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 扬
(四川省新津县人民医院,四川 成都 611430)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是消化内科常见疾病,与食管癌的发病有一定相关性[1],治疗比较棘手,对其治疗方法进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笔者采用胸腺蛋白口服液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取得了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选择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我院消化内科门诊和住院患者,符合2003年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制定的诊断标准[2],内镜证实为反流性食管炎,诊断分级为Ⅰa~Ⅱ级,且知情、同意接受观察者;排除不符合以上诊断标准者,过敏体质者,伴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妊娠及近期准备妊娠妇女、哺乳期妇女,合并消化性溃疡等其他胃肠道疾病,4周内接受过其他药物治疗者。将符合受试条件的67例患者(住院患者42例,门诊患者25例),用随机编码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19~58 岁,平均(36.02±8.49)岁;病程 1~10年。对照组 31例中,男16例,女 15例;年龄 21~56岁,平均(34.32±6.49)岁;病程 15个月至9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症状、体征和内镜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组口服胸腺蛋白口服液组(商品名欣洛维,修正药业集团新药有限公司)6 mL,每日2次。对照组口服硫糖铝混悬液(商品名为舒可捷,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10 mL,每日3次。两组均联合口服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商品名安斯菲,四川迪康科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 mg、每日2次,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商品名瑞琪,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0 mg、每日3次,疗程均为4周。
1.3.1 观察指标
治疗前详细询问受试者胃食管反流相关症状,根据反酸、烧心、胸痛的严重程度及发生频度进行症状记分。
症状严重程度∶0分为无症状;1分为症状轻微,可以忍受;2分为症状介于1分和3分之间;3分为症状明显,不能忍受,需休息和药物治疗。
症状发生频度∶0分为无症状;1分为症状每月发生;2分为症状每周发生;3分为症状每天发生。
根据反流性食管炎的内镜像分为5级∶0级为正常(可有组织学改变);Ⅰa级为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小于2处;Ⅰb级为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不少于2处;Ⅱ级为有条状发红、糜烂,并有融合,但并非全周性,融合低于75%;Ⅲ级为病变广泛,发红、糜烂融合呈全周性,融合不低于75%。治疗2周和4周后,再分别观察症状和内镜像改善情况。治疗前1周和治疗后第4周分别进行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检查。
1.3.2 疗效判断标准
症状疗效∶痊愈为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显效为临床症状积分降低大于50%,但未完全消失;有效为临床症状积分降低大于25%但不超过50%,未完全消失;无效为临床症状积分降低不超过25%。以痊愈、显效合计为总有效。
胃镜疗效∶服药4周后,由同一医生复查内镜,食管黏膜的炎症、糜烂、溃疡消失者为治愈,改善不低于1个级别为有效,改善不明显者为无效。
结果见表1和表2。两组治疗前后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以及心电图检查均无明显变化,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胃镜检查结果比较[例(%)]
反流性食管炎是指由于胃内容物(胃酸和胃蛋白酶)甚至十二指肠液(包括胆汁、胰液)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黏膜的炎症、糜烂、溃疡等,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烧心、反流、胸骨后疼痛三大主症,目前内科治疗首选方案为质子泵抑制剂加胃肠动力药加黏膜保护剂。胸腺蛋白是从健康乳猪新鲜脏器中提取的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类物质,是一种新型黏膜保护剂,能通过增强黏膜Na+-K+-ATP酶活性,增加黏膜保护前列腺素合成,降低血浆内皮素水平,修复表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加细胞DNA合成,从而保护和营养黏膜,促进损伤修复[3]。因此,胸腺蛋白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食管黏膜的破损具有修复和促进愈合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4周时,胸腺蛋白口服液组、硫糖铝混悬液组均能明显改善患者烧心、反酸、胸痛症状,症状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而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无差异,两组临床症状消失率及有效率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胃镜检查痊愈率差异显著(P<0.01)。可见,胸腺蛋白口服液联合雷贝拉唑、莫沙比利口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能显著改善患者烧心、反酸及胸痛症状,使大部分患者达到内镜下治愈,明显优于硫糖铝混悬液。因此,胸腺蛋白口服液为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有效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1]邹益友.消化病学住院医师手册[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2.
[2]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反流性食管炎诊断及治疗指南(2003年)[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4,21(4):221 -222.
[3]张 正,彭福全.欣洛维的临床应用[J].中国药业,2003,12(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