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玎玫 (江汉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 湖北武汉 430056)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ven) 于1770年12月16日诞生于莱茵河畔的波恩城,是德国伟大的作曲家、钢琴演奏家。他的钢琴奏鸣曲创作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他的创作扎根于古典音乐创作手法,但由于社会变革的影响和自身的才能驱使,又促使他改变和发展了古典音乐,创立了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成为了浪漫乐派的创始人。
贝多芬从青年时代开始创作钢琴奏鸣曲直到晚年,他的音乐创作可被明确地划分为早、中、晚三期: (1)早期[1770—1802],贝多芬早期的风格特征一方面延续了海顿、莫扎特的质朴、严谨、富哲理性等古典传统特征,另一方面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个性,节奏上频繁的变换、切分和休止造成的动力性、不平衡感;和声、调性上不谐和、不稳定范围的扩大;力度上大幅度的起伏等,构成贝多芬音乐的简洁、粗犷、质朴、热情的特征;(2)中期[1803—1814],中期是贝多芬创作的旺盛和关键时期,受17到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所倡导的思想自由、个性发展思想和反对封建传统、宗教束缚思想的影响,对真、善、美的呼唤和歌颂,对假、恶、丑的鞭挞和抗争,世界的和平,人类的幸福,成为贝多芬中期所有音乐作品的主题。他努力探索扩展奏鸣曲的表现力和套曲的结构功能,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和发展,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征;(3)晚期[1815—1827],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创作晚期是欧洲大陆最黑暗的时期,各国君主组成“神圣同盟”残酷镇压人民,贝多芬面对这黑暗倒退的现实极为不满,心情沉重、苦闷、彷徨,创作暂时处于低潮。下表列出了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在各个创作时期的演变过程:
在贝多芬的晚期创作中,主要作品有五首钢琴奏鸣曲、一首钢琴变奏曲、两首交响作品(《庄严弥撒》《第九交响曲》),另外还有六首弦乐四重奏。贝多芬晚期作品的思想内容越来越具有深刻的主观意识,他以抒情内省性取代了以往的英雄性,以抽象性和复杂性代替了以往作品的标题性。从20世纪开始,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贝多芬的晚年作品是该作曲家最伟大的艺术结晶,其晚期风格是他最伟大的艺术创造。本文从晚期钢琴奏鸣曲来讨论这种变化。
晚年贝多芬奏鸣曲的创作形式完全服从于非凡的幻想,此时他的奏鸣曲曲式结构已经完全自由化了,摆脱了一切传统创作手法的束缚。即兴性、心理的探索、深刻的哲理性,以及浪漫主义的艺术思维等是贝多芬这时期作品的突出特点。贝多芬最后五首钢琴奏鸣首首是经典,作品101号(A大调)有浓厚的幻想风格,改变传统乐章次序,用进行曲代替谐谑曲风格;作品106号(降B大调)四个乐章,规模庞大,内容深刻,技法艰难,利用赋格与对立的慢速旋律对比产生戏剧性的效果,是绝无仅有的大型钢琴奏鸣曲;作品109号(E大调)三个乐章,表情丰富,变化起伏大;作品110号(降A大调)三个乐章,是内容与结构都有独创性的杰作;作品111号(C小调)两个乐章对比尖锐,第一乐章加入对位手法,第二乐章则用了变奏曲。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晚期作品的风格特点之一是审慎地挖掘主题和动机的最大潜力,这也是沉思的成果之一;又一特点是有意模糊分界线而获得持续性。贝多芬晚期奏鸣曲的结构已放在次要位置,代之以一种更复杂、灵活和富于变化的形式,即极为细腻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极为深刻地表现生活的哲理。[1]同时发挥钢琴的性能,技术艰深,使作品具有史诗般的宏伟壮阔。贝多芬晚期作品的抽象性、普遍性,表现为对位织体的篇幅和重要性越来越大,这也是他音乐创作处于颠峰状态的作品风格,这个时期的作品被世人公认为“超越了从前所有音乐,向人类想象力所能触及的最高领域翱翔”。他的创作己从早、中期那种激烈、充满矛盾开始转为自我反省、追求超凡宁静的精神升华,预示着浪漫主义时代的到来。[2]
五首钢琴奏鸣曲在形式上更为自由:Op.101、Op.106为结构庞大的四乐章形式;Op.109和Op.110为三乐章架构;而Op.11l则仅含两个乐章。后期的这些钢琴奏鸣曲除了Op.106,其余的作品无论在结构或是音乐内容上,均展现了贝多芬较为亲切的一面。这些奏鸣曲所包含的乐章中,有两种形态是在此时期较常被使用于奏鸣曲中的,一种是赋格,另一种是主题与变奏。赋格的表现方式有三种:(1)独立的乐章;(2)奏鸣曲式中的发展部;(3)主题与变奏曲中的一部份。而变奏曲的形态出现在两首奏鸣曲中,都是在最后的一个乐章,E大调鸣曲(Op.109)有6段变奏,C小调奏鸣曲(Op.111)有4段变奏。[3]
在研究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之时我们发现,这32首钢琴奏鸣曲中的乐章数目也是十分自由的,二、三、四乐章的都有(32首奏鸣曲中三乐章的有14首、四乐章的有12首、二乐章的有6首)。尤其在晚期作品中凸显出较之于其以前作品大为不同的结构思维,这也是其创作技法不断推陈出新的一种体现。如作品101的结构虽然仍采用四乐章的架构,但第一乐章的曲式被极大地缩短,各部分被紧密连接在一起,几乎感觉不到句读;作品106(作于1817年至1818年)的四乐章长大得“令多数钢琴家望而却步”(当然也有演奏技术及对演奏家体力考验的原因);作品109(作于1820年)和作品110(作于1821年)虽然是三乐章的架构,但各乐章大多被细分出了很多小的段落,已显露出标题音乐的某些迹象;作品111(作于1821年至1822年) 这是贝多芬最后一首钢琴奏鸣曲,乐曲只有情绪迥然不同、对比强烈的两个乐章,贝多芬将两种不同的风格发挥到极至。乐曲首先出现的是热情活跃而充满力量的第一乐章,此时旋律时而如风卷残云般翻卷而去;时而如粼粼波光闪烁不定;时而又如滔滔江水般滚滚而下,雄浑壮丽、灿烂辉煌,富于英雄气息。而乐曲的第二乐章则完全不同,旋律轻柔温暖、舒展明亮、优雅娴静,仿佛在风和日丽的原野上缓步而行,思绪万千,越飘越远。随着乐曲的发展,速度渐渐加快,乐曲变得轻巧柔美、明朗活泼,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快乐。随后又变得阴暗低沉,像是在宁静的夜里,细雨轻轻落下,淅淅沥沥,细碎而轻快,而后又汇成涓涓溪流,潺潺流动。当溪水渐渐汇合,变得更加有力时,它却突然幻化,如弥漫的雾,如闪光的云,迷离散漫、无从触摸,而后渐渐消散,无影无踪。
【作品111:曲式结构】
第一乐章,朝气蓬勃而热情的快板(Allegro con brio ed appassionato),c小调,4/4拍,奏鸣曲式。
第二乐章,小咏叹调(Arietta)变奏曲,极为朴素如歌的柔板(Adagio molto,semplicee cantabile),C大调。
可以看出,作品111无论在微观结构布局的控制还是宏观结构段落的安排上都是对以往作品结构的发展。[5]它是一个对比强烈的二乐章结构,热情蓬勃的快板与单纯如歌的柔板、小调与大调、骚动与宁静,象征着物质与精神、尘世与天国,贝多芬将这首作品作为钢琴奏鸣曲创作一生的总结,这样的结尾似乎哲学意味深长。
晚年的贝多芬在不断克服精神危机、耳疾、经济压力、家庭纠纷等困难的情况下,在他随后的人生旅途中,他使奏鸣曲的创作形式完全服从他自身的非凡幻想之中,以坚定的意志和无比的毅力继续投入创作。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曲的反映出他深沉、内省、诚挚、复杂的内心独白,其思想内容越来越具有深刻的主观意识,表达了他的痛苦与希望、明朗与阴霾、动摇与坚定等复杂情感,以及从最自由的幻想走向最坚定的意志。
贝多芬晚期作品之所以伟大,不仅是因为他在音乐风格层面上的探索和成就。更为重要的是,他在音乐风格上的哲学成就。贝多芬晚期创作的钢琴奏鸣曲融入了他个人一生对社会与人生的种种感受和想法,音乐就是他一生的写照。贝多芬将他的情感倾注与音乐中,并以此追求他的理想和现实,实现他的人生价值,音乐是他的智慧结晶,同时也是他的心灵独白。贝多芬的哲理性充满辩证色彩,并追求和谐统一的最终目标。在他的生活经历和精神世界里,矛盾和对立无处不在,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斗争成为贝多芬音乐的主旋律,他的音乐创作始终遵循着辩证法的原则,充满浓厚的辩证色彩。在他看来,现实的一切不如人意,解决矛盾成为必然,而音乐就是解决矛盾和消除现实生活中一切矛盾的手段。因此,通过斗争,达到和谐,是贝多芬终身追求的人生理想。贝多芬用音乐谈论哲学,用思想创造奇迹,他将思想的哲理性渗透到音乐的每一个音符、每一次动机、每一个乐章。贝多芬自己曾有一句名言:“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一个对世界、对人生、对艺术怀有坚定自信并取得全面成功的音乐家,随着暮年来临,重新开启自省之路,通过透彻的再次思索和体察,终于修炼成为一个洞悉世界、并达至涅槃的智慧哲人。
贝多芬的晚期创作不仅达到了他个人的艺术顶峰,而且也标志着整个音乐发展史中的一个至高点。贝多芬一生的创作,尤其是晚期创作风格的发展,显示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精神进步过程。[10]
[1]董策.谈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创作特点[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5).65.
[2][苏]克里姆辽夫.论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M].丁逢辰.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
[3]林晓云.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曲中的变奏曲与赋格[D].厦门:厦门大学音乐学专业,2005.6.1.
[4]刘秀敏.贝多芬晚期创作风格浅谈[J].河北.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9):23(3).
[5]赵柯丽.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曲作品111的结构思维[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7.12,5(4).
[6]吴式锴著.和声艺术发展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10.
[7][意]恩里科•福比尼著;修子建译.西方音乐美学史[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1.
[8]张谊.头顶之上星光灿烂,道德律令在我心中——贝多芬晚期最后三首钢琴奏鸣曲分析及其人文思考[D].贵州:贵州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音乐,2009.2.25
[9]鲁妹瑾.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106简析[J].东京文学,2009.12.
[10]刘冰.贝多芬晚期音乐创作风格探微[J].中国校外教育,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