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天军
2007年9月~2010年10月,笔者对我科门诊56例孢子丝菌病患者采用碘化钾联合伊曲康唑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7年9月~2010年10月门诊孢子丝菌病患者56例,其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66岁,平均45.6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16个月,平均7个月;农民48例、工人6例,其他2例。淋巴管型34例,固定型22例(多位于面部)。皮损表现为浸润性红斑、糜烂、结痂、溃疡、结节,直径0.4~3.5cm。56例患者全部真菌培养,有35例培养出真菌,阳性率62.5%,本组病例选取均有典型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依据,且符合深部真菌病。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查血液分析、肝肾功能均正常;患者既往无其他疾病,1个月内未使用任何药物。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56例孢子丝菌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其中对照组予口服10%碘化钾溶液,每日3次,每次10ml,饭后服用;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联合口服伊曲康唑,每次100mg,每日一次,连服1个月,服药期间适当增食油脂性食物。
1.2.2 观察指标 测量浸润性炎症、溃疡、结节的皮损平均直径,计算出单个皮损面积,逐一累加。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测量每个患者皮损的总面积。两组真菌培养阳性的患者,在治疗4周后做真菌镜检及培养。
1.2.3 疗效评价 无效为皮损消退<20%;好转为皮损消退20%~59%;显效为皮损消退≥60%;痊愈为皮损全部消退仅留色素沉着或浅瘢痕。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算。清除真菌治疗效果:治疗后孢子丝菌镜检及培养阳性为未清除,阴性为清除。
1.2.4 不良反应评估 用药后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治疗4周后所有患者复查肝功能和肾功能。
表1 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表2 清除真菌治疗效果
2.3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均未发现严重的心、肝、肾等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恶心等消化道症状11例,发生率42.3%;实验组出现恶心等消化道症状14例,发生率46.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
孢子丝菌病是由申克孢子丝菌所引起的皮肤、皮下组织及其附近淋巴管的慢性感染,偶可播散致全身,引起系统损害。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从婴幼儿到老人,无性别差异。孢子丝菌寄生于植物、土壤中,皮肤外伤可感染此病,常沿淋巴管移行[1]。真菌镜检不易找到病原体,需做真菌培养,取脓液、组织块作真菌培养,鉴定菌种即可确诊。常见的孢子丝菌病有皮肤淋巴管型,沿局部淋巴管有许多皮下结节,可穿破皮肤,出现肉芽肿及化脓损害。还有固定型,只局限于一处,多发于面、颈、躯干等处,常是浸润性肉芽肿红色斑块样。还可侵犯粘膜、骨、关节,也可有系统性损害。
碘化钾杀真菌的机理目前尚不清楚,可能通过增加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能力而达到杀菌目的[2];伊曲康唑可直接破坏孢子,从而减少巨噬细胞的损伤。两药的常见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消化系统,如厌食、恶心、胃部不适等。
本研究中对照组有效率61.5%,实验组有效率86.7%,两组有效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真菌清除率47.4%,实验组真菌清除率87.5%,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2.3%,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6.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由此可见碘化钾联合伊曲康唑治疗孢子丝菌病效果优于单独使用碘化钾,且安全性好。
[1]陈洪晓,李中伟.孢子丝菌病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3,29(6):388-390.
[2]蒋忠民,王凯,姜日花,等.伊曲康唑联合碘化钾治疗孢子丝菌病24例临床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3):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