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艳,孙 继,唐筱春,汪炳良
(1.浙江省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蔬菜研究所,浙江 温州 325016;2.瑞安市农业局,浙江 瑞安 325200;3.浙江大学 蔬菜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9)
榨菜 (茎瘤芥)是我国的特产蔬菜,重庆和浙江是榨菜主产区。其中,浙江的榨菜多数是秋播春收的春榨菜,但在浙江温州,特别是瑞安则以秋播冬收为主的冬榨菜。长期以来,瑞安的冬榨菜多数是与晚稻实行套种,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但在冬榨菜生产上,常因元旦前后的寒潮导致榨菜植株叶片受冷害,且在采收偏迟的情况下发生瘤状茎空心。作者在2006年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PP333来缓解冷害和空心,但没有获得预期效果。然而,在试验中发现,PP333对冬榨菜瘤状茎及植株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喷施1次的效果优于喷施2次。为了证实PP333对冬榨菜生长的影响,作者在2007年再次进行了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试验在瑞安市飞云江镇阁巷办事处榨菜基地进行。供试品种为自主选育的冬榨菜品种冬榨1号。2007年9月10日播种,10月13日定植。田间管理同一般大田生产。
2007年12月20日 (瘤状茎膨大中期)用15%PP333可湿性粉剂喷雾植株,试验设5个处理,即用PP3330(CK),10,15,20,25 g,加水50 kg喷雾 (折合 PP333浓度分别为 0,30,45,60,75 mg·L-1),每株用药液约8 g。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重复3次,小区面积13.5 m2,每小区90株,喷雾时用木板遮挡以免小区间相互影响。
2008年1月21日采收,每小区随机取样10株,分别测定株高、开展度、最大叶长和宽、瘤状茎重、叶重、瘤状茎纵横径,并计算茎叶比和茎形指数 (茎纵径/茎横径),其余植株分别按小区测定瘤状茎产量和叶重量。
不同浓度PP333处理对榨菜的株高、最大叶长和宽没有明显影响。
各处理的株高在49.7~51.5 cm之间,处理间差异仅1.8 cm,各 PP333处理的平均株高为50.9 cm,与对照的50.5 cm仅相差0.4 cm;各处理的最大叶长50.9~52.3 cm,处理间只有1.4 cm的差异,各PP333处理的平均值与对照均为51.6 cm;各处理的最大叶宽为20.8~21.7 cm,各PP333处理的平均值为21.5 cm,与对照的20.8 cm仅相差0.7 cm;相对而言,株幅因PP333处理而略有减小,各PP333处理的平均株幅为64.4 cm,较对照降低2.2 cm(图 1)。
取样测定结果表明 (图2),随着 PP333浓度的提高,榨菜平均单株瘤状茎鲜重呈上升趋势,并在45 mg·L-1时达到最大,之后虽略有下降,但仍高于对照。平均单株叶片鲜重也在45 mg·L-1处理时达到最大,之后有所下降,甚至小于对照。平均单株茎叶比随着PP333处理浓度的提高而呈上升趋势,并在 60 mg·L-1时达到最高,当用 75 mg·L-1时,茎/叶比略有下降,但仍大于对照。
图1 PP333浓度对冬榨菜株高、株幅和最大叶长、宽的影响
图2 PP333浓度对冬榨菜瘤状茎和叶片重量及茎/叶比的影响
从图3可以看出,PP333对榨菜瘤状茎纵横径有一定影响,随着PP333浓度的提高,瘤状茎纵横径均呈上升趋势,并在45 mg·L-1时达到最大,之后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瘤状茎茎形指数在各处理间变化不大,PP333处理的瘤状茎茎形指数略低于对照。
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的PP333处理均能增加榨菜瘤状茎产量 (表1),而且,在试验浓度范围内,随着PP333处理浓度的提高,增产效果也随之提高,增产幅度从18.41%提高到29.03%。
对小区内全部植株的叶片重量测定结果发现,不同处理其小区叶片重量并无太大的差异,但由于瘤状重量因喷施PP333而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处理的小区茎叶比较对照增加15%以上。
图3 PP333对冬榨菜瘤状茎纵横径及茎形指数的影响
表1 PP333对榨菜瘤状茎产量的影响
PP333处理对榨菜植株的生长无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平均单株瘤状茎重量和榨菜瘤状茎产量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增产幅度在18%以上,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这可能是区组间的土壤条件,因定植时台风“罗莎”造成的缺株 (0,30,45,60和 75 mg·L-1的 PP333处理小区缺株率分别为14.81%,16.30%,10.00%,15.19%和13.70%)和在采收时进行瘤状茎与叶片分离时人为操作的误差等原因造成的。
至于PP333处理能够提高瘤状茎产量和茎叶比的原因,或许与PP333抑制了叶片的过度生长、促进叶片制造的光合产物向瘤状茎转移有关。对此,还需作继续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