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瑞云,郑玉美
本规程规定了667 m2制50~70 kg杂交辣椒种子的产地环境,生产技术,肥料、农药使用,生产管理等的系列原则和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安徽省中北部和黄淮海南部地区保护地(露地参照执行)杂交辣椒种子的生产。
通过引用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形成本规程的条款。凡是注年度的引用文件,其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程,但仍鼓励各方开展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是否适用于本规程的研究。凡是未注年度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6715.3-1999 瓜菜作物种子 茄果类
NY/T 496-2002 肥料合理使用检测通则
GB/T 18407.1-2001 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
GB 18406.1-2001 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
GB/T 7414 主要作物种子的包装要求
GB/T 7415-2008 主要作物种子的贮藏要求
杂交辣椒种子生产地的环境条件应符合GB/T 18407.1-2001的规定。
杂交辣椒种子生产使用肥料的原则和要求、允许和禁止使用的肥料种类等按NY/T 496-2002执行;使用农药的原则和要求、允许和禁止使用的农药种类等按GB 4285和GB/T 8321执行。
果皮食用安全要求符合GB18406.1-2001的规定。
①品种选择 选用亲合力强、杂交种畅销、生产适应性广,纯度达到99.9%的品种作亲本,且其他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原种标准,杂交种子的质量应符合GB 16715.3-1999中二级以上标准。
②种子处理 a.种子消毒。病毒病:将干燥的种子用70℃恒温处理72 h、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30 min或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0 min,捞出洗净。疫病、炭疽病等真菌性病害:用种子体积3倍的55℃温水搅拌浸种30 min后沥水催芽;或用清水预浸10 h后再用1%硫酸铜液浸种5 min,捞出滤水后拌少量草木灰。
b.浸种与催芽。种子消毒后用30℃左右的温水浸泡5~6 h(含药剂消毒时间),浸种期间轻轻搓掉种皮表面的黏膜,捞出洗净,然后用湿布包好放在33~35℃的环境里保湿催芽2~3 d,催芽时每天用清水冲洗种子1次。待有70%的种子露芽时即可播种,或将处理好的种子晾干表皮水分直接播种。
③育苗地选择与土壤处理 a.育苗场地的选择。应选择背风向阳、地势较高、与生产田隔离的地块,如温室、棚内阳畦或育苗温床。
b.育苗营养土的配制。用3~5 a内未种过茄果类蔬菜的园土与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混合,有机肥比例据其优质程度而定,为10%~50%。
c.营养土消毒。每1 m3育苗营养土用甲醛300~500 mL,加水20~40 L喷洒,用薄膜密封苗床5 d,揭膜后摊开晾晒10~15 d后使用;或用99%噁霉灵原粉1 g/m2与过筛细土15~20 kg混匀,播前撒1/3药土,播后用剩余2/3药土盖种。采用营养钵育苗的,每1 m3营养土用噁霉灵2~3 g混匀装钵后播种。
④播种 a.播种时间和播种量。12月中下旬播种,667 m2制种田用种量为点播50 g、撒播100~150 g。
b.播种方法。将营养土均匀平铺在预定的苗床或苗盘上,厚度约10 cm。播前3~5 d开始升床温,到播种时达到20℃以上,播前1 d苗床浇透水。直接播于苗床的,点播种子间距2.5~3.0 cm,出苗1 100~1 500株/m2;撒播种子间距1.0~1.2 cm,出苗6 000~7 000株/m2。一般栽植田需播床1~2 m2/667 m2。播后覆盖0.8~1 cm厚的细潮土,覆盖塑料薄膜以保湿升温。播种时注意:一是父母本要分开播且有明显标志;二是播种时间以父母本花期相遇为原则。
c.播床管理。播后保持床温白天30~35℃,夜间18~20℃。当80%的种子出土时揭去地膜并逐渐降低床温,白天23~28℃,夜间16~18℃。待第1片真叶平展时,保持正常生长温度,其温度主要靠揭盖棚膜来调节。撒播的幼苗具1~2片真叶时间苗,除去弱小苗和拥挤苗;具2~3片真叶、真叶呈梅花形时定苗,苗距2.5~3 cm。分别在出苗、齐苗和间苗后覆细土护根、保墒。幼苗期一般不浇水,干旱可用喷壶洒水。当幼苗达到3~4片真叶时即可进行分苗,进入养苗苗床。
⑤分苗 a.分苗时间。翌年2月上中旬选冷尾暖头天气的上午分苗。
b.分苗方法。须在温室或多层覆盖的塑料大棚内分苗,将营养土直接平铺在苗床上,营养土厚度10 cm;或将营养土装入直径8~10 cm的营养钵、纸袋内,采取护根育苗法。一般每667 m2栽植田需要分苗床面积40~60 m2。在苗床上分苗的,一边用苗铲从播床起苗,一边按照10~12 cm的行距在分苗床开沟并顺沟浇水,待水渗下后按10~12 cm的株距摆苗,并及时覆土;用营养钵分苗的,将苗栽于钵内,紧密码放在苗床上,钵与钵之间用土填平,并浇透水,然后盖地膜。
c.苗床管理。分苗后用塑料薄膜搭建小拱棚以保湿升温,前3 d保持白天28~32℃,夜间18~20℃,促进幼苗生根。5~7 d缓苗后陆续揭去温室内的地膜、小棚。浇1次透水,适墒时划锄,温度白天25~30℃,夜间16~20℃。以后每15 d左右浇1次水并划锄松土,浇井水且见干见湿,阴天不浇水。注意增强棚内光照,必要时可以补充CO2气肥。定植前7 d开始炼苗,白天20~25℃,夜间温度逐渐由18℃下降到15℃,待秧苗现蕾时即可定植。
①定植前准备 a.整地施肥。结合整地翻耕,每667 m2生产田均匀撒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3 000~4 000 kg、饼肥 75~100 kg、过磷酸钙 50 kg、硫酸钾15 kg、尿素 15~20 kg(甜椒 5~7 kg)、硫酸锌 1 kg、硼肥0.5 kg作基肥。土壤墒情不足65%的,要在翻耕前浇水造墒。土壤翻耕深度为20~25 cm,耙细。
b.起垄作畦。土地整好后,及时起垄,一般春季栽植的要在定植前7d扣大棚并覆膜。垄距100~120cm,垄高10~12 cm,垄宽70~90 cm,保墒增温。起垄后不覆地膜的,667m2及时用48%地乐胺乳油200~250 mL对水30~50 kg均匀喷洒,防地面草害。
c.病虫害防治。用尼龙网密封温室大棚通风口,防止害虫特别是蚜虫迁入。每667 m2铺银灰色地膜5 kg或将银灰色膜条(宽10~15 cm)悬挂于大棚四周,膜条间距约10 cm,防蚜虫。及时清除前茬作物的枯株烂叶、病虫残体,在播种和定植前,深翻土壤后扣棚,提温消毒7 d。每667 m2棚室用硫磺粉2~3 kg或敌敌畏0.25 kg拌锯末分堆点燃,密闭棚室熏蒸一昼夜后放风,棚室内无味时方可使用,使用农具也放进温室消毒。夏季休闲期可放水淹温室土壤并进行高温消毒,其杀虫、杀菌效果很好。
②父母本种植比例 据父本花粉量的多少和母本生长、坐果特性,植株定植比例以1∶(2.5~4)为宜。
③定植时间和方法 3月下旬至4月初、当10 cm地温达12℃以上时,选冷尾暖头天气定植。一边将育好的秧苗带土坨运往栽植田,一边在垄上据亲本生长特性按照株距25~30 cm(父本20~25 cm)、行距40~50cm定植,定植密度2500~4 500株/667 m2,在垄上打穴,带水栽苗,栽植深度以掩埋土坨为宜。采用地膜覆盖的,要用细土将苗孔盖严,以保温保墒。
①温度管理 一般定植后3 d内不放风,温度保持白天28~32℃,夜间18~20℃。定植5 d后逐渐恢复正常的生长温度,白天25~30℃。定植7 d左右浇1次透水以缓苗。此后的管理以促为主,使植株尽快封垄,以利丰产。
②水分管理 缓苗至授粉前应保证水分供应,以促进植株快速生长。授粉期间,适当控制浇水,促使植株坐果且方便授粉。禁止大水漫灌及阴天傍晚浇水,保持地面见干见湿,提倡膜下灌溉。7~8月正值雨季,雨前及时放棚膜,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涝渍,盖棚期间浇水30 min后及时通风。
表1 辣椒制种时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③土肥管理 追肥以DB 13/T 454-2001为依据。授粉前7 d左右,667 m2施45%三元复合肥8~10 kg;当四门斗椒坐住后,结合浇水667 m2追施或穴施尿素7.5~10 kg;授粉结束后,667 m2穴施或撒施(施后划搂)尿素7.5~10 kg、硫酸钾5~7.5 kg,共3~4次。半覆盖、不覆盖膜的田块,每次浇水后要浅中耕。甜椒可在授粉结束后,667 m2一次性追施尿素5~8 kg、硫酸钾 3~5 kg。
④植株管理 及时整枝打杈,加强通风,中耕除草,摘除枯黄病叶带出田外深埋或焚烧。
⑤病虫害防治 a.农业防治。及时拔除重病株,摘除病叶、病果,并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
b.黄板诱杀蚜虫。将100 cm×20 cm的纸板涂上黄色漆,同时涂1层机油,或将黄色粘虫胶纸挂在株行间,高出植株顶部,每667 m2挂30~40张。当黄板上粘满蚜虫时,重涂1层机油,7~10 d 1次。
c.药剂防治。可采用粉尘、烟熏、喷雾剂等防治。注意交替用药,合理混用(表1)。
②授粉时间 每天7:00~10:00和16:00后为授粉最佳时间,适宜温度20~33℃,最适温度25~28℃,甜椒不超过28℃。
③授粉方法 选即将开放的大花蕾(花药散粉前)最佳。授粉前去雄,即将母本花朵的雄蕊全部摘除,动作要轻,以防损坏柱头影响坐果,授粉时柱头要充分接触花粉,以利多结籽。授粉后的花一定要涂漆做标记。
授粉前彻底清除杂株、已开放的花及坐稳的果实;每个品种配1套授粉、采果、晒种的设备;最好每户制1个杂交品种;授粉结束后5~7 d及时清除未授粉的花、蕾、果实;三系制种要有200 m以上的隔离区,后期的小果不得取种。
当授粉辣椒果实发红、果梗由绿变黄(或具品种特性)时即可采种。注意采收带标记的果实,如标记不清楚则不能采,防止混杂降低种子纯度。
椒种采收后据商家要求及时处理、晒干,一般要求保持种子金黄色。种子质量分级标准按GB 16715.3-1999执行。种子贮藏和包装标准分别按GB/T 7415-2008和 GB/T 7414-1987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