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风散加味治疗小儿慢性腹泻65例疗效观察

2011-05-29 00:50王文金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1年6期
关键词:脾虚健脾脾胃

王文金

小儿腹泻病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形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疾病,按病程分为急性腹泻病、迁延性腹泻病和慢性腹泻病。小儿慢性腹泻病是指小儿腹泻病程>2个月[1]。本病属祖国医学“泄泻”范畴,传统中医辨证分型属脾虚泻、脾肾阳虚泻证候[2]。现代医学常规用微生态疗法,补充肠黏膜保护剂、适量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慎用或一般不使用抗菌药物。但小儿慢性腹泻病因复杂、病程长,上述中西医常规治疗往往症状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临床疗效不理想。为进一步提高小儿脾虚型慢性泄泻的临床疗效,本科自2008年以来对65例患儿采用玉屏风散加味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8-05/2011-08宁德市蕉城区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收治慢性泄泻脾虚型患儿128例,其中男68例,女60例;年龄6个月至6岁,平均(2.6±1.6)岁。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一般情况比较见表1。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大便次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儿一般情况比较

1.2 诊断标准 参考《中医脾胃学说应用研究》中关于慢性腹泻的临床诊断标准[3]。慢性泄泻脾虚型辨证标准参照小儿泄泻中医诊疗指南[2]。

1.3 纳入标准 (1)符合慢性腹泻的临床诊断标准;(2)所有病例为慢性泄泻脾虚型,表现为每日大便2次以上,大便糊状或稀溏或水样便,量少或中,纳呆,不思乳食,神疲倦怠,形体消瘦,舌淡苔白脉缓弱,指纹淡;(3)伴有神疲倦怠,面色淡白,声音低怯,或畏风自汗,易于感冒等气虚证候;(4)年龄6个月至6岁。

1.4 排除标准 (1)急性感染期腹泻患儿;(2)有明显脱水、代谢性酸中毒症状体征、发热、有黏脓便或脓血便的患儿;(3)并发重度营养不良,中、重度贫血患儿;(4)细菌性痢疾、霍乱、肠道结核等肠道传染病患儿;(5)先天性肠道畸形、肠道肿瘤等肠道器质性疾病患儿;(6)合并有心血管、肝、肾、脑和其他严重原发性疾病者;(7)原发性免疫缺陷病者;(8)抵抗力低下继发各种感染如中耳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泌尿系感染、皮肤感染和败血症等。

1.5 治疗方法

1.5.1 观察组 采用玉屏风散加味汤剂。方药组成:黄芪、白术各6~30g,防风3~9g,广木香、苍术各6~9g,茯苓6~18g;纳呆、乳食不化或大便夹有奶瓣加鸡内金、焦山楂、炒麦芽;粪色发绿、夜寐不宁加双钩藤、夜交藤、合欢皮;兼脾阳虚、完谷不化加桂枝、熟附子、干姜;兼肾阳虚加赤石脂、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补骨脂;滑泻不止加赤石脂、诃子肉、石榴皮;每日1剂,水煎服2次,取汁100~150mL,分早、中、晚3次温服,3岁以下者可分次频服。

1.5.2 对照组 用中成药参苓白术丸(颗粒剂)(北京同仁堂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082089)口服,每次1.5~3g,每日2~3次(3岁以下者每日2次,6个月至1岁每次1.5g,~3岁每次3g;3岁以上者每日3次,每次3g)。

治疗期间停用与本病有关的治疗药物及其他疗法,食用易消化饮食,加强营养,忌食辛辣等刺激性及油腻难消化食物。治疗5d判定疗效。

1.6 观察指标 服药前、治疗期间及治疗2个疗程后随访,分别记录粪便性状及次数、全身症状、临床疗效及副反应。

1.7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1998年“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组织委员会《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疗效判断标准[1]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泄泻诊疗方案拟定。(1)显效:治疗5d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2)有效:治疗5d时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3)无效:治疗5d时粪便性状及全身症状无好转甚至恶化。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率的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n(%)]

表1结果表明,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副反应 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副反应。

3 讨论

明·张介宾在《景岳全书》卷之二十四心集·杂证谟《泄泻》篇说“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说明泄泻的发病机理在于脾胃功能失调,水谷不化生精微,清浊不分并走大肠,则发泄泻,故脾损湿胜为泄泻基本病机。而慢性泄泻多缘于脾胃运化失常,久泻致虚,因虚易泻,互为因果,缠绵难愈,故慢性泄泻其病机之本实为脾虚温盛。治疗上历代医家以补脾补肾为主,脾虚泻多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脾肾阳虚泻多以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治疗;故对照组选用口服参苓白术散颗粒;在临床中观察到久泄患儿多有肺气虚症状,如:神疲倦怠,面色淡白,声音低怯,或畏风自汗,易于感冒,舌淡苔白脉缓弱,指纹淡等;探究其理论渊源,有《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之:“肺脉小甚为泄,肾脉小甚为洞泄”,明·徐春甫《古今医统》曰:“脾为生气之源,肺为主气之枢”,明·孙一奎《医旨绪余》之“脾胃一虚,肺气先绝”等;说明小儿慢性泄泻的病机特点是肺脾气虚湿盛,故观察组选方玉屏风散加味汤剂加用并重用补益肺卫气之品,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健脾益气的参苓白术散颗粒,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

玉屏风散出自元代医学名家朱震亨所著的《丹溪心法》,是祖国医学用于扶正的经典名方之一,其功用为益气固表(止汗)、重在补益肺卫之气,其中黄芪大补肺脾之气,使肺脾之气壮,充荣滋养营卫之气,补益中气兼升中阳;白术健脾益气,化生气血;佐防风走表祛风邪,黄芪得防风,固表而不致留邪,防风得黄芪祛邪而不伤正;苍术燥湿健脾,以助运化;木香乃三焦气分之要药,温中和胃,行气止痛;茯苓健脾渗湿,利水宁心;共奏补肺益气、健脾渗湿、和中止泻之功。开启小儿慢性泄泻从肺脾气虚湿盛加以辨证,治宜补肺益气,健脾渗湿的辨证论治新思路。现代药理研究亦表明玉屏风散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抗细菌感染,抗流感病毒,抗变态反应,抗应激性,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及抗衰老、抗疲劳、抗缺氧等作用[4,5],这正是玉屏风散加味对小儿慢性泄泻取得显著疗效并改善患儿肺脾气虚体质的现代药理基础。

玉屏风散加味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疗效显著,无明显毒副反应,安全性好,长期服用可改善患儿肺脾气虚体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组织委员会.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1-384.

[2] 韩新民,汪受传,虞舜,等.小儿泄泻中医诊疗指南[J].中医儿科杂志,2008,4(4):1-3.

[3] 危北海.中医脾胃学说应用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325.

[4] 陈向涛,李俊.玉屏风散的药理学研究进展[J].安徽医药,2003,7(4):241-243.

[5] 徐晓清,米雷敏,黄倬伟.玉屏风散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J].中医药信息,1999,16(2):16-18.

猜你喜欢
脾虚健脾脾胃
补中益气汤体内外对脾虚证两种特征菌数量的影响
好脾胃 养出来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老年健脾操(一)
老年健脾操(二)
老年健脾操(四)
老年健脾操(三)
瘦成一道闪电先过“脾虚”这关
为什么那么多人“脾虚”
脾虚多吃这5种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