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每年至少有200万人自杀未遂[1],而在15~34岁人群中,自杀是第二位死因[2]。自杀行为已成为一个应引起重视的公共卫生问题。攻击性与冲动性作为一种人格特质,两者关系密切且易影响人类思维和行为的控制。国外不少研究显示,冲动性是一些人群自杀未遂的一个重要且独立的危险因素[3]。Brent等[4]研究认为,冲动性、攻击性等人格特点与自杀密切相关且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国内对大学生人群的自杀未遂行为与冲动性及攻击性的研究较少,且尚无一致的结论。因此,本研究以重庆市高校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了解冲动性及攻击性人格特点对大学生发生自杀未遂行为的影响。
1.1 研究对象 按照重点、普通、专科及民办院校的等级,分层随机抽取重庆市所有高校中的重点院校2所、普通院校4所、专科院校3所、民办院校2所作为调查现场。2006年11月至2007年5月在11所大学所有在校学生名单中按照性别、专业、学生类别、年级等随机抽取12114名大学生。采用调查员现场调查的方法共收集问卷9913份,其中填写完整、信息可靠的问卷9808份,完成率为81.0%。其中男5381人(54.8%),女4427人(45.2%),年龄17~36岁,平均(20.4±1.9)岁。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工具 采用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编制的《自杀态度与心理健康状况问卷(大学版-Ⅳ)》调查重庆市大学生的自杀行为及相关情况。本文主要分析其中自杀行为与冲动性和攻击性的有关内容。涉及的工具包括:①Barratt冲动性量表中文版(Barratt impulsiveness scale-chinese versions,BIS-CV)[5]:包含计划分量表、行动分量表和认知分量表,共30个条目。每个分量表10题,每题以1~5分评分。量表总分及分量表得分的粗分转换成百分制表示,得分越高表明冲动性的特征越突出;②Buss和Perry攻击问卷中文版(Buss-Perry aggression questionnaire-chinese versions,AQCV)[6]:包括5个分量表,分别为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攻击、敌意、指向自我的攻击。每个条目答案的得分范围也是1~5分;得分越高,攻击性越大。量表得分转换成百分制表示,得分越高,攻击性越强;③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Beck scale for suicide ideation-chinese version,BSI-CV)[7]:包括主观自杀意念(自我报告想自杀死亡的程度)和客观自杀意念两个分量表。将原始量表总分转换成百分制表示。得分越高,自杀当时想死的意念越强;④生命质量问卷[8]:评价近1月生命质量。原始量表总分转换成百分制表示。得分越高,生命质量越高。其中,被调查者对问卷项目“过去任何时候您是否有喝药、割腕等自伤或自杀行为?”,如大学生回答“是”,则视为其有过自杀未遂。需继续询问有关自杀未遂的详细资料。
1.2.2 调查实施 现场调查由严格培训的调查员进行。每次在同一教室接受调查的学生控制在30人以内,学生与调查员的人数比为6∶1。负责每组调查的组长向被调查者介绍本次调查的目的和内容,在获得被调查者的书面知情同意书后,被调查者自行填写问卷。完成上述所有问卷的时间需要30~50min。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的数据应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数据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检验。为了寻找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首先进行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为了便于解释OR值(比值比),在进行logistic分析之前,将连续变量按中位数划分为二分变量。将单因素logistic分析中有统计意义的变量依次放人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别用前进法和后退法进行分析,确定哪些因素是自杀未遂的独立危险因素。检验水准α=0.05,双侧检验。
2.1 自杀未遂的特征 在9808名大学生中,169例报告有过自杀未遂行为,自杀未遂的报告率为1.7%;其中男60例,女109例,性别比为1∶1.8;124例曾有过1次自杀未遂,45例有过2~20次,而有54例(31.9%)近1年有过自杀未遂。最近1次自杀未遂调查显示:使用的方法为服毒药(10例),服用治疗药物(23例),用绳子或刀子等工具(103例),跳楼(12例)和用其它方法(21例)。从第一次考虑自杀到有自杀行为间隔时间的中位数为4.5h(4min~15d)。
将一般资料中可能与冲动有关的喝酒、抽烟、吸毒、赌博、婚前性行为等资料进行分析,单因素分析中显示有自杀未遂组在性别、每月上网时间、因喝酒而不能学习时间、每月抽烟时间、每月吸毒时间、每月赌博时间、每月失眠时间、专业及有无发生性行为等方面与无自杀未遂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26.03、50.03、13.44、10.61、25.46、9.09、13.09、11.33、35.07,P均小于0.01),而两组中每月喝酒时间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5.48,P<0.05)。见表1。
2.2 有无自杀未遂组的冲动性、攻击性比较 大学生中有自杀未遂组BIS-CV量表的总分及非计划性、行动冲动性和认知冲动性分量表的得分高于无自杀未遂组(t分别为8.65、6.37、9.16、4.90,P均小于0.01)。按性别分层分析,男性自杀未遂组BIS-CV量表的上述指标得分也高于男性无自杀未遂组(t分别为6.54、5.12、6.12、4.09,P均小于0.01)。女性自杀未遂组BIS-CV量表的总分及非计划性、行动冲动性的得分也高于女性无自杀未遂组(t分别为5.32、4.05、6.11,P均小于0.01)。见表2。
有自杀未遂组AQ-CV量表的总分高于无自杀未遂组(t=10.97,P<0.01),而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敌意、指向自我的攻击5个分量表的得分也均高于无自杀未遂组(t分别为6.20、3.22、9.34、8.98、15.03,P均小于0.01)。按性别分层分析,男性自杀未遂组的上述指标均高于男性无自杀未遂组(t分别为7.74、4.83、4.05、6.03、6.20、9.76,P均小于0.01)。女性自杀未遂组总分及身体攻击、愤怒、敌意、指向自我的攻击4个分量表的得分高于女性无自杀未遂组(t分别为8.30、6.26、6.25、6.39、11.55,P均小于0.01),而两组间言语攻击分值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3。
有自杀未遂组自杀意念量表的得分高于无自杀未遂组(Z=-13.14,P<0.01),且近1月生命质量评分明显低于无自杀未遂组(t=-7.36,P<0.01)。见表2。
2.3 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将在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包括一般资料、BIS-CV、AQ-CV的总分及各分量表、近1月生命质量得分及自杀意念分值,引入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与自杀未遂最密切有关的独立危险因素排列为:攻击性总分高(OR=20.81,95%CI:12.36~35.033,P<0.01),行动冲动性分高(OR=4.32,95%CI:2.33~8.013,P<0.01),冲动性总分高(OR=3.37,95%CI:1.65~8.423,P<0.01),非计划性分值高(OR=3.12,95%CI:1.75~5.563,P<0.01),自杀意念强(OR=2.54,95%CI:1.75~3.703,P<0.01),已发生过性行为(3.12,95%CI:1.75~5.53,P<0.016),女性(OR=2.15,95%CI:1.48~3.143,P<0.01),指向自我的攻击分值高(OR=1.89,95%CI:1.24~2.883,P<0.01);而身体攻击分值高(OR=0.49,95%CI:0.30~0.83,P<0.01)是自杀未遂的保护因素。
表1 重庆市11所大学9808例大学生有无自杀未遂的特征
目前大学生冲动性自杀、冲动及攻击性犯罪等负性事件在社会上频繁出现,大学生不良冲动及攻击性行为已成为危害大学生的因素之一。故本研究在对重庆市大学生的自杀及相关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大规模调查的基础上,专门对冲动性、攻击性与自杀未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重庆市大学生中自我报告的自杀未遂发生率达1.7%,提示大学生自杀未遂问题不容忽视。而从第一次考虑自杀到有自杀行为间隔时间的中位数为仅4.5h,28%的自杀未遂大学生在采取自杀行动前考虑的时间仅或不到10min,45.6%不超过2h,这些均表明不少大学生的自杀未遂行为的发生较突然,显得冲动。进一步的量表评估结果显示,有自杀未遂组BIS-CV的非计划性、行动冲动性和认知冲动性分值及总分显著高于无自杀未遂组。且有自杀未遂的大学生组在AQ-CV总分及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敌意、指向自我的攻击分量表分值方面均高于无自杀未遂大学生组。进一步按性别分层分析,分层比较结果与总体比较的结果基本一致,无论男性还是女性的自杀未遂组均存在冲动性和攻击性更强的特点。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也显示,攻击性(尤其是其中指向自我的攻击性)及冲动性量表分值高(包括行动冲动性、非计划性及冲动总分)均是大学生自杀未遂独立的危险因素。这些结果进一步表明大学生的攻击性及冲动性水平与自杀未遂行为密切相关。这与国外研究显示的攻击性及冲动性人格是自杀的独立危险因素相一致[9]。李献云等[10]按自杀前考虑时间的长短来划分是否冲动性自杀,结果显示考虑自杀时间小于2h的自杀未遂者表现为冲动性自杀行为。Joan等[11]用冲动性控制量表及多维愤怒量表对成年自杀未遂者进行研究,发现冲动及攻击性与伴有人格障碍的自杀未遂者明显相关,但重度抑郁及愤怒却不是自杀的危险因素。Aldis等[12]对自杀未遂的青少年罪犯研究显示,有自杀未遂的青少年罪犯有较明显的冲动性和攻击性。国外对于冲动性与自杀的关系的研究显示,冲动性是自杀的独立危险因素,冲动性自杀未遂者可能更年轻化,且较少采用那些暴力性和高致命性的自杀方法[13]。
表2 有无自杀未遂组及对照组Barratt冲动性量表、自杀意念及生命质量分值比较±s
表2 有无自杀未遂组及对照组Barratt冲动性量表、自杀意念及生命质量分值比较±s
1)与无自杀未遂组比较,经t检验(注:自杀意念评分用Mann-Whitney U检验,下同),P<0.012)与无自杀未遂男性比较,经 t(Mann-Whitney U)检验,P<0.013)与无自杀未遂女性比较,经 t(Mann-Whitney U)检验,P<0.01
组别有自杀未遂组男性女性无自杀未遂组男性女性n 169 60 109 9639 5321 4318非计划性45.57±17.911)47.97±20.432)44.27±16.343)37.67±15.88 37.48±15.59 37.90±16.20 BIS-CV量表 自杀意念量表评分 生命质量分值行动冲动性46.00±16.351)45.25±16.762)46.40±16.183)35.46±15.74 33.98±14.05 37.28±15.35认知冲动性41.73±14.821)42.33±18.322)41.40±12.61 36.75±12.99 35.45±12.78 38.35±13.06总分44.43±13.741)45.18±16.342)44.02±12.163)36.63±11.55 35.63±11.09 37.85±11.97 42.41±28.711)43.14±30.142)41.99±28.013)15.38±18.38 14.57±17.87 16.39±18.94 58.91±14.431)58.87±17.6 58.93±12.41 66.67±13.57 66.93±13.78 66.36±13.30
表3 有无自杀未遂组Buss和Perry攻击问卷评分比较±s
表3 有无自杀未遂组Buss和Perry攻击问卷评分比较±s
1)与无自杀未遂组比较,经t检验,P<0.012)与无自杀未遂男性比较,经t检验,P<0.013)与无自杀未遂女性比较,经t检验,P<0.01
有自杀未遂组男性女性无自杀未遂组男性女性n 169 60 109 9639 5321 4318身体攻击38.08±21.921)44.82±20.572)34.37±21.853)29.48±17.78 33.66±17.76 24.32±16.41言语攻击36.83±18.151)42.58±19.082)33.67±16.88 32.83±15.96 34.06±16.17 31.32±15.55愤怒44.58±22.031)42.50±21.702)45.72±22.233)30.95±18.73 28.64±17.65 33.81±19.61敌意39.01±18.571)40.24±20.962)38.34±17.173)27.84±15.97 27.45±15.81 28.33±16.13指向自我的攻击43.34±21.161)38.77±15.132)42.29±20.693)23.41±17.00 23.74±16.90 23.02±17.11总分40.27±16.111)42.99±17.582)38.77±15.133)28.94±13.25 29.62±13.24 28.10±13.20
攻击性和冲动性常常关系密切。有研究表明自杀是冲动性人格特征与个体攻击行为倾向的相互作用的结果[14]。也有研究者认为冲动性人格特质与自我攻击性有关,而不是与外显的攻击性有关[15],这与本研究显示指向自我的攻击分高是大学生自杀的危险因素相似。
本研究显示,身体攻击分值高反而是自杀未遂的保护因素,这可能与大学生通过对他人的身体攻击而发泄情绪,减少了伤害及攻击自己的风险,但却引发暴力犯罪等新的问题,因此,身体攻击行为并不能作为减少自杀未遂的干预方法。
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自杀未遂的主要危险因素还有自杀意念强、已发生性行为及女性。这提示往往由抑郁情绪引发的自杀意念仍是自杀未遂行为最强的危险因素。费立鹏等[16]通过全国病例对照的心理解剖研究显示,抑郁症状、自杀未遂史、负性生活事件、亲友有自杀行为史等是自杀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国内外多数研究也显示绝望常加重抑郁症的自杀危险,并是美国青少年自杀的首位危险因素[17]。女性自杀未遂率较男性高,且是自杀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国内外研究结论一致[18]。这可能与女性较男性有更高的抑郁症患病率有关。已发生性行为也是大学生自杀未遂危险因素,过早发生性行为可能会使大学生产生更多的心理冲突,以致增加自杀的风险。婚前性行为其实也可能是冲动行为的一种表现。
本研究结果提示,攻击性及冲动性是大学生自杀的重要危险因素。尤其是对于有过性行为、女性、自杀意念强度高等自杀危险因素的大学生,应积极进行其攻击性(尤其是自我攻击)和冲动性的评估,从而更好预防和干预自杀。因此,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性教育,通过培养大学生面对挫折时冷静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增强自制力,避免冲动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
致谢:该课题获得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室费立鹏教授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张学教授负责的中华医学基金会(CMB)资助的“为提高中国自杀研究质量和实用性而对多个相关小型课题提供技术支持和资助项目”【项目编号Small Grants Program #02-777 和 #04-801】下子课题“大学生自杀态度、自杀意念与自杀行为研究”的技术支持和资助,在此表示感谢。
[1]Phillips MR,Li XY,Zhang YP,et a1.Suicide rates in China,1995~1999[J].Lancet,2002,359(9309):835-840.
[2]Wang SY,Li YH,Chi GB,et al.Injury-related fatalities in China: an under-recognized public-health problem[J].Lancet,2008,372(9651):1765-1773.
[3]Simon TR,Swann AC,Powell KE,et al.Characteristics of impulsive suicide attempts and attempters[J].Suicide and Life-Threatening Behavior,2001,2(Supple):49-52.
[4]Brent DA,Oquendo M,Bimaher B,et al.Pefipubertal suicide attempts in offspring of suicide attempters with siblings concordant for suicidal behavior[J].Am J Psychiatry,2003,160(8):1486-1493.
[5]李献云,费立鹏,徐东,等.Barratt冲动性量表中文修订版在社区和大学人群中应用的信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8):610-615.
[6]An J,Phillips MR,Conner KR.Validity of proxy-based reports of impulsivity and aggression in Chinese research on suicidal behavior[J].Crisis,2010,31(3):137-142.
[7]李献云,费立鹏,童永胜,等.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在社区成年人群中应用的信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4):250-255.
[8]李献云.第五章:自杀及自杀干预的研究方法[M]//王声涌.伤害流行病学现场研究方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43-218.
[9]Weyrauch KF,Roy-Byme P,Katon W,et al.Stressful lifeevents and impulsivenes in failed suicide[J].Suicide Life Threat Behav,2001,31(3):311-319.
[10]李献云,费立鹏,王玉萍,等.冲动性与非冲动性自杀未遂的比较[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3,29(1):27-31.
[11]Joan Arehart,Treichel.Impulsiveness,aggression underlie many adolescent suicides[J].Psychiatric News,2003,38(24):14.
[12]Aldis L,Putnins. Correlates and predictors of self-reported suicide attempts among incarcerated youths[J].Int J Offender Ther Comp Criminol,2005,49(4):143-157.
[13]Levinson D,Haklai Z,Stein N,et al.Suicide ideation,planning and attempts:results from the Israel National Health Survey[J].Israel Journal of Psychiatry,2007,44(2):136-143.
[14]McGirr A,Paris J,Lesage A,et al.Risk factors for suicide completion in borderline personalitydisorder:acase-control study of cluster B comorbidity and impulsive aggression [J]. J Clin Psychiatry,2007,68(5):721-729.
[15]Ina Giegling,Paolo Olgiati,Annette M,et al.Personality and attempted suicide.Analysis of anger,aggression and impulsivity[J].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2009,43(16):1262-1271.
[16]Phillips MR,Yang GH,Zhang YP,et al.Risk factors for sui cide in China:a national case control psychological autopsy stuay[J].Lancet,2002,360(9347):1728-1736.
[17]Rutter PA,Behrendt AE.Adolescent suicide risk: four psychosocial factors[J].Adolescence,2004,39(4):295-302.
[18]李献云,许永臣,王玉萍,等.农村地区综合医院诊治的自杀未遂病人的特征[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10):681-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