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巴黎”

2011-05-30 18:24沈双
新民周刊 2011年26期
关键词:伍迪巴塞罗那艾伦

沈双

伍迪·艾伦的电影Midnight in Paris被译成“情迷午夜巴黎”,是替导演补了一个没有完成的功课。这个电影哪里表现“情迷”了?即便有“情” 也没有达到痴迷的程度。伍迪·艾伦表现起情欲来,从来都放不开。这不是缺点,而是他的电影中一以贯之的特点。以至于你觉得这种放不开就是美国人的特点。艾伦如果对于美国文化有所微词的话,那就表现在他指出了美国文化的极端世俗、感情贫乏的一面。2008年 《午夜巴塞罗那》的故事主线,就是围绕着两个女主角的感情越界展开的。一个女人代表了枯燥苍白的中产阶级生活,另一个具有一点波希米亚的热情。到了欧洲,见到了真正的波希米亚艺术家,都吓怕了,又缩回到美国的生活模式之中了。

“巴黎”和“巴塞罗那”还是有所不同。巴塞罗那虽然是一段艳遇,但还是真实的。可以想象现实世界这样两个女人,年纪大了,对这段经历是会难以忘怀的。 有一大半是因为那两个西班牙演员的激情表演令人难忘,也让我们看到了外国演员在美国电影中所无法表现出来的复杂形象。总之,如果“巴塞罗那”体现了美国人对于欧洲文化的“情迷”的话,起码还有一个作为外国的欧洲的存在。是真是假是另外一回事,起码还有企图超越美国视角的努力。

“情迷午夜巴黎”只有欧洲的街景,绝少欧洲的人,欧洲的文化,以及欧洲的角度。“午夜巴黎”是一个时间和地点,作为迷恋的对象却非常模糊。令典型的美国人Gill迷恋的不是法国的过去,而是巴黎作为一个现代主义文化的发生地的历史和位置。试想这个发生地不在巴黎,而在伦敦、柏林、纽约,甚至东京、上海——并不是没有可能的,事实上,很多人已經以事实证明现代主义并不来自唯一一个发源地,也并不只在欧洲发生——这个故事会有很大改变吗?从某一个角度来看,不会有很大改变。如果故事换了场景,Gill遇见的不会是毕加索、海明威、斯坦因,而可能是布莱希特、本雅明,或者是川端康成,芥川龙之介,小津安二郎。但是这个故事的迷恋的主题还是仍然成立的。Gill 仍然可能去爱他们 (是吗?),与他们的偶遇仍然可能改变他的生活轨迹,这证明,在这部电影中,欧洲不是一个具体的文化,而代表了一种氛围以及某种历史角色。

“巴黎”不像导演的前一个电影一样,其目的并不是要寻求美国之外的另一种文化。“巴黎”迷恋的是某一个历史场遇,以及在这个气场里所孕育的能量。 演Gill的演员Owen Wilson 有一种懒散而被动的味道,我觉得很对。如果他要真的是一个雄心勃勃要重演历史的形象的话,这个故事就会变得像堂吉诃德一样的可笑。 Gill的懒散是一种自我嘲讽,勾勒出他的自身界限。这个界限来自他的清醒意识,那就是历史是无法重复的。

如果你要把这个电影与海明威的回忆录《移动的盛宴》放在一起来看,就会发现那个时代在海明威那里是活的,在这个电影里是死的。电影里的海明威、菲茨杰拉德、斯坦因长得是我们熟悉的样子,以我们熟悉的口吻说话。他们都是格式化的人物生活在一个格式化的历史里。这并不是导演的无能,而是有意为之的。这样的描写提醒我们自己和历史的疏离。这个电影不是对20年代的历史性地呈现。它的主题是怀旧。怀旧是因为我们回不去,只能够收藏一些纪念品,把玩一下历史的碎片,聊解自己对于过去的迷恋。Gill的虚构替身是一个古董店的老板,这个身份正暗示了电影对于20年代巴黎的态度。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说,这个电影的场景如果换成了柏林、布宜诺斯艾利斯、东京或者上海,是无法成立的。你有没有注意到,这个电影表现的作家和艺术家,每一个都是美国大学英语系现代主义文化课程中不断讲述的核心人物。导演对于现代主义文化谱系的理解是经典了又经典。在英文的文化研究中,这些人物的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被拎出来说了不知道多少遍。这证明伍迪·艾伦的文化视野愈发保守了,或者也许 —— 这可能是我一厢情愿的解释 —— 艾伦是在说美国人的文化视野越来越保守了。 ▲

猜你喜欢
伍迪巴塞罗那艾伦
我受不了自己的心:艾伦·金斯伯格论
保罗·艾伦绝不只是微软的联合创始人
看了伍迪·艾伦的食谱,才知美国中产吃这些
伍迪·艾伦妻子:他从未性侵养女
巴塞罗那NATEXO办公室
骑行游走 巴塞罗那
风之彩
野餐篮丢失案
2016年巴塞罗那设计周盛大开幕
炉石·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