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制种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

2011-06-04 01:16何晋武祁永安李长亮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1年1期
关键词:制种甘肃省农户

何晋武,祁永安,李长亮

(1.甘肃省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甘肃兰州 730000;2.西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甘肃兰州 730030)

2008年甘肃省农牧厅等部门联合制定下发了《甘肃省特色优势产业增产增收计划实施方案》[1],提出到2012年把制种业建成全省六大优势产业之一[2]、全国主要的农作物制种基地和外向型种子加工中心。目前,甘肃省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和全国重要的瓜菜、花卉对外制种基地,建成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7.3333万hm2,年产种50万t、占全国大田玉米用种量的50%左右,蔬菜、花卉种子生产基地8 667hm2,产种3 000t;马铃薯脱毒种薯繁殖基地2.6667万hm2;优质小麦种子生产基地6万hm2,杂交油菜种子生产基地3 333hm2;啤酒大麦种子生产基地6 667hm2[3-6]。

1 甘肃省制种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甘肃省的制种产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体现出其在发展制种业方面的优势,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一些挑战。分析甘肃省发展制种产业的优势与劣势,对于发挥优势克服不足,促进制种产业的健康、迅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1 内部优势分析 (S)

首先,甘肃省具有发展种子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甘肃省种子产业主产区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西部,海拔1 100~1 700m的内陆河流域,绿洲与戈壁、沙丘相间,地势平坦开阔,气候干燥、降雨量少,光照充足,适宜各类农作物的生产。同时,昼夜温差大,病虫危害较轻等特点使得种子质量高,不易受各种疾病感染。种子产区依靠南侧祁连山的涓涓水系、以及内河自流灌溉和部分地下水资源,构成了发达的灌溉农业。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耕地面积占全省耕地面积的17.5%,但是灌溉面积占全省的56%,这为发展种子产业避免受到旱灾影响创造了条件。

其次,产业化组织形式多样。甘肃省在制种产业发展过程中,经过不断的尝试、总结,形成多种产业化模式,包括“公司+村委会+农户”的产业组织模式、“公司+农户”的产业组织模式和“混合型”的产业组织模式。多种产业化组织模式的形成,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协调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保障制种产业的顺利发展。

第三,甘肃省目前出现了一些龙头企业。这些龙头企业的发展,可以和农户签订农作物的购销合同,这样就保障了农产品的销售和农民的收入。

第四,甘肃省已经培养了一批具有专业技术的专门人才和掌握符合当地环境和具有耕作经验的广大农民。这些专业技术人员和广大农户的技术基础,构成了甘肃省发展制种产业的人力资源优势。不仅降低了种子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力培训、技术宣传和推广等成本,而且对提高种子生产质量也有重要的意义。

第五,农业部在兰州的玉米种植质量监测中心已经通过国家质量认证和农业部机构审查认证评审。这说明甘肃省的种子质量检测监督已经属全国先进行列。此外,甘肃省还建设了国家级原种场、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库、国家级区试站等项目,这使甘肃省原种生产、种子储备和新品种区试水平都位于全国领先水平。

1.2 内部劣势分析 (W)

首先,种子生产成本逐年增加。种子生产成本的增加大体上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种子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及人力成本使生产成本增加,另一方面是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导致的生产成本增加。从技术规范上来看,主要是种子生产过程中要求有相应的隔离及近年来劳动力成本上升,这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

其次,种子生产企业集中度低。甘肃省由于在制种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受到国内外制种企业的广泛关注,国内外的大公司纷纷在甘肃省建立分公司,抢占优势资源;同时,省内一些种子公司争抢设立,致使种子生产无序竞争。省内的种子企业规模更小,集中度低。这种低水平重复建设不仅导致了制种产业的恶性竞争,同时制约了制种产业规模的扩大。

第三,科研滞后,自主知识产权少。甘肃省的制种产业科研落后,新品种培育赶不上市场需求。大部分种子企业以代繁代制为主,缺乏自主产权品牌和名优品牌。一方面制约了企业自身技术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制约了本省制种产业的发展,这成为制种企业致命的弱点。

第四,制种环境恶化。为了保证成熟,提升种子成色,提高种子产量,甘肃省在制种区的大多数地区实行地膜覆盖栽培种植,大量地使用地膜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各种病虫害加重。

第五,公司与农户之间利益难以协调。甘肃省在发展制种过程中公司和农户之间的利益没有得到根本的协调,各种组织模式下没有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公司+村委会+农户”的组织模式,虽然由村委会出面协调可以推进制种生产,但是,当出现灾害等事故时,企业与农户互相转嫁风险,造成农户与企业的关系紧张,有时候甚至会影响农户与政府关系。再看“公司+农户”这种组织方式,虽然没有政府的介入,农户与公司通过签订协议进行制种生产,这种订单的生产方式使农户的收益相对稳定,但是企业要面临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当市场价格下降大的时候企业宁愿支付违约金也不愿履行合同,这就对农户的生产造成损失,使其收入不稳定。从根本上来看,主要是企业和农户之间没有形成一个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理机制,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利益难以统一。

第六,标准化技术推广滞后。种子生产作为一项特殊的农业生产,虽然制定了国家标准、省级标准和地方标准等种子生产标准,以此来规范种子生产,但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难以严格按照各种标准去执行,这样使种子产品参差不齐,有的产品质量很差,严重制约了种子的推广和使用。

1.3 外部机会分析 (O)

第一,政府的支持。2000年《种子法》颁布以来,我国种子市场彻底放开;政府职能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政府从过去的主管制种生产转变到支持制种生产上来,促进了制种产业的发展。目前主要措施有:利用财政补贴的方式推动制种产业的发展和政府对种子生产企业和营销企业实施特殊优惠政策两个方面。

第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当前我国农村正处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阶段,正面临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改变传统的种植结构。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良种的使用是关键。提高农作物产量,必须改变“家家种田,户户留种”的传统种植方式,要提高农产品品质和数量,必须通过使用优良品种,才能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由此必然加大对良种和新品种的需求,也为甘肃省制种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三,广阔的市场前景。随着农业规模化及专业化生产的发展,对种子的需求也逐年增加,中国目前种子市场规模约为300亿元,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种子市场。据研究测算,中国种子市场规模在2010年将达到800亿~1 000亿元,有足够大的市场空间。每年全国粮棉油用种量达1 200万t,真正由种子公司提供的标牌统供种子量只占36%左右,种子的商品化率低。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种植意识的改变、种子杂交化趋势的发展以及种子加工水平的提高,种子的商品化率将逐步提高,优质良种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1.4 外部环境威胁分析 (T)

第一,国外企业进入的威胁。甘肃省作为全球发展制种产业最具有优势的地区,受到了国内外广大制种企业的关注,很多国际型大企业进驻甘肃,这既给甘肃省制种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国外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科技含量不断增加,市场竞争力也遥遥领先。而我国的种子生产企业发展历史较短、规模小、竞争力不强,仍然是以传统的经营方式为主,没有建立起与市场经济需求相适应的经营管理体制。同时,技术水平较低,科研能力落后,新品种的研究与推广体系不完善。在这种条件下,加大了我国制种企业的竞争压力,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国内制种企业必须加快发展,提高竞争能力。

第二,市场监管不完善。由于不完善的监管机制,在经营过程中,各种问题频繁出现,制约了种子产业的发展。比如大多数企业采取的如合同契约、发放预付金、收取定额押金等约束方式制约了农户的权利与义务,即使这样也会经常出现公司违约或者农户违约的现象,损失无法得到合理的补偿。同时,种子市场按行政区域分割、相互封锁现象比较严重。此外,目前尚未建立一套规范有效的种子市场宏观调控体系,宏观调控不力。

第三,补偿政策受到限制。农业作为弱质产业,各国 (地区)采取多种措施支持农业生产,既有其必要性,但又是造成国际农产品贸易不公平竞争的主要原因之一。农业协议将不会引起贸易扭曲的政策称为“绿箱”政策,可免予减让承诺。会引致贸易扭曲的各国国内农业政策则被农业协议称为“黄箱”政策,要求以综合支持量 (Aggregate Measurement of Support,简称AMS)来计算其措施的货币价值,并以此为尺度,逐步予以削减。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时间的延长和经济的发展,对农业的支持逐渐受到限制,将来在制种产业发展方面也必将受到限制。

2 甘肃省制种产业的SWOT分析

所谓SWOT分析是指把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优势因素 (strengths)、弱势因素 (weaknesses)、机会因素 (opportunities)和威胁因素 (threats),通过调查罗列出来,并依照一定的次序按矩阵形式排列起来,组合成可选择的战略与对策。

以上是对影响甘肃产业发展各因素的具体分析。将S、W、O、T进行组合,可得出SO、WO、ST、WT 4种组合模式和战略要点。

从SWOT分析及组合模式可以看出:SO组合是一种理想的组合,任何企业都希望凭借企业的优势和资源来最大限度地利用外部环境所提供的多种发展机会;WT组合则强调在克服内部劣势的同时回避外部威胁,企业一旦处于这样的位置,在制定战略时就要减低威胁和劣势对企业的影响,事实上,这样的企业为了生存必须要奋斗,否则可能破产,而要生存下去可以选择缩减生产规模的策略,以期能克服弱点或使威胁随时间的推移而消失。SO组合及WT组合模式是两种极端情况的选择模式,因此这两种极端情况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操作性不强,理应排除在选取范围之外。

ST组合,企业应巧妙地利用自身的长处来对付外部环境中的威胁,其目的是发挥优势而降低威胁。但这并非意味着一个企业的强大,必须以自身的实力正面回击外部环境中的威胁,合适的策略是慎重而有限度地利用企业的优势。WO组合,企业面临外部环境提供的发展机会,但同时企业本身又存在着限制利用这些机会的弱点,因此企业通过外在的方式来弥补企业的弱点,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外部环境,如果不采取任何行动,实际上是将机会让给了竞争对手。而ST组合和WO组合虽然避免了极端情况,但均有失偏颇,ST组合只考虑区域比较优势,避免或减轻外部客观现实的威胁。WO组合利用外部机会来改进内部弱点,而忽略了自身的优势与外部的威胁。若将WO组合和ST组合合并在一起构成一种复合型的组合模式,则综合考虑了内部、外部、机遇、威胁的多方面因素,这可能更切合甘肃省制种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因为就甘肃而言,制种产业的发展不能只注重优势条件而回避甘肃发展的不利因素,也不能只强调甘肃省的劣势条件而忽视甘肃省的相对比较优势。

表1 甘肃省制种产业发展SWOT分析及矩阵

3 甘肃省制种产业发展的对策

从以上的SWOT分析可以看出,甘肃省制种产业存在明显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因此,应该制定对策,发展制种产业,使之成为甘肃省的优势产业、成为人民致富的产业。

3.1 加大政府宏观管理力度,促进制种产业健康发展

政府应对甘肃省的制种产业进行宏观综合研究,按照各地的区域比较优势,结合各种制种业的自身特点,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将甘肃省建成标准化、规模化、企业化、产业化的制种基地。

3.2 加快技术创新,实施品牌战略

甘肃省应该通过企业、科研院所等协作,开展种子科研攻关,选育新品种,开发新产品。同时,应总结甘肃省在制种产业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学习其他企业等在制种方面的新观点、新方法、新措施,加快技术创新,强化培训,促进新技术、新成果在制种生产中的应用来创造自己的优质品牌。应该通过先进的种子加工技术,加强售前、售后服务,售前做好实验和宣传,技术培训等,售后做好产量、质量、技术等服务跟踪,改善种子商品形象,创造出客户认可的名牌产品,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3.3 建立新型种业体系,促进制种企业规模化发展

目前应加速甘肃省制种企业体制改革,创新企业运行机制,增强制种企业的活力。可以通过资金入股、技术入股、资产重组等方式,优化资源配置,进行全方位合作,形成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实力的大中型企业。制种企业规模化发展有利于专业化生产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新品种的引进和技术的创新,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同时,积极引导种子生产企业与当地农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公平、合理的经营机制,提高制种企业和农户的积极性。

3.4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提高甘肃省制种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虽然当前很多国外的大型制种企业都来甘肃开展制种生产,但是省内企业与这些国际型大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较少。这些大型的国际型企业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基地化、标准化、专业化。他们不仅有雄厚的资金,而且有优良的品种、先进的技术、优良的设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营销经验,这些对国际种子市场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要想将甘肃省的制种产业打入国际市场,就必须加强与国外大型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参照国际制种企业的管理方法制定适合我省实际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3.5 增加投入,促进制种产业升级

制种产业在甘肃省的发展历史较短,虽然当前已有一些大中型企业介入,但是很多的企业生产水平较低,对种子的质量难以保障,这样就制约了制种产业的发展。为了促进制种产业的发展,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增加投入促进制种产业的发展,提高制种产业的技术水平,进而促进制种产业升级。

3.6 制种产业的发展要以改变传统产业为目标

制种产业作为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对整个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的意义。制种产业的发展必须以改变传统产业为目标,依靠现有的科研技术和新的科研技术,研发新的农作物品种,特别是从甘肃省实际出发,研发一些耐旱、高产新作物,在增加产量的同时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新路。

1 甘肃省农牧厅等.甘肃省特色优势产业增产增收计划实施方案.2008,06

2 甘肃省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甘肃省农业功能区划研究.2009,1

3 祁永安,何晋武,等,甘肃特色优势农产品产业发展战略研究.2010,4

4 甘肃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甘肃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区发展对策研究.2009,11

5 王颢.甘肃河西地区啤酒大麦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0,(3)86~89

6 刘润萍,李红霞,岳云.甘肃省啤酒大麦产业化发展的思考.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9,(3)39~45

猜你喜欢
制种甘肃省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新疆兵团制种玉米获丰收
中央财政下达奖励资金10亿元支持制种大县建设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