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明刚,孔向军,丁祥海
(1.浙江省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金华 321000;2.金华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浙江 金华 321000)
蚯蚓富含优质蛋白质,易饲养,成本低;蚓粪中某些限制性氨基酸含量较高。在动物蛋白饲料日趋紧张以致制约畜牧业发展的今天,许多国家开展了人工养殖蚯蚓代替鱼粉喂鸡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测定鲜蚓、蚓粪的最适添加量来优化肉用仔鸡饲料配方的研究鲜见报道。本试验旨在通过鲜蚓、蚓粪的最适添加量的对比分析,筛选肉用仔鸡饲养中鲜蚓、蚓粪的最适添加量,替代鱼粉,达到提高鸡只增重、降低饲料成本的目的。
试验在金华市农科院桥儿头实验基地进行,从4月至6月,历时52 d。鲜蚓和蚓粪选择及加工选大平1号,在饲料加工厂与一定比例额度麸皮混合,经颗粒机粉碎后晾干与蚓粪一起按不同配方比例配成5组同粮。试验鸡的选择为体重相近的5日龄健雏50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100只,经统计分析,各组间体重差异不显著。
试验内容与饲养管理,第1组为喂基础料组,第2组喂鱼粉组,第3、4、5组为试验组,分别添加9%鲜蚓及9%、10%蚓粪,12%鲜蚓及6.0%、10.5%的蚓粪,15.0%鲜蚓及9.5%、10.0%蚓粪。各组均用合成氨基酸及微量元素调节营养水平,各组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表2。
表1 各组饲料配方%
表2 各组日粮营养水平
试验分前后2期饲养,0-4周龄为前期,平养;5-8周龄为后期,笼养。5组的饲养管理条件一致。随意采食,自由饮水。自然光照与灯光相结合,每天光照23 h,自然通风,按常规程序免疫。开始和结束时,全群空腹称重,中间每周抽取10%称重1次,记录死亡,淘汰数。饲料消耗计算采用“清箱底”法。
经方差分析 (表3),各组间的采食量差异极显著,第3、4、5组与第1组和第2组差异极显著,第3、4、5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表3 各组肉仔鸡采食量的多重比较 kg·只-1
经方差分析 (表4),各组间的增重差异极显著。第2、3、4、5组与第1组的差异极显著,第4、5组和第2组差异极显著,而第3组和第2组差异不明显,第4组和第3、5组差异均显著。在提高肉用仔鸡只增重上,试验组明显优于鱼粉组。在试验组3个添加量中,以第4组的肉用仔鸡只增重最大。
表4 各组肉仔鸡增重的多重比较 g·只-1
经方差分析 (表5),各组间的料肉比差异极显著。第2、3、4、5组与第1组的差异极显著,第4、5组和第2组间差异极显著。第3组合第2组差异显著,第3、4、5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表5 各组肉仔鸡料肉比的多重比较
经方差分析 (表6),各组间的饲料成本差异极显著,第3、4、5组与第1组差异极显著,与第2组差异也极显著。
鲜蚓、蚓粪和鱼粉相比,容重较小,添加体积较大,使配合饲料中蚯蚓所占体积比例较大,同时蚓体中地龙素等成分有一定的药理作用,这可能是导致试验组采食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主要原因。
表6 各组增重饲料成本的多重比较
从氨基酸含量分析,蚯蚓和蚓粪接近于秘鲁鱼粉和麸皮,小剂量添加 (低于9%、11%鱼粉添加量)时,肉仔鸡增重应低于鱼粉组,而结果相反,这可能与蚓体中含有的微量元素、Va和Vb复合物以及蚓体中的特殊酶类及抗菌体等物质作用有关,随着鲜蚓和蚓粪添加量的增大,上述因素的作用更加明显。且日粮中动物性蛋白的比例逐渐增大,提高了饲料转化率,从而提高了增重速度。第5组增重下降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鲜蚓中赖氨酸、蛋氨酸含量偏低,添加后,蛋氨酸水平仍然不高;各组的蛋能比相等,但第5组同粮中的粗蛋白、代谢能、赖氨酸水平在各组中最低;蚓体中地龙素等成分的药理作用有一定影响。
由于鲜蚓和蚓粪营养丰富,价格低廉,采食量显著降低,使试验组的料肉比明显降低,大大提高了肉仔鸡生产的经济效益。此外,随着鲜蚓和蚓粪添加量的增大,肉用仔鸡增重饲料成本呈下降趋势,而鲜蚓和蚓粪添加量超过一定限度,鸡只增重由上升转为下降趋势。因而,鲜蚓和蚓粪达到一定限度时,是否会由于肉仔鸡只增重的下降,增重饲料成本停止下降而出现一个下限阀值 (该鲜蚓和蚓粪添加量为经济效益最佳添加量),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