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淡季电荒”

2011-05-30 05:48范思旻
新民周刊 2011年26期
关键词:沃兹缺电椒江

范思旻

上午10点多,浙江台州万昌船舶修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昌”)的厂区却是一片寂静,几个车间的大门都敞开着,望去,隐隐约约只有几个工人在里面三三两两地走动。工地办公室里,两位电工师傅闲来无事正喝着茶聊天。

万昌公司拥有5座船台,其中3座是2万吨级船台,还有1座1万吨级船台和1座5000吨级的船台。行近台州,远远就能看到矗立在港边的4座门式起重机。船台上都有活等着,可整个企业却像一台停摆了的钟。

“今年5月份就开始限电了。上个月一开始我们都是每周三停一天,到现在一周基本是开五停二,一个月少说有10天是不能开工的。”电工徐师傅不禁感叹道。

负责生产的副总经理贺伟说:“原本今天是不限电的,但是这两周都连着下雨,我们都是露天作业,遇到雨天就不能开工。这样一来,加上限电,我们现在一个月倒有半个月是停工的。”

如今才刚刚出梅,盛夏未至,还没到真正的用电高峰,在这里,电力供应却已经频频告急。“电荒”早已不新鲜了,但是淡季缺电还是让老百姓们胆战心惊,更让企业备受煎熬。

噩梦提前

电,“中国制造”的生命线。

我国东南沿海加工制造业分布密集,浙江台州是中国民营经济的发源地之一,民营制造业一直是发展的主力军。随着宏观经济环境逐步趋紧,企业用工、流动资金和原材料等各种生产经营成本持续上升,工业品出口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台州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压力明显加大,一些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难以为继。

年复一年,限电拉闸对于困难重重的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按照往年的惯例,用电紧张一般会在7-8月份凸显。但是今年,供电缺口突然前移。在3月下旬,台州市椒江区就已启动“每周一天轮休避峰”的有序用电方案。仅椒江一个区,每天就有200-300家企业限用网电,“开五限二”的政策整整提前了3个月,大量企业不得不在开春之际就面临“开三停一”、“每周停二”甚至“开一停一”的限电措施。

万昌公司除了自己接订单制造船舶外,主要业务是向那些船东出租船台或者机器设备。贺伟说:“造船主要是焊接,用的最多的就是电和气。一旦停电,我们也不可能自行发电,因为用电量实在太大,发电机无法承担。现在一限电,不光我们有损失,那些船东的损失也很大,开不了工,它们的租金还得照付,一个月算上利息,有时要损失好几百万!”

长三角的电力需求一直在保持高速增长,用电缺口也随用电负荷一同扩大。对于台州人来说,停电限电早在2003年就开始上演。2002年以来,台州市的用电量和电力负荷急剧飙升,到2003年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加了22.6%,新装和增容客户同比增长了83%,最高用电负荷超过130万千瓦,供电缺口在35万千瓦以上。在那一年的台州市计划部门正式文件中,缺电被认为是台州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2003年至今,企业因缺电而停产的噩梦一直延续。

2010年正值“十一五”规划结算之期,为了节能减排达标,光椒江的岩头经济开发区里就有近一半的企业因拉闸限电而停产。这一举措对节能减排指标的确立竿见影,然而,却是难以持续的。

“上一年一半的企业停产,这意味着什么?”台州市椒江分管岩头经济开发区的副主任如是说。庞大的用电缺口对GDP、地方财政、工业企业和普通市民都不是一件好事。

2011年的情况看来让人更为心焦。刚刚制定的《2011年椒江区有序用电工作方案》显示,目前仅椒江一个区最大供电缺口已达3万-4万千瓦。预计2011年最高用电负荷为38万千瓦,比2010年净增4万-5万千瓦。正常情况下,预计分配椒江的网供用电指标约30万-32万千瓦,椒江热电厂可发1万千瓦,夏季高峰椒江的供电缺口约为6万-7万千瓦左右。如果出现持续高温或发电机组故障,缺口有可能会加大到7万-9万千瓦!

有米无柴

“现在不是没有订单,而是不敢接订单,一方面用工荒没有彻底缓解,普通工人很难招到;另一方面限电拉闸,工厂开开停停,无法正常生产。”台州一家电器生产企业老板向笔者这样感慨。

不怕没订单,就怕拉你的电。这是当地不少企业的共同感受。

站在浙江沃兹鞋业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沃兹”)的厂区门口,笔者看到,6层高的车间,每层每个窗户外都装了一个大风扇,都在呼呼运转。旧厂区旁新铺的水泥路还没干,新的车间也正在粉刷。表面看来,这家企业似乎没有受到拉闸限电的影响,一切运作都很正常。

一眼看去,沃兹的发展并没有因为“电荒”而放慢脚步。比万昌船厂这种高能耗产业幸运的是,沃兹鞋业至少可以在被限电的时候自己发电。

“我们现在不是接不到订单,上一年就已经接了很多单子了。但是今年三四月份就开始限电,产品都来不及赶出来。”财务部的会计徐小姐对笔者说。

作为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沃兹鞋业专业生产高中低档运动鞋,是全球最大贸易商沃尔玛公司鞋类产品的主要供应商。沃兹产值的增长从企业用电量就能看出:1月—5月份的企业用电量为121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增长了5.76万千瓦。同期的工业总产值也比上一年增长了2697万。

财务经理很发愁:“订单多了,如果来不及交货,我们就要付违约金。一笔违约金好几百万很正常。上一年我们的产值是2.1億(折合美元3000多万),今年到目前为止我们的产值已经接近1个亿(人民币),预计今年全年的产值会在3亿多吧(折合美元5000多万)。现在限电,我们还能自己发电撑一撑。夏季高峰一到,光靠自己发电恐怕难以为继!”

在沃兹的车间楼外,有一间临时搭建的约20平方米的水泥房,会计徐小姐指着它说:“这里面就是发电机,1200瓦,去年买的,大概100多万,现在还能将就着应付。” “沃兹”的车间分为裁剪,针车和成型。除了针车环节用电量较少,并且可以独立操作外,其他流水线必须同时作业才能保证工序的完整性。“虽然都是纯手工制造,但是加硫、防霉、除湿、烤箱等都是有先后顺序的。上一年限电我们也是靠自己发电熬过来的,但是今年产值增长了,七八月份的时候不知道能不能撑得住?”

徐小姐粗略地算了一笔账:发电机使用成本比较高,一般10个小时需要柴油费1000元,每发1度电差不多要5元钱,比“国电”高1倍。不断上升的运营成本,让企业不堪重负。为了降低成本,有些工厂只有在业务忙时遭遇停电才用发电机,如果业务不多,遇到停电索性停工。徐小姐表示,“我们公司都是出口订单,如果不按订单进度生产,赔偿违约金不说,企业的信誉也会受损。” 很多企业界人士抱怨说,即使限电,企业也无法停止生产,这不仅是为了工人,也是为了长久的经营和防止订单违约。柴油发电成为不得已的自救办法,但柴油发电带来的污染与节能减排的初衷相背离。

而对某些特殊企业而言,拉电造成的损失则是致命的。一家化工企业的员工说:“订单很多,但是电不够。我们很多药品都需要12—24小时甚至更长的反应时间,在此期间一旦停电,就前功尽弃了!发电机功率不够,只能用来应急,根本就无法保证生产,所以那些药品我们只能主动停产了。”

这家化工企业的池经理说,“原材料去年下半年涨了20%—30%,今年又涨了20%—30%,三天停一次电,生产量跟不上,但工人工资还得照发,原来的固定成本不会减少,买来原材料后不出产品,储备也会增加企业成本。对于企业来说,利润空间明显缩小。”

涨价能否治本?

对于“电荒”,人们的第一感觉是:为了提价做准备。

有位网友这样评价:淡季就闹“电荒”,一切都是为了提价,不是缺电。记得前段不是闹“油荒”吗?一提价就不荒了。

淡季“电荒”系人为造成的观点,已得到很多人士的认同。

以往对“电荒”最直白的推断:缺电是因为电厂不够。但是此次“电荒”不是“硬电荒”,并非电力投资不足和装机容量偏紧导致。中电联的数据显示,到2010年末期,全国的装机容量已经达到了9.62亿千瓦,较2005年基本翻了一番。很多专家分析,火力发电企业由于面临亏损,发电积极性受损;电价机制未形成,煤、电价格理不顺,是此次“电荒”的主要原因。

对这次“电荒”做个简单的梳理:煤价过高,导致火力发电成本大增,而上网电价又受政府管制,火电企业发电越多就亏损越多。无奈之下,火电企业纷纷以“检修机组”为名减少发电量,而此时水电企业仍处于枯水期不能满发状态。于是,本来就缺电的重庆、湖南、浙江等地纷纷告急,“电荒”呈愈演愈烈之势。

如何跳出“电荒”怪圈,破解之道似乎只有一条涨价。尽管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发电企业一定心中窃喜,因为它们已经在此次博弈中赢得了主动权,调高上网电价已是板上钉钉了。

6月1日起,我国15省非居民用电电价上调,上网电价上调是2分,而销售电价上调1.67分。发改委也做出了声明,要做好电力需求侧重管理工作,确保居民生活、重点领域用电,绝不允许拉限居民生活用电。

此次电价调高,政府可谓用心良苦。首先只调15个缺电省市的电价,覆盖面并不算很大,减少了通胀压力;其次是只调工商农业销售电价,不调民用电售价,这就有效避免了网民和媒体的抱怨;第三是电网公司虽然承受了一定损失,但毕竟销售电价有所调整,不会感到太委屈。如此一来,各方都在博弈中有所斩获,得好处最多的当然是发电企业。

可是,一碗水还是端不平。

拉限企业用电,确保居民生活,势必会影响地方GDP。

确保企业用电,拉限居民生活,老百姓又会怨声载道。

在台州,为了赶工,白天限电晚上加班在很多企业早已司空见惯。经济开发区论坛的聊天室里,很多员工都抱怨,“白天没事做,晚上要上班,作息时间都紊乱了”。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停电意味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于那些靠效益拿工资的工人们来说,无工可做等于无钱可赚。笔者在采访万昌船厂的工人时,发现他们普遍的情绪是无奈与纳闷,为何往年7月才来的限电令今年却提前了两个月?他们不想深究也无从深究电荒的原因,每个工人都明白:“一限电,我们就闲在家里,没钱赚。”

由此可见,即使居民的生活用电得到了保证,企业一旦被限电,连锁反应依然会波及百姓,损害他们的切身利益。

从近年来的“电荒”来看,电煤价格的上涨是直接推手。“价涨荒来”,已经成为固定模式。随着夏季用电高峰即将来临,“电荒”困局是否将会加剧?从一系列的数据和资料来看,答案是肯定的,至少在台州是可预见的。

在电力供需矛盾还无法解决的现实中,民企显然首当其冲。当“电荒”已成定局,台州的中小企业如何在一系列的“荒”和“慌”中求存是一个隐藏在缺电停产背后值得深思的大课题。

温州总商会一名工作人员透露,目前,温州的企业已经开始转型。“很多企业都放弃了实体经济,而转向资本市场,即使是限电,对企业也不会形成致命打擊。”但宁波、湖州、台州等地的民企仍然是以实体经济为主,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仍占据主流。

在经济周期性律动中,部分企业被淘汰是正常现象。原材料和人工成本的上涨淘汰了部分低附加值产品的生产企业,而节能减排和限电拉闸,又加速了这些企业的死亡进程,意味着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模式和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几乎已走到了尽头。

“电荒”,是转型阵痛的一种。▲

猜你喜欢
沃兹缺电椒江
我的想法是发光
英文摘要
沃兹尼亚奇:大满贯冠军与世界第一双丰收
沃兹尼亚奇 七载沉浮
空调改电扇,岛内应对缺电危机
区域新闻客户端的舆论引导功能初探——以“e椒江”为例
2016年低温冰冻对椒江果树的影响与防御对策
雨天
围垦对椒江口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还我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