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珍,孙勇,薛茜,孟凡亮,赵婷,再依努尔,周宏芳,张应华,戴江红,黄爱龙
(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暴露前预防用药(pre-exposure prophylaxis,Pr-EP)是指有高感染风险的HIV阴性个体在潜在的HIV暴露之前或暴露期间每天服用单一的或复方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口服药物),以期降低感染风险[1]。目前,Pr-EP方案已成为处于试验阶段的最有前景的HIV预防方法之一[2]。女性性工作者(female sex workers,FSWs)作为HIV感染的高危人群之一,通过了解其对艾滋病Pr-EP的使用意愿,为进一步开展Pr-EP的人群干预研究奠定基础。本研究于2009年10月1日—2009年12月31日对新疆乌鲁木齐市和克拉玛依市部分娱乐场所的FSWs进行了相关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1 调查场所 新疆乌鲁木齐市和克拉玛依市的部分酒店、KTV、歌舞厅、发廊、浴池、足疗、按摩等娱乐服务场所,并将不同场所分为高、中、低3个档次。高档场所为大型娱乐城和三星及以上宾馆;中档场所为二星及以下宾馆、中型桑拿浴池以及歌舞厅;低档场所为足疗店、康体城、美容美发等路边店等。
1.2 调查对象 在以上场所工作并确定为提供商业性行为服务的女性。
1.3 调查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方法,对自愿参加的FSWs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考核合格后开展工作。统一采用课题组编制的封闭式调查问卷在现场对FSWs进行一对一询问,逐项填写问卷。本次共填写问卷850份,剔除不合格问卷,有效问卷762份,有效率为89.65%。
1.4 伦理学问题 ①在调查前征得被调查者的同意;②调查过程中不涉及被调查者的真实姓名;③对调查内容保密,只为研究分析使用。
1.5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数据审核后,用EpiData 3.0软件双遍录入,并进行逻辑检查,保证数据录入的可靠性。采用SPSS 15.0软件包对资料进行一般频数的描述,计量资料使用方差分析。
2.1 一般情况 本次共调查762人,来自新疆、四川、甘肃、重庆等26个省市/直辖市。其中,高档场所184人(24.15%),中档场所227人(29.79%),低档场所351人(46.06%)。城镇户籍的占48.69%,农村户籍的占50.67%。年龄(26.7±5.7)岁,其中 20岁以下的占3.15%,20~25岁占39.90%,>25~30岁以上的占25.85%,>30~35岁占18.11%,35岁以上占11.42%;民族分布:汉族占84.65%,维吾尔族占6.82%,回族占5.38%,其他少数民族共占3.02%。文化程度:初中占44.36%,高中(职高/中专)占 35.04%,小学及以下占13.52%,大专及以上占6.43%。
2.2 艾滋病Pr-EP的认知 在调查的762人中对于 Pr-EP,有88人(11.55%)听说过,有673人(88.32%)从未听说过(表1)。其中,在高档场所工作的FSWs对艾滋病Pr-EP听说率高于中、低档场所工作的FSWs,中、低档场所工作的FSWs对艾滋病Pr-EP听说率情况基本相同。
经过卡方检验,χ2=15.44,在 α=0.05检验水准下,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艾滋病Pr-EP的使用意愿 在调查762人中,共有528人(69.29%)表示愿意使用药物,145人(19.03%)表示不愿意使用药物,89人(11.68%)表示有可能会使用(表2)。
2.4 不同工作场所FSWs对Pr-EP使用意愿
高档场所、中档场所和低档场所FSWs对Pr-EP使用意愿的情况如表3,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5),说明高、中、低档场所FSWs的Pr-EP使用意愿无明显不同。
表1 不同工作场所FSWs对艾滋病Pr-EP的听说率Table 1 Different workplace FSWs's hear rate about Pr-EP
表2 FSWs对Pr-EP使用意愿的情况Table 2 Acceptability of Pr-EP among FSWs
表3 不同工作场所FSWs对Pr-EP使用意愿的情况Table 3 Acceptability of Pr-EP among FSWs working in different place[例,(%)]
2.5 艾滋病Pr-EP的关注情况 在528人愿意使用和89人可能会使用Pr-EP的617人中,607人表达了她们对Pr-EP的关注情况,10人没有表达态度。FSWs对Pr-EP的关注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安全性/副反应(471,77.60%)、效果/有效性(463,76.28%)、费用(279,45.96%)、获得的方便性(60,9.98%)、服用的方便性(57,9.39%)、周围人是否使用(56,9.23%)、家人的支持(49,8.07%)、性伙伴的支持(30,4.94%)及周围人的看法(27,4.45%)。
2.6 不愿意使用艾滋病Pr-EP的原因 不愿意使用Pr-EP共有145人,其主要原因依次为:认为自己没有感染艾滋病的风险(83,57.24%)、担心药物的副反应(51,35.17%)、怀疑药物的效果(24,16.55%)、担心被他人发现(17,11.72%)、担心家人/朋友的反对(17,11.72%)、担心老板反对(6,4.14%)、担心客人反对(5,3.45%)。
FSWs作为HIV感染的高危人群,其性行为特征决定自身处于感染HIV的高度风险中,对于传播HIV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次调查在新疆完成,但是对象来自于新疆、四川、甘肃等26个省市/直辖市,分布地区广、流动性大;年龄主要集中在26岁左右,属于较年轻的群体;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上的共占85.83%,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对Pr-EP接受程度较好。
但是,本次调查大多数FSWs(88.32%)从未听说过Pr-EP;其中,高档场所FSWs对艾滋病 Pr-EP听说率高于中、低档场所工作的FSWs,中、低档场所工作的FSWs对艾滋病Pr-EP是否听说的情况基本相同。小部分人虽然听说过Pr-EP,但对其具体内容并不是很了解。提示在对FSWs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工作中,应加大Pr-EP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并应根据不同档次的场所采取最佳的宣传方式,使FSWs均能正确认识Pr-EP。
在本次调查中,调查人员对FSWs进行Pr-EP的讲解后,有69.29%的FSWs愿意服用药物,11.68%的FSWs表示很有可能会使用,提示FSWs对Pr-EP的接受性较好。在高、中、低档场所工作的FSWs对Pr-EP使用意愿情况基本相同(表3)。随着安全有效、免费提供、周围有少数人服用至周围有多数人服用4个条件(且每一条件以之前所有条件为基础)呈逐步递进的状态,FSWs愿意使用Pr-EP的人数逐步在递增(由55.64%增加到69.29%)。换言之,Pr-EP的安全有效是该人群是否愿意使用的先决条件(424人愿意使用);其次是周围有少数人在服用(比先前增加48人)及免费提供(比先前增加39人);最后是周围有多数人在使用(比先前增加17人)。由此可见,除安全有效这一基本条件外,有部分人存在从众心理,她们认为如果周围有人在使用Pr-EP,就能够相信它是安全有效的,自己就愿意使用。另外,部分人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承担Pr-EP的费用或者认为Pr-EP应该免费提供。
Schneider等人[3]对印度卡车司机进行Pr-EP和包皮环切术最初行为的调查中显示,对于这两种预防HIV干预措施来说,费用是一个主要的障碍因素。本次调查表明,愿意使用Pr-EP的FSWs主要关注的是安全性、有效性和费用。第一是安全性:调查对象对于Pr-EP了解较少,之前未听说过这种药物的宣传,对其安全性持怀疑态度;有些人认为一般药物都有副反应,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所以尽量不服药。即使预防药物副反应很低,长期使用也会对身体健康带来负面影响,所以在选择这种药物时首先考虑其安全性。第二是有效性:作为性服务的提供方,FSWs暴露于危险性行为的几率较高,为了避免自己被感染,在选择预防措施时考虑的是其有效性,以最大限度来降低被感染的风险。第三是费用:有些人表示自己可以承担一定限额的费用,但是额度过高会影响其生活开支,降低继续使用药物的可能性。所以,费用也是FSWs关注的主要方面之一。
部分HIV感染的高危个体不愿采取预防性治疗[4-6],在本次调查中有145人(19.03%)不愿意使用Pr-EP。其主要原因是:多数人认为自己预防艾滋病的措施做的非常好,没有必要使用Pr-EP;有一部分人担心Pr-EP的效果和副反应,决定不使用;另一部分人害怕被他人知道自己使用Pr-EP后会受到歧视。对于业主反对和客人反对给该人群带来的影响比较小,她们大多数认为保证身体健康是自己的事,老板和客人的态度不会影响自己的选择。
Pr-EP方案作为预防艾滋病的一种潜在新策略[2],目前多数人对其仍然不知晓。本次调查发现新疆FSWs对艾滋病Pr-EP的接受意愿较好,但药物的安全性、效果和费用是影响Pr-EP在今后推广应用中的重要影响因素。有研究报道,预防性药物的知晓程度和依从性有紧密的联系[7-8]。所以,在今后的艾滋病知识的宣传中应加大Pr-EP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使HIV高危人群能够正确认识Pr-EP,进一步提高FSWs对于Pr-EP的可接受性,从而为Pr-EP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1]GOLUB S A,OPERARIO D,GORBACH P M.Preexposure prophylaxis state of the science:empirical analogies for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J].Curr HIV/AIDS Rep,2010,7(4):201-209.
[2]SUSANCKIM,STEPHEN BECKER,CARL DIEFFENBACH,et al.Planning for pre-exposure prophylaxis to prevent HIV transmission: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J].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IDS Society,2010,13:24.
[3]SCHNEIDER J A,DANDONA R,PASUPNETI S,et al,Initial commitment to pre-exposure prophylaxis and circumcision for HIV prevention amongst indian truck drivers[J].PLoS One,2010,5(7):107-109.
[4]HIRSCH-MOVERMAN Y,DAFTARY A,FRANKS J.Adherence to treatment for 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systematic review of studies in the US and Canada[J].Int J Tuberc Lung Dis,2008,12(11):1235-1254.
[5]NEWMAN P,DUAN N,KAKINAMI L,ROBERTS K.What can HIV vaccine trials teach us about future HIV vaccine dissemination [J].Vaccine,2008,26(20):2528-2536.
[6]COLY,ASTO,GORBACH,PAMINA M.Microbicide acceptability research:recent findings and evolution across phases of product development[J].Curr Opin HIV AIDS,2008,3(5):581-586.
[7]WATSON-JONES D,WEISS H A,RUSIZOKA M.Effect of herpes simplex suppression on incidence of HIV among women in Tanzania [J].N Engl J Med,2008,358(15):1560-1571.
[8]ROSENBERG M J,WAUGH M S,MEEHAN T E.Use and misuse oforalcontraceptives:risk indicators for poor pill taking and discontinuation[J].Contraception,1995,51(5):283-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