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灵
澳大利亚未来研究船项目简介
朱永灵
“南方勘探号”(Southern Surveyor)
随着我国向深远海进军战略需求的不断扩大,深海综合科学考察船水平较低已成为重要瓶颈之一,建造适应战略需求的深海综合科学考察船是当务之急。在建造深海综合科学考察船的过程中,如何使其满足海洋科学发展的要求,一直是个难题。为此,笔者编译“澳大利亚未来研究船项目”并对内容进行梳理和整合,以期为国内海洋科研院建造自己的深海综合科学考察船时提供经验参考。
隶属于澳大利亚海洋国家设施的研究船—“南方勘探号”(Southern Surveyor)始建于1971年,原计划设计使用寿命为20年,但由于船舶使用者的精心维护,目前依然保持良好的性能而超期服役。“南方勘探号”最初是作为北海拖网渔船建造的,在改造为海洋研究船之前,它也曾作为油田潜水支撑船只服役。2009年5月,澳大利亚政府宣布资助1.495亿澳元,主要用于:建造一条新船,代替原来的研究船“南方勘探号”( 1.2亿澳元);管理造船项目(240万澳元);在2012年和2013年开始新船全年的运作(980万澳元);在未来三年对“南方勘探号”实行升级维护项目,并使它维持正常工作180天直到新船交付(1730万澳元)。
为确保未来交付使用的研究船是一艘具有广泛作业能力、多重作用的研究船,并能满足海洋科学的建议,以便巩固澳大利亚海洋的可持续发展,吸收了具有海洋学、海洋地质和地球物理、海洋生态、气象学和气候学、热带海洋科学、舰船建筑学和海洋设计、海洋电子、信息和通信技术、水质化学等知识背景的科研人员参加,并建议他们要与学科领域科学家保持联系,引导学科领域科学家对学科的未来发展进行论证。论证的主要内容包括:在未来的20年里,澳大利亚在深海领域需要优先发展的科学;深海研究船为优先发展的科学研究提供支撑所需具备的能力;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深海研究船必须要具备的能力。
未来研究船的科学使命要求包括:能对多学科研究队伍进行的一系列广泛、复杂的科学活动提供支撑;能够24小时作业;经得起海上风暴并能最大程度保证作业的有效性;有效的界面定制并有核心的采样装置和传感器的研究系统的能力;有整合来自船载观测数据和实时岸基模式数据、实时空基数据和实时自动传感器数据的能力;有实时管理、实时可视化、实时通信的能力。
未来研究船航行范围包括:从冰边缘到赤道,澳大利亚环绕的珊瑚礁、海和洋,澳大利亚大陆架和邻近的深海平原和深海深沟。与此同时,要提供在未来研究船上安全工作的环境,即使经常遇到南大洋和澳大利亚热带北部风暴,船只也能承受。
未来研究船目前进展。经过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的严格购买程序,Teekay Holdings Australia Pty 公司在2011年1月获得了合同。船的设计由美国Robert Allan公司和加拿大Alion科技公司共同设计,船的建造由新加坡Sembawang Shipyard Pte公司负责。整个过程持续28个月,预计将于2013年5月交付。同时,经过在全国的广泛征集,澳大利亚未来研究船最后决定以“调查者”号研究船(RV Investigator)来命名。
预计建成后的“调查者”号研究船船长88.9米、船宽18.5米、吃水深度5.5米,定员编制为40名科学家和18名船员,60天自持力、12节经济航速。“调查者”号研究船是一艘低噪音的多功能海洋科学考察船,配备动力定位系统,具有放射和微量金属实验室、深海打捞、岩芯取样、钻探装置、拖曳摄像系统、海洋物理、化学和生物分析、环境数据采样等多种功能。
“调查者”号研究船将由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拥有和管理,面向澳大利亚大学、研究机构和其国际合作者开放,所需船舶的维护经费由澳大利亚政府支付。
“调查者”号研究船效果图
“调查者”号研究船后甲板效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