种:第一,集体齐唱,即刘禹锡序文所说的“联歌”;第二,个别吟唱,如于鹄《巴女谣》缩写“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第三,吟唱加和声,如皇甫松《竹枝词》:“芙蓉并蒂(竹枝)一心连(女儿),花侵隔子(竹枝)眼应穿(女儿)”,其歌词按“前四后三”句式分为两段,中间插入衬词“竹枝”,句末插入衬词“女儿”,“竹枝”和“女儿”均为和声,其余为个人吟唱。
夔州竹枝歌舞中的舞蹈风格既阳刚剽悍,又飘逸柔美。其表演人数不限,在表演的时候,它具有现场性、即兴性行为艺术或表演艺术的特点。夔州竹枝歌舞中以踏、蹲、摆手为主要特征。
1.夔州竹枝歌舞的舞蹈类别。按照舞蹈的目的,分为娱神舞和娱人舞。竹枝歌舞最初是用于祀神的,其最富特征的舞蹈动作为“扬袂睢舞”。“扬”是飞举之意,“扬袂”即为向上挥动衣袖。“睢”为仰目而视之意。“扬袂睢舞”是仰目而视向上挥动衣袖而舞。因为被祭祀的神灵高高在上,以此表示对神的虔诚和崇敬,加上优美的舞姿和道具,达到愉神、替人降福消灾的目的。娱神舞如在祀神中的“踩九州”、“跳耍神”、“踩罡布阵”、“穿花”等,其舞姿主要表现为伏地、仰天、下蹲、踏节等,显示了对神明的敬重与畏惧;娱人舞大多以生产劳动、竞技、踏青、男女爱情、节令等为主体内容,主要是为了人们自娱自乐,因此其舞姿表现为扬袖、踏节、小跳、打肩、打腰等。
按照传承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文舞和野舞。文舞是经过文人加工并搬上专业舞台的舞蹈,如2002年中央电视台厦门歌舞团表演的《踏青》;野舞即流传于民间,没有经过专业舞蹈人员加工的那些由民间艺人在娱神娱人活动中进行的土生土长的舞蹈。
2.夔州竹枝歌舞的舞蹈内容和动作。舞蹈内容主要为“击鼓起舞”、“通天拜地”、“扬袂睢舞”、“摆手踏节”、“村姑献花”、“喜乐迎神”、“大鹏展翅”、“踩罡布阵”等。舞蹈动作主要有踏节、击掌、击腰、小跳、单双手划圆、仰天、扬袖、下蹲等。如刘禹锡在《阳山庙观赛神》中所言:“月落风生庙门外,几人连踏竹枝还”;《夔门图经》所载:“俗传正月初夜,鸣鼓连腰,以为‘踏蹄’之戏”;如白居易《郡中春宴》的描述:“蛮鼓声坎坎,巴女舞蹲蹲”。
夔州竹枝歌舞音乐大多源于三峡地区人们生产生活和山水文化,因而与“喊山”、“劳动号子”及当地山歌有共通之处。它的音乐调式为“羽+徵”、“商+徵+羽”以羽调式为主,如哭嫁歌、情歌、礼俗歌、祭奠歌等。乐曲节奏明快、婉转简洁、易于上口。其音节组合,一般为前四倒三,即“倒七字”;音韵平仄,大多是每句第二字为平声,馀不论;曲调风格,委婉含蓄。
1.夔州竹枝歌舞的主要乐件——鼓。分为两种:一种叫“盆鼓”(或盘鼓、单面鼓),一种叫“旗子鼓”(或双面鼓)。
盆鼓是一种先于旗子鼓的特色乐件,由鼓面、鼓身、鼓锤组成。盆鼓以上好的黄荆木、桑木、楠竹、水牛皮制作而成。其制作工序复杂考究,整个鼓无一颗铁钉,全用竹钉锁定。它单面绷水牛皮,用竹钉锁定。鼓身瓦子用黄荆木和桑木夹杂而成,面口使用两厘米宽的楠竹片为衬圈,下面用竹箍固紧,共有竹钉139颗,竹钉大小如七分铁钉,鼓梆上架的两根荆竹棍为演奏者腰撑。盆鼓厚11至12厘米,上口面直径为28厘米,下口面为27厘米,整个鼓保持本色,并用上好桐油反复油渍,鼓音清脆富有钢音。此制作流程在奉节仍有保留,但只限于极少数人手,秘不外传。盆鼓鼓锤用荆竹杆制作,鼓锤长约20厘米。
旗子鼓一般在高潮时出现,为双面牛皮鼓,制作材质与盆鼓大体相同,只是不加竹衬圈,鼓音低沉、圆润、厚重。鼓面直径上下一致。旗子鼓鼓锤用黄荆木或黄杨木制作,鼓锤长约25厘米,比盆鼓鼓锤大。
2.罄,由罄、罄臂、罄锤三部分组成,材质用纯铜铸造而成。演奏时演奏者持罄,敲击均单手完成。其声音清脆明亮。
3.笛,实为竹箫,五孔,无半音,属五声音阶,笛长约25至30厘米不等,多为斑竹、茨竹制作而成。
夔州竹枝歌舞是夔州峡江地区人民世代传承、与民俗文化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艺形式,是夔州儿女千百年来传承中华文明的结晶。它既是一种文化意识,又是一种历史见证,更是极其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
民族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不是一种突如其来的产物,“一定社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反映的产物,既广泛又渊搏,同时还系统而深邃。”[7]文化的产生于一定的自然环境、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之中,因此它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人们在生产生活各方面的风俗习惯、历史事件等。文化具有传承性,许多文化虽经历千年的时间洗礼演变,但其精髓仍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着。夔州竹枝歌舞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其内容鲜明的反映了当地各个历史时期的风俗习惯,对于我们研究古代地方民俗文化、探究古代人们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如夔州山岭险峻、河流湍急,自然环境极其恶劣,因此在夔州竹枝歌舞中,有众多表达谦卑崇敬的娱神舞,这是对古夔州人民希望通过神灵的庇佑来克服艰苦自然环境的反应。夔州竹枝歌舞喜执竹枝而舞,鼓以竹钉为材料,说明竹在当地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土家族民歌的历史,是一本记载土家族发展的史书,土家族民歌记录了土家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故事和心路历程。”[8]夔州竹枝歌舞中的竹枝歌也是如此,它自然朴实,最能反映古代夔州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对于我们研究古夔州人民的风俗习惯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
歌舞艺术虽最初大多起源于民间祭祀,但发展到后来其娱人性质日益突出,这样其审美价值也就越发浓烈。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都市的繁华带来的只是越来越多的商业包装,人们越来越多的倾向于一种返璞归真的审美意识。由于夔州竹枝歌舞生于民间、长于民间,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它身上那种浓厚的原生态韵味以及三峡原住民的审美导向,也必然导致受众群体对这一独特的歌舞形式有着极其浓烈的审美欲望。夔州竹枝歌舞这种古老的民间舞蹈,较原滋原味地展现出山地农耕人民的生活生产、劳动、婚俗等情形,是人们思想和感情的直接表达,具有一种不加雕琢的原生态之美和极强的自然朴实之美。
夔州竹枝歌舞与一般的民间歌舞形式一样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互动性,这就为奉节地区发展旅游业带来契机。奉节县可以在保持其原生态基础上,依托夔州竹枝歌舞,围绕“唱竹枝歌、跳竹枝舞、吃竹枝饭、喝竹枝酒”打造特色旅游项目,从而实现巨大的经济效益。笔者相信,只要坚持对夔州竹枝歌舞的深入挖掘和探索,夔州竹枝歌舞必将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有效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活跃群众的文化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1]刘禹锡全集:卷二十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2]李英,杨爱华.三峡库区民族传统体育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91.
[3]陆放翁全集·剑南诗稿.卷二[M].北京:中国书店,1986.
[4]徐中舒.巴蜀考古论文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177.
[5]殷海山.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词典[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1:446.
[6]赵玲,张治平.巴渝舞的巫鼓文化色彩[J].民族艺术研究,2010(5).
[7]巫瑞书.湘、鄂、渝、黔边界“摆手”活动的文化学价值研究——土家“摆手”研究之四[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8]邹婉华.土家族民歌的功能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