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坤,杨福强,李达
黑杂1号是长沙市蔬菜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杂交一代黑皮冬瓜品种。母本BH3031是从广东清远引进的黑皮材料经连续7代自交提纯,定向选育的具有目标性状的优良、稳定的黑皮冬瓜自交系,生长旺盛,中晚熟,果大、长炮弹形,果皮黑色、光滑无棱沟(或浅棱沟),抗性强。父本BH2356是从海南琼海黑皮冬瓜大群体中征集的黑皮单果材料,经7代自交,定向选择而成的性状稳定的株系,其生长势强,果大、圆筒形,圆弧底,果表皮黑色、光滑。
2005年在海南冬繁基地试配杂交组合,2006年春季在长沙市蔬菜科学研究所试验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组合BH3031×BH2356的配合力特佳,产品商品性好,果肉厚,食用风味佳,产量高。随后于2007-2009年开展多点试验和生产示范栽培。2011年5月通过了湖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定名为黑杂1号。
2006年春季在长沙市蔬菜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以市场主栽品种广东黑皮为对照,小区面积24 m2,株距90 cm,行距100 cm,重复3次,采用随机区组排列。结果表明,黑杂1号的果实呈长炮弹形,果形整齐,单果质量、果长、横径、果肉厚及果色等果实性状都优于对照,黑杂1号产量为 10 580.3 kg/667 m2,较对照增产约21.0%。黑杂1号与对照的首雌花节位相差不大,但单果质量比对照增加2.5 kg,果长比对照增加14.2 cm,横径较对照大0.7 cm,果肉厚较对照增加0.5 cm。
2007-2009年在湖南省郴州、邵阳、岳阳、常德、湘潭市进行了多点试验。以广东黑皮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3次重复,包沟2.0 m作畦,双行定植,株距0.8 m,小区面积22 m2,定植30株,采用“一条龙”架式栽培,种植地四周设保护行。试验结果表明,2个品种的坐果情况都较好,未出现空藤情况。黑杂1号的第1、2坐果节位为18~22节,对照广东黑皮的为18~21节,2个品种的差异不大,且熟性也比较一致。5个试点的统计结果表明,黑杂1号的果型较长,单果质量较大。5个试点的产量统计结果(表2)显示,各个地区黑杂1号的产量并不一致,但与对照差异显著,黑杂1号的平均单果质量比对照增加2 kg,667 m2平均产量11 360.2 kg,较对照增产约19.3%。
2008年和2009年在琼海市、长沙县、浏阳市及海口市等地进行了生产示范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表3),各地黑杂1号的产量都较对照高,增产效果明显。黑杂1号667 m2的平均产量为9 069.2 kg,对照为7 215.5 kg,黑杂1号比对照增产25.5%,且耐热、高产、抗病。
表1 2006年品种比较试验结果
表2 2007-2009年多点试验产量结果
表3 2008-2009年生产试验产量结果
表4 黑杂1号与广东黑皮品质比较
黑杂1号的果肉肥厚,肉质鲜嫩,风味好,商品性佳。2010年9月由湖南农业大学进行品质测定(表4),黑杂1号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2.5%,每1 kg鲜样的VC含量为21.8 mg,总酸含量为0.79 mg,干物质含量为6.2%,这些指标都优于对照。
在品比试验、多点试验、生产试验中,各地的黑杂1号植株均表现为生长旺盛,田间表现良好,病虫害发生较轻,抗枯萎病和疫病。
黑杂1号为中晚熟品种,植株蔓生,生长旺盛,主蔓长5~6 m,茎粗0.8~1.2 cm,节间长15~17 cm,主蔓第19~22节出现第1朵雌花,田间抗逆性强。果实呈长炮弹形,表皮光滑、黑色,果长58~75 cm,横径18~22 cm,果肉厚5~6 cm,瓜形好,侧膜胎座,空腔小,肉质致密,耐贮运。
长江中下游地区于3~4月播种,其他地区参考当地栽培习惯确定播种期。整地时施足基肥,果坐稳后适时追肥。可采用“一条龙”架式栽培,畦包沟宽2 m,每畦2行,株距75~80 cm,667 m2定植 850株左右。当瓜蔓长到1.5~2 m时,先绕立桩盘地一大圈后,再引蔓上桩。一般选留主蔓上的第2朵雌花坐瓜,每株留1果。幼果长到1~1.5 kg时,用草绳将其吊于横杆与立桩交叉点附近,瓜蔓绕横杆旋转前进,使之互不遮阳。随时抹掉所有侧枝、卷须和无效花蕾。注意用藤叶或稻草等物遮盖果肩,以防强光灼伤果实。遇不良气候,应人工辅助授粉以利坐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