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 多 芬 《“热 情” 钢 琴 奏 鸣 曲》 解 读

2011-05-29 08:09万维佳
文教资料 2011年35期
关键词:再现部尾声奏鸣曲

万维佳

(苏州大学 艺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钢琴家、教育家汉斯·吉多·范·毕罗(Hans Guido Von Bulow,1830—1894)曾说:“如果把巴赫的四十八首《平均律古钢琴曲集》比喻为《旧约全书》的话,那么贝多芬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应该就是《新约全书》了。”在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顽强、坚韧的生命气息,那是源自贝多芬生活的体验,是他的血肉和灵魂,是他终其一生创造的产物。其中,第二十三首钢琴奏鸣曲“热情”(Op.57)更是脍炙人口,从它诞生至今,几乎每一位钢琴家都演奏过这部作品。

本文对《“热情”钢琴奏鸣曲》的时代背景、内在逻辑、创作特点等进行了探究解读。

一、作品的时代背景

《“热情”钢琴奏鸣曲》于1804年开始创作,完成于1806年,属于贝多芬第二创作时期的代表作。这一时期是贝多芬创作的鼎盛时代。有人说,这一时期是他“英雄主义”创作时期,因为此间他所写的大部分杰出作品,如《“英雄”交响曲》、《“黎明”钢琴奏鸣曲》,歌剧《费黛里奥》,等等,都带有强烈的英雄主义色彩。

1804年是贝多芬心境沉重的一年,这其中有对拿破仑称帝的彻底失望,有双耳失聪的疾病摧残,有爱情生活的痛苦挫折,有个人内心的极度孤独,而所有这些也许构成了产生伟大悲剧性作品的主观要素。贝多芬叛逆的性格使得他一直在同命运进行着抗争。他认为,无论贫富贵贱,只有自我才是精神的主人和音乐的主宰。在经历重重磨难之后,他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升华,从而将个人的命运置于巨大的社会变革中。贝多芬作为维也纳古典乐派大师中的最后一位,他不仅受到了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熏陶,而且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巨大影响。音乐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激情,大幅度的情感表达令人震惊,他对人类情感世界的开拓,无论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都大大超越了前人。他从广大人民中汲取意志、激情,把自己的全部天才投入到为理想实现的斗争中,充分体现了勇往直前、自强不息的大无畏精神。这一切无不体现在他所钟爱的《“热情”钢琴奏鸣曲》中。

号角性的主题拉开序幕:(第一乐章第1小节)

强烈的情绪对比、顽强的音乐节奏表达着戏剧性的发展动力:(第一乐章第16小节)

同音重复构成延续性的低音,和弦主题似乎从中摆脱出来向上飞翔:(第一乐章第135小节)

《“热情”钢琴奏鸣曲》中的英勇、革命因素使得饱含悲剧性的音乐成为激励、鼓舞的精神力量,贝多芬这位自由音乐家用音乐感召着人们为自由和幸福而斗争,它所表达的振奋精神反出映法国大革命之后广大人民的英雄性。

二、作品的内在逻辑

《“热情”钢琴奏鸣曲》的曲式结构是这样的:

第一乐章%很快的快板,f小调,12/8拍子,奏鸣曲式:

呈示部(主部:f小调,副部:降A大调)→展开部→再现部(主部:f小调,副部:F大调)→尾声

第二乐章%流畅的行板,降D大调,3/4拍子,变奏曲式:

A+A1+A2+A3+尾声

第三乐章%从容的快板,f小调,2/4拍子,奏鸣曲式:

引子→呈示部(主部:f小调,副部:c小调)→‖:展开部→再现部(主部:f小调,副部:降A大调):‖→尾声

第一乐章往往是一首奏鸣曲的核心部分,它集中地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思想和手法。呈示部中,主部主题以f小调出现,带有悲剧性色彩。双手齐奏的分解和弦音型,仿佛阴暗的幽灵在徘徊,不断地提出质疑,这种沉思般的音调塑造出庄严、肃穆的气氛。继而出现的“命运”动机:XXXX,随着音乐的发展,时而预示着暴风雨前的黑暗,时而充满危机,时而又似威严的警钟,直至最终成为强有力的具有号召性和鼓舞性的音调。这种以一个固有形式贯穿始终的发展手法使得音乐保持了一致性,同时也使音乐思想得以深化。紧接着主部主题的是和弦的连续进行,产生的强烈效果与先前的深沉形成反差,但是音乐素材仍然来源于主部主题。当主部主题第二次出现时,它被转化成切分节奏,更具备坚定、强劲的力量感。副部主题则是明朗宁静、抒情宽广的,由主部主题倒置转到降A大调上构成,显示了它与主部主题在节奏、音调上的相似性。它的音乐形象显得坚定而充满信心。结束时,高声部不断变化的快速音型和低声部代表“命运”的音型结合在一起,剧烈的震荡重新开始,进一步形成了紧张、悲愤的情绪。

展开部将主部主题的材料加以发展,在展开过程中转到了大调上,因此一开始带有疑问色彩的主题形象变得坚毅起来。副部主题在展开部中进一步深化。两者不仅在调性上,更在情绪和性格上彼此接近。悲剧性、英雄性、抒情性……众多复杂多变的情感,在贝多芬笔下却能用最简洁、精炼的素材和手法来表现与展开,音乐材料体现出戏剧性对比与统一的特点。

再现部在低音区连续不断的轰鸣声中开始。强大的尾声充满了奔腾咆哮的巨大动力,主题被高高抛起,在突然的跌落中结束。

第二乐章是降D大调上的抒情性主题变奏。庄重的和弦进行式主题运用了圣咏合唱的织体,具有宗教意义,与第一乐章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一变奏保留了主题的轮廓,但节奏有所改变。右手把原来的连奏音变为较短的断奏音,左手则把主题的节奏加以切分,音乐形象显得十分亲切美好。

第二变奏以音区变化为主,节奏变化为辅。右手弹奏十六分音符的分解和弦音型,左手保留了之前的低音线条。整个材料比原先移高了一个八度,变得轻淡、稀薄,富有幻想性色彩。

前两个变奏保留了主题反复的曲式结构,但在最后一个变奏中,主题不再反复。贝多芬根据主题开头的音乐动机构筑旋律,并在它的周围编织了快速进行的音型,体现了辩证统一的构思。

尾声部分中,主题旋律在不同音区做问答式处理,高音区和弦的出现使得主题有了新的宽度。乐章并没有在此结束,而是在主题材料的最后一次陈述之后以一个刺耳的减七和弦中断结尾,直接进入辉煌的第三乐章。

在第三乐章里,各个主题因素并不十分鲜明,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也没有明显的划分。在简短、尖锐的引子之后,右手十六分音符形成的音流出现,它与左手短促果断的节奏音型形成对比。这一材料贯穿在整个乐章中,其连续不断的发展,形象地表现了时代潮流奔腾向前、一泻千里的气势。乐曲的情绪在尾声中达到高潮,斩钉截铁的节奏型和雄壮有力的音乐展现了群众性的舞蹈场面。全曲在热烈辉煌的气氛中结束。

三、作品的创作特点

1.力度

在这首奏鸣曲中,力度毋庸置疑的被视为音乐表现的重要手段之一,全曲具有强烈的、戏剧性的力度起伏特性。

例如,呈示部中两种素材的对比与力度的对比往往结合在一起,用以表现觉醒的斗争意识:(第一乐章第12小节)

而就在这势不可挡的洪流般强奏后面,理应把情绪贯穿至最后一个和弦,但大师的独到之处正是在于他能巧妙地做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这里的弱奏显然比平铺直叙的力度运用要高明得多:(第一乐章第15小节)

这里力度的强烈对比表现出矛盾各方尖锐的对立和戏剧性冲突,是贝多芬特有的构筑手法之一。

贝多芬在音乐高潮的表现上也有精妙之处。一般而言,高潮往往通过强音逐渐递增至顶点来表达,而贝多芬则采用渐强到达至顶点时突然减弱来增强音乐的紧张感。

2.踏板

多用踏板是贝多芬独创的又一音乐表现手段。为了追求泛音和余音的音响效果,贝多芬运用踏板的持续踩踏来追求一种特殊的氛围。例如,这首奏鸣曲第一乐章的结尾处,踏板的持续运用使得余音很长,形成一种走向寂静的远方并逐渐消失的意境。

贝多芬还通过使用踏板,使得强奏的和弦性音响与急促的音型产生一种具有凝聚力的音块效果,产生空前的动力:(第三乐章第176小节)

另外,当需要在持续鸣响中产生泛音效果时,当和弦、琶音需要获得支撑时,当一个音需要突出于周围的音符时,我们都会看到贝多芬运用踏板记号。

3.曲式

在《“热情”钢琴奏鸣曲》的第一乐章中,贝多芬放弃了奏鸣曲式呈示部需要原样反复的常规,使乐章内部各个部分不间断地发展。他对尾声这一部分进行了扩展,使用了与奏鸣曲式三个基本部分相抗衡的大型尾声部,他将尾声变成了对前面音乐材料作进一步评述的手段。这四个几乎同样重要的部分与奏鸣曲快板乐章的特殊戏剧性相结合,大大提高了乐曲的动力性与紧张性:

呈示部(65小节)→展开部(69小节)→再现部(69小节)→尾声(60小节)

再现部理论上结束在第203小节,因为此处音乐已经回到了f小调主和弦,而且主和弦持续了3个小节,所以这3个小节既是再现部的结束,也是长达60小节的尾声开始。规模如此之大的尾声,在海顿、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中难以找到。

[1]阿特斯·奥尔加.贝多芬的一生.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

[2]龙本裕造.贝多芬及其独创性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

[3]罗曼·罗兰.贝多芬:伟大的创造性年代.三联书店,1998.

[4]阿·鲍·戈登威捷尔.贝多芬32首奏鸣曲注释.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

猜你喜欢
再现部尾声奏鸣曲
手机上的奏鸣曲
鱼粉:秘鲁A季考察接近尾声,国内港口迎来B季集中到港
浅析多梅尼科·斯卡拉蒂键盘奏鸣曲
春天的奏鸣曲
上中游周期品整体性的涨价或已接近尾声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式中连接部在再现部中的改写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