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粘连胆囊手术入路选择

2011-05-25 08:41段泽辉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年11期
关键词:胆总管入路开腹

段泽辉

广东省南雄市人民医院外科 51240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 lecystctom y,LC)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等优点,已成为胆囊良性疾病外科治疗的“金标准”[1]。LC以胆管损伤最常见,亦最严重,其主要原因是LC中Calot三角(胆囊三角)解剖不清误伤所致[2],尤其在胆囊三角有粘连时更易发生。我院从2009年8月-2011年2月,对胆囊三角有粘连的83例患者实施LC手术。现将手术入路方法及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3例中,男37例,女46例,年龄24~69岁,平均年龄(41.8±1.6)岁;病程3个月~9年,平均(3.9±0.8)年。有上腹部手术史21例,下腹部手术史3例。均为择期手术。随机分为胆囊三角入路组(对照组,n=40)和胆囊后三角入路组(治疗组,n=43)。术中探查胆囊三角与大网膜、十二指肠及胃等粘连。两组一般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头高足低倾斜30°,左倾15°,气管插管全身麻醉,CO气腹,腹内压12~14mmHg(1mm Hg=0.133kPa)。经脐部观察孔置入30°镜,观察腹腔内及胆囊局部粘连情况。确认可行LC后,按三孔法置入操作器械。均采用顺行胆囊切除术。(1)对照组入路:置入腹腔镜及相应的手术器械,超声刀打开胆囊三角前后浆膜,分离胆囊管及血管,确定“三管一壶”[3](胆囊管、肝总管、胆总管、胆囊壶腹)的解剖结构,分离、夹闭并切断胆囊管,顺行将胆囊从胆囊床剥离。(2)治疗组入路:以胆囊壶腹部为标志,提起胆囊壶腹部,伸入腔镜小视野提供后三角轮廓。沿壶腹部的外侧向胆囊管处分离后部腹膜。同时将胆囊管前的腹膜打开,分离、夹闭并切断胆囊管,此时胆囊三角敞开,夹闭处理胆囊动脉,用钳提起胆囊管,沿胆囊管向胆囊壶腹部解剖,解剖时靠近胆囊壶腹的壁,再沿胆囊闭解剖游离胆囊,取出胆囊。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患者均完成LC,术中无中转开腹。对照组有2例因胆囊动脉出血无法控制,中转开腹。LC患者手术时间 21~106min,平均(43.4±5.5)m in。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3 讨论

LC中解剖胆囊三角区至关重要。胆囊三角的解剖关系往往因生理及病理因素出现异常情况,如慢性炎症、结缔组织粘连等可使胆囊三角变形,失去原有的解剖关系,造成损伤胆管、胆囊动脉,影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顺利进行[4]。所谓的胆囊后三角是相对胆囊三角而言[5],是由胆囊壶腹后壁、胆囊管和肝脏面共同构成的三角形间隙,后外侧是开放的,顶部三角形的尖和Calot三角相通,底部被覆一层胆囊浆膜。胆囊后三角与胆囊三角相比面积更大,可解剖空间大,尤其是三角底部,三角间隙的结缔组织疏松易解剖,无较大的血管,分离过程简单,视野清楚。LC时结合30°镜头旋转改变视角,可以清楚显示胆囊前后三角。从而保证在直视下完成解剖分离。本文实验组经后三角进行解剖,再分离出胆囊管后再次辨别胆囊管、胆总管及肝总管,以防误伤胆管,在结扎切断胆囊管后,仍要沿着胆囊壶腹部进行解剖,这样就可以极大地减少胆总管及肝管的损伤,由于沿着胆囊壶腹部解剖,胆囊动静脉也都分成更细小的血管,即使有变异,也更易于止血。本文治疗组胆漏、出血等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

表1 两组手术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n(%)〕

LC中,尽管“三管一壶”是最好的解剖标准,辨清楚解剖结构可以降低并发症,笔者在手术过程中体会,当粘连明显不易分离时,遵循“辨-切-辨”原则,顺着壶腹部进行解剖,显露胆囊壶腹、胆囊管,就能顺利处理胆囊管、胆囊动脉和游离胆囊,不必常规显露胆总管和肝总管。若操作空间小,可以换成转向灵活的电凝钩。本组均采用丝线结扎胆囊管,不宜用电切,以免灼伤胆囊管残端,使之坏死脱落造成胆漏。特别注意:对胆囊管过短的患者不要上钛夹[4],一是操作困难,二是钛夹有脱落的危险;过长的要注意辨别是否为胆总管的可能。

开腹是对LC的补充,并非LC的并发症,更不是手术失败,而是一种确保患者安全健康不可或缺的补救措施[6]。当不能游离出胆囊、胆囊动脉、胆囊壶腹,腹腔镜不切除胆囊困难时,均要中转开腹切除胆囊。本文仅对照组有2例因胆囊动脉出血不止,及时中转开腹。所有严格掌握LC的适应证,选择适应证是降低中转开腹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途径。可根据临床特点结合B超改变作为选择LC适应证的主要方法,在B超下只要胆囊无明显缩小,胆囊轮廓清晰,胆囊收缩功能在50%以上,多能顺利完成LC。对于胆囊炎急性期,组织水肿致胆囊增厚,但只要囊壁不是局限性增厚,主张早期行LC(一般在 72h内)。

总之,但胆囊三角用粘连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经胆囊后三角入路可以降低手术并发症。

[1] Tokumura H,Rikiyama T,Harada N,et al.Laparoscopic biliary su rgery〔J〕.Nippon Geka Gakkai Zasshi,2002,103(10)∶737-741.

[2] 黄志强,主编.腹部外科手术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12.

[3] 王俭,范明,修瑞龄,等.丝线结扎胆囊颈管和胆囊动脉在 LC中的应用〔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6,13(4):459.

[4] 陈训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损伤胆管的重要因素-短胆囊管〔J〕.2007年全国微创外科论坛论文汇编,2007:12-14.

[5] 游晓功,袁克美.胆囊后三角的解剖及其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意义〔J〕.解剖学杂志,2008,31(1):118-120.

[6] 尹耀新,殷良春,熊沛,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壶腹后开窗法预防胆道损伤的体会〔J〕.腹腔镜外科杂志,2008,13(1):75-77.

猜你喜欢
胆总管入路开腹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与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改良Henry入路治疗桡骨远端AO B型骨折的疗效分析
腹腔镜胆道术后医源性胆总管异物6例报告
早期护理对腹腔镜胆总管患者术后炎症应激的改善探讨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正中入路手术和肌肉间隙入路治疗壮族人群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比较性研究
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胃溃疡穿孔的效果研究
单一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髋臼双柱骨折的疗效分析
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术中配合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