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秀荣 王庆武
(山东省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泰安 271000)
食用菌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消费需求和种植规模逐年扩大。平菇是诸多食用菌栽培品种中栽培数量较大、从业人数较多、食用人群较广的品种之一。
平菇常规栽培原料为棉籽壳,近两年由于种棉面积减少、自然灾害和物价上涨等原因,棉籽壳价格随行就市,一路攀升,山东省最高售价达到每吨2 600多元,致使栽培成本大幅提高,严重制约了产业发展。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泰安综合试验站结合当地秸秆资源,经多方调研、考证,通过配方组合、筛选、改进试验,利用豆秸栽培平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该项技术的示范推广可有效降低栽培成本,提高农业附加值,减少环境污染,发展循环经济,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符合当前农业发展要求。
豆秸70%(粉碎)、棉籽壳13%、豆饼10%、石膏3%、石灰4%,每50千克加克霉灵40克,培养料含水量60%~65%。
采用发酵料栽培,立体墙式全开口出菇或全脱袋墙式覆土出菇。
秋季大豆收获后,将干净、无霉变的豆秸收集、晒干,用粉碎机粉碎成0.5厘米大小的颗粒备用。颗粒不可过大,以防扎破料袋造成污染。
按照配方称取豆秸,由于豆秸硬、吸水性差,须预湿,闷一天,使其吸水软化后再与其他原辅料调拌均匀,待发酵后装入栽培袋。
采用低压聚乙烯塑料栽培袋,规格为26×60(厘米)(可自选),每袋装干料约2千克。采用4层菌种3层料装袋法,菌种紧靠袋壁,装料要均匀,松紧适度,用尼龙绳扎口。采用微孔低温发菌,菌丝积累养分多,后劲足,蘑菇产量高。
在菇棚内,将处理好的菌袋呈 “#”形摆放,于常温下发菌。环境温度高,摆放稀疏一些,以利通风透气,避免烧菌;温度低,摆密一些,利于增温。整个发菌期温度比常规发菌温度低2~3℃。定期翻垛并检查是否有杂菌污染。每天通风数次,控制环境湿度在70%以下。
立体墙式全开口出菇方式为两端出菇 (图1)。菌袋发满菌后码成墙垛式,袋口前后朝向错开摆放,摆6层,垛与垛之间留60~70厘米走道 (可根据出菇现场定)。将菌袋袋口解成微开口,并拽离料面,以利通风换气,刺激原基分化。待原基分化形成菇蕾时,将袋口翻卷,露出整个菇蕾,进行常规管理。
全脱袋墙式覆土出菇方式是将菌棒脱去塑料袋,两两相对码成墙式,中间及上面覆土(图2),灌水后转入正常管理。
图1 立体墙式全开口出菇
图2 全脱袋覆土栽培模式
出菇期间由于菌棒料面暴露于空气中,水分散失快,因此应加大环境湿度,保持菇棚内空气相对湿度90%左右,适度通风换气,以利于子实体的生长发育。
利用豆秸作为栽培原料,采用上述方法,正常管理条件下,一般可出4~5潮菇,生物转化率可达110%~150%,与常规全棉籽壳栽培的产量差异不大,而栽培成本明显降低。
该栽培技术可充分利用农村秸秆资源,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发展循环经济,是应对当前常规栽培原料价格攀升,增加菇农收入的好途径。
该栽培技术出菇管理过程中水分散失多,应注意菇棚内空气湿度不可过低。冬天栽培时,有的菇农为赶在春节前出菇,卖个好价钱,在菇棚内生炉火,以提高温度,此时应注意通风换气,避免只长柄不开片现象;菇棚内温度高时,应用温度与菇棚内气温相近的水,避开高温时间,早晚进行喷雾。禁止用井水直接向子实体喷水,防止受低温刺激,使菇体发黄、枯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