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莲
(宜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湖北 宜都 443300)
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在易感者中此种炎症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或凌晨发生,患者的生存质量受到较大的影响。本文中我们就不同护理模式在改善哮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的效果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选取2009年11月至2010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76例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38例和观察组(循证护理模式组)38例。对照组的38例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龄19~71岁,平均年龄(46.1±4.1)岁,文化程度:大专和以上学历12例,中专和高中学历16例,初中和以下学历10例。观察组的38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7.2±4.5)岁,文化程度:大专和以上学历13例,中专和高中学历16例,初中和以下学历9例。2组患者各项基本资料比较,P均>0.05,具有可比性。
2组患者的治疗方案无显著性差异。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给予患者饮食、治疗配合及心理等多方面的护理,同时给予患者相应的健康宣教,告知其注意事项,尽量使其配合治疗,树立治疗的信心。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护理前即查阅资料进行整理制定护理程序方案,然后在护理的过程中对每个护理问题及盲点进行整理分析,护理解决方案采用查阅取证的方式进行,大多的解决方案可从pubmed、万方、维普及各大图书馆资料中进行获取,然后将其融合于护理的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护理当中,以使用最佳的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对患者进行护理。后将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及2周的SAS、SDS及QOL评分进行统计及比较。
SAS及SDS评分的分界分值分别为50分与53分,超过此分界分值表示患者肯定存在焦虑抑郁的情况,分值越低表明焦虑抑郁越轻或不存在。QOL评分总分值为0~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生存质量状态越佳,反之越差。
将评估得到的数值进行t检验,统计学软件为15.0,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将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及2周的SAS、SDS及QOL评分进行统计及比较,具体比较结果,见表1。
由表1可见,护理前2组患者的SAS、SDS及QOL评分比较,P均>0.05,均无显著性差异,护理后1周及2周观察组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及2周的SAS、SDS及QOL评分比较[(分),()]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及2周的SAS、SDS及QOL评分比较[(分),()]
对照组(n=38) 护理前 52.3±3.9 55.3±4.8 54.3±6.9护理后1周 47.8±4.2 45.5±5.3 62.1±7.6护理后2周 40.6±4.6 41.1±6.0 76.8±8.2观察组(n=38) 护理前 52.5±4.1 55.6±5.0 54.5±7.1护理后1周 42.3±4.4 36.2±4.9 75.6±8.0护理后2周 28.4±4.8 27.5±5..2 85.4±6.8
与哮喘相关的症状有咳嗽、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痰等。典型的表现是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尤其是急性发作患者多存在焦虑、抑郁等多种不良情绪,加之机体上疾病的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较差。除外治疗的影响,护理在改善哮喘患者的生存质量的方面的效果较受肯定,本文中我们即就不同护理模式在改善哮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的效果进行比较,发现循证护理较常规护理优势明显,具体体现在护理后1周及2周的SAS、SDS及QOL评分方面,护理干预结果从表1中的数据可以体现出来,可能与循证护理是基于科学的基础上且针对每位患者制定出个性化的护理方案,而这种方案更适合每位的个性化患者的个性化护理问题的原因有关。因此我们认为循证护理模式在改善哮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应引起重视。
[1]车晓杰,李春梅,刘红梅.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生活质质量影响[J].吉林医学,2007.
[2]刘元侠,寇红梅,黄秀娟.对循证护理学的认识及应用和展望[J].实用医技杂志,2005.
[3]杨华彬,汤艳清,易著文,等.整合性心理治疗对儿童哮喘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5.
[4]于海霞,王丽娟,王淑红.预见性护理在临床中的重要性[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