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淑贞 陈明涛
(浙江省中医院,浙江 杭州 310006)
胸腹水有核细胞计数以往多采用传统的计数板显微镜下人工计数,此法是公认的参考方法,但其操作步骤较多,近年来,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的应用迅猛发展,对其功能的开发日趋完善,应用也日趋成熟。本文旨在探讨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在胸腹水有核细胞计数中的应用,报道如下。
1.1 标本 选择2010年4~5月本院住院患者足够量的EDTA-3K抗凝胸腹水标本40份,所有标本在1小时内完成检测。仪器与试剂: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由日本西森美康公司供应;改良牛鲍氏计数板由上海求精生化试剂有限公司供应;UF II sheath(鞘液),UF II pack-SED(沉渣用稀释液),UF II search-SED(沉渣用染色液),UF II control(质控品High/Low2个水平),白细胞稀释液(自配5%冰醋酸)。
1.2 方法
1.2.1 校准仪器使用配套的校准物,每天行质量控制系统监控,并参加室间质评活动,各项目均在性能可接受范围之内。具体检测按照仪器和各项目标准作业指导书操作[1],仪器法记录WBC和上皮细胞的和作为有核细胞数。
1.2.2 精密度试验 取1份足够量的新鲜胸腹水标本,用仪器法重复检测10次,再用人工法重复检测10次,记录结果各求均值和CV%值。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法规(CLIA'88)规定[2],批内变异小于该项目室间质量评价标准的1/2即为可接受,相反则不接受。判断标准为<7.5%。
1.2.3 比对试验 参照NCCLS文件EP9-A[3]每日选取5份标本(其中含高、中、低值),分别用仪器法和人工法按常规检测方法测定每份标本的有核细胞数,两种方法对每份标本各重复测定2次求均值,5份标本第一次测定的排序为 1、2、3、4、5、第二次测定的排序5、4、3、2、1。同法连续测定8天 ,记录每样本双次测定的均值,所得40对数据使用Excel软件作散点图:Y轴:仪器法测的每样本双次测定的均值(Y);X轴:人工法测的每样本双次测定的均值(X);软件自动生成相关系数R^2和回归方程 Y=bx+a。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法规(CLIA'88)规定将该项目医学决定水平值代入回归方程Y=bx+a,求相对误差(%SE),如所得相对误差(%SE)小于室间质量评价标准WBC≤15%的1/2为临床可接受标准,相反则不接受。
1.3 统计学处理 作相关系数检验并作线性回归分析。
2.1 两种方法精密度试验结果 仪器法CV%=5.7%,小于人工法CV%=6.5%。两种方法CV%均符合判断标准<7.5%,详见表1。
表1 两种方法精密度试验结果
2.2 两种方法比对结果 相关系数r=0.9958,大于判定标准0.95,提示两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P>0.05),回归方程Y=0.9913X-9.7773,两种方法测定的原始数据散点图(见图1)。
图1 仪器法与人工法测定的原始数据散点图
2.3 将项目医学决定水平值代入回归方程Y=0.9913X-9.7773,求两水平相对误差%SE1=4.1%,%SE2=1.8%均小于CLIA'88判断标准<7.5%,提示试验方法与参考方法之间有一致性,见表2。
表2 仪器法中有核细胞数不同水平的准确度试验结果
临床开展的胸腹水常规分析中,有核细胞计数是不可缺少的项目指标,它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估计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以往本院多采用传统的计数板计数,但其方法不够简便快捷。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的工作原理是用红色半导体激光束照射经过核酸荧光染色后在鞘流贯流分析池中形成的鞘流样本,并通过对各粒子产生的前向散色光、侧向散色光以及侧向荧光信号转换成的光信号进行分析,从而对各个粒子进行识别。定量分析参数包括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线性范围可以达到:白细胞 1~5000(个/μ L)上皮细胞1~200(个/μ L)[4],由此可见灵敏度可以达到各位数,这就比较适合低值标本的检测。表1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证明UF-1000i尿沉渣的精密度为5.7%,小于CLIA'88判断标准的7.5%,并且小于人工法的精密度6.5%,说明仪器检测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图1散点图也提示,两种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2的评价可以看出仪器法在测量高、低两个医学决定水平浓度时与参考方法之间相对误差均小于CLIA'88判断标准的7.5%,表明仪器法有较高的准确度,需要指出的是胸腹水有核细胞形态多样,大小不一,常含较多的间皮细胞,它在尿沉渣分析中多体现在上皮细胞项目中,所以仪器测的有核细胞不能仅仅采用白细胞数,还需包括上皮细胞数。检验科自动化检测手段日新月异,仪器检测代替人工检测是大势所趋,故临床医生需要把握好仪器性能,及运用好各类仪器的项目参数。
[1] 叶应妩,王毓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313
[2] 冯仁丰.临床检验质量管理技术基础.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58.
[3] 张传宝,张克坚.方法比对及偏差评估的方法.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文件汇编.2000:169
[4] 伊藤机一,油野友二.UF-1000i/UF-500i Clinical Case Study ver.2.Japan:20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