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形态学、血流动力学疗效及作用机理的探讨

2011-06-04 02:33郑大伟秦克力程卫平马坚贞吴文红
中医药信息 2011年4期
关键词:收缩期补阳内径

郑大伟,秦克力,程卫平,马坚贞,吴文红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arterio sclerosis obliterans ASO)是临床最常见的周围血管性疾病,它是全身血管动脉硬化的局部表现,病理改变为动脉中内膜不均质样增厚,表面粗糙,血栓及斑块形成,管腔狭窄不等,导致动脉闭塞,组织缺血坏死[1]。我们采用补阳还五汤对8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

1 临床资料

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Ⅰ期气虚血瘀的住院患者1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0例,男63例,女17例;年龄最小32岁,最大70岁,平均51.42岁。对照组76例,男49例,女27例;年龄最小45,最大68岁,平均59.32岁。

1.1 纳入条件

超声诊断下肢动脉内-中膜局部增厚超过内膜线1mm,能坚持服药2个月,具备临床随访条件70岁以下患者。

1.2 排除标准

下肢动脉超声显示管腔内斑块严重导致血流阻塞,或完全无斑块形成;脑血管意外,半身不遂,糖尿病患者,心肾功能不全患者;不能坚持服药,不具备临床随访条件及年龄在70岁以上者。

1.3 临床检查诊断及评价标准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1995年修订标准。

1.4 检查方法

采用全数字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检查前先休息0.5h,室温控制在20℃ ~25℃ 。使用麦迪逊SA-8000Live型全数字彩色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5~9MHz,脉冲多普勒取样容积开口1.5mm,θ角≤60°。统一固定探测右侧胫后动脉、右侧足背动脉。分别观察并测量血管内径(d)、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Vs)。观察治疗前后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变化。

1.5 中医症状记分法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间歇性跛行、肢体麻木、畏寒怕冷的表现。无症状为0分,轻、中、重度分别记2、4、6分,计算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计算疗效指数。

疗效指数(%)=(治疗前症状积分-治疗后症状积分)/治疗前症状积分×100%

1.6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间歇性跛行、肢体麻木、畏寒怕冷明显减轻,积分值下降≥66%。有效:间歇性跛行、肢体麻木、畏寒怕冷大部分减轻,积分值下降40% ~65%。无效:间歇性跛行、肢体麻木、畏寒怕冷改变不明显或无改变,积分值下降≤40%。

1.7 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和相关分析。数据以(±s)表示,P<0.05表示有显著差异。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补阳还五汤。方剂组成:生黄芪120g,当归尾 12g,赤芍 20g,地龙 12g,川芎 12g,红花12g,桃仁12g,红花12g,水煎剂。用法:由本院药厂统一监制,每次100ml,每日2次,2个月为1个疗程。

对照组:口服脉络通。

3 结果

3.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由表1可见,经治疗后,治疗组的显效率(80%)及总有效率(1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7%、80.26%),经统计学处理,P<0.0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3.2 两组主要症状变化比较 结果见表2,治疗后两组主要症状的改善,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

3.3 两组血脂指标变化比较 由表3可见,治疗组治疗后的 TC,TG,HDL-C,LDL-C,APO-A,APO-B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3.4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 由表4可见,两组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大多数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变化比较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及脂蛋白变化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及脂蛋白变化比较(±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TC(mmol/L) 5.25 ±0.27 4.68 ±0.31*5.28 ±0.24 5.18 ±0.31 TG(mmol/L) 2.08 ±0.18 1.39 ±0.19* 1.88 ±0.17 1.59 ±0.21 HDL-C(mmol/L)1.27 ±0.27 1.61 ±0.29* 1.28 ±0.29 1.37 ±0.27 LDL-C(mmol/L) 3.84 ±0.37 2.81 ±0.31* 3.72 ±0.28 3.14 ±0.32 APO-A1(g/L) 1.21 ±0.46 1.11 ±0.23* 1.20 ±0.50 1.32 ±0.36 APO-B(g/L) 1.13 ±0.14 0.78 ±0.16*0.88 ±0.14 0.79 ±0.17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比较(±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5,**P <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 <0.05,▽▽P <0.01。

全血比粘度高切(mPa·s) 6.91 ±0.95 4.89 ±0.64*▽▽6.59 ±0.87 5.85 ±0.07全血比粘度低切(mPa·s) 13.89 ±2.62 9.01 ±2.63*▽▽ 13.63 ±2.89 12.11 ±2.43全血还原粘度高切(mPa·s) 13.80 ±2.75 10.76 ±1.35*▽▽ 13.68 ±1.9 11.82 ±1.30全血还原粘度低切(mPa·s) 18.26 ±3.39 14.77 ±2.03**▽▽ 19.33 ±4.2 16.82 ±2.83血浆比粘度(mPa·s) 2.22 ±0.18 1.58 ±0.22*▽▽ 2.14 ±0.19 1.89 ±0.32红血胞压积(%) 44.41 ±5.36 40.16 ±9.30* 45.22 ±4.47 43.49 ±7.38红血胞聚集指数 3.95 ±0.37 2.39 ±0.46**▽▽ 3.91 ±0.49 2.75 ±0.44红细胞电泳时间(s) 16.12 ±0.86 12.71 ±0.87 15.88 ±0.78 12.84 ±0.91纤维蛋自原(g/L) 5.18 ±1.55 3.35 ±1.18*▽▽ 4.86 ±1.66 3.87 ±1.39血沉(mm/h) 22.44 ±13.32 16.85 ±8.03*▽ 21.86 ±14.40 19.77 ±9.16红细胞粘附率(%) 28.27 ±7.26 24.63 ±8.19 27.88 ±9.12 25.62 ±9.17

3.5 右侧胫后动脉、足背动脉血管内径、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变化 结果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胫后动脉、足背动脉内径(mm)及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m/s)比较(±s)

表5 两组治疗前后胫后动脉、足背动脉内径(mm)及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m/s)比较(±s)

注:与治疗组治疗前比较,*P<0.01。

胫后动脉 d Vs 0.99 ±0.12足背动脉 d Vs 1.92 ±0.97 1.13 ±0.08 2.45 ±1.02*0.83 ±0.01*1.81 ±0.72 1.21 ±0.35 2.02 ±0.92 2.09 ±0.47 0.38 ±0.02 1.32 ±0.35 0.98 ±0.12 1.95 ±0.16*0.25 ±0.05*1.87 ±0.51 0.93 ±0.06

由表5可见,两组治疗前后右侧胫后动脉、足背动脉内径均增宽,且治疗组增宽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治疗前后右侧胫后动脉、足背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均降低,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

4 讨论

补阳还五汤方源自清代名医王清任《医林改错·卷下·瘫痿论》之补阳还五汤,是气虚血瘀理论的代表方剂。

本研究提示,补阳还五汤能扩张周围肌性血管,改善血液动力学,促进侧枝循环建立,增加肢体远端血供。治疗后治疗组数据说明,补阳还五汤具有降低血脂,改善血脂成份作用。TC、LDL-C和HDL-C与ASO的发生发展具有直接的关系。说明补阳还五汤能够影响血脂的分布、运转及清除,改善脂蛋白代谢,对于防止动脉硬化的发生起重要作用。

本课题数据分析证实,补阳还五汤对血液流变学参数有明显改善,同时下肢动脉血流动力学检测的结果同样可以看出,ASO患者的血流状态均有显著改善,提示补阳还五汤对防治ASO具有重要的作用。

[1]赵钢,吕勃川,孙秋.蓬子菜水溶液对股动脉硬化闭塞症家兔模型血清 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医药学报,2010,38(1):20-22.

猜你喜欢
收缩期补阳内径
产前MRI量化评估孕20~36周正常胎儿心室内径价值
Study on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of serum exosom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接触式轴承内径检测机检测探头的结构设计
窄内径多孔层开管柱的制备及在液相色谱中的应用
硝酸酯类药物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有益作用研究
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及高敏C反应蛋白与左心房内径的关系
补阳还五汤的临床研究进展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梗塞25例
调压方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阳亢络阻证9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