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萍,徐 沙,陈虹颖,刘恒友,柴婷婷,邓晓丹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疾病,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病发病率呈正相关,控制高血压是预防心血管病的主要措施。女性出租车驾驶员是一类特殊职业人群,她们的身体素质直接影响到驾驶安全。本研究对武汉地区女性出租车驾驶员近5年的体检资料进行分析,旨在了解高血压患病率的变化趋势,现报道如下。
1.1 对象 从武汉地区整群抽取武汉城区内女性出租车驾驶员1 226名为调查对象,进行连续5年 (2006—2010年)的健康体检和调查。
1.2 方法 自行设计统一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既往史、家族史、生活饮食习惯、锻炼情况等。对出租车驾驶员进行身高、体质量、腹围、心率、血压、血脂、血糖等检查。体质指数 (body mass index,BMI)=体质量/身高2(kg/m2);腹围 (waist circumference,WC)测量腰部肋下缘与髂骨上缘间中点水平;血压的测量方法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一规定,使用水银柱式血压计测量,取3次血压测量值的平均值为其血压值;血糖为空腹血糖 (FPG)。
1.3 观察指标及诊断标准
1.3.1 锻炼的标准 以每周锻炼次数≥3次,每次运动间隔时间不超过2 d,每次锻炼时间20~60 min为经常锻炼。
1.3.2 超重和肥胖的诊断标准 28 kg/m2>BMI≥24 kg/m2为超体重,BMI≥28 kg/m2为单纯性肥胖。
1.3.3 高血压诊断标准 采用经质检部门核准的电子血压计,测量休息5 min坐位时右上臂肱动脉血压。按1990年WHO和《2009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1]标准:在未服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如收缩压 (SBP)≥140 mm Hg(1 mm Hg=0.133 kPa)和 (或)舒张压 (DBP)≥90 mm Hg,则连续3 d复查血压,观察血压变化和总体水平,如仍高于参考范围,则诊断高血压。
1.3.4 糖尿病诊断标准 按国际上通用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诊断标准 (1999)进行诊断。糖尿病症状加任意时间血糖≥11.1 mmol/L(200 mg/dl),或FPG≥7.0 mmol/L(126 mg/d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餐后2 h血糖(2 h PG)≥11.1 mmol/L(200mg/dl),重复检测1次仍高时,诊断为糖尿病。
1.3.5 血脂诊断标准 5.20 mmol/L<血清总胆固醇 (TC)<5.70 mmol/L诊断血清TC增高;血清TC≥5.70 mmol/L诊断高胆固醇血症。三酰甘油 (TG)>1.7 mmol/L诊断高TG血症;血清TC>5.20 mmol/L合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2.6 mmol/L诊断高胆固醇血症;血清 TC>5.20 mmol/L和 (或)LDL-C>2.6 mmol/L合并TG>1.7 mmol/L诊断高脂血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双份录入资料并进行逻辑审核,录入后的双份资料随机抽样核对,抽样率为10.0%,错误率小于5.0‰。应用SPSS 13.0 for windows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相对数描述,2×C表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分析,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女性出租车驾驶员一般情况 武汉地区女性出租车驾驶员中50岁以下者所占比例最大 (占92.26%);文化程度以文盲、小学及初中学历所占比例最大 (占71.54%,见表1)。
2.2 不同年份高血压的患病情况 由于武汉地区女性出租车驾驶员存在一定流动性和漏检,每年体检人员不尽相同。从2006—2010年,高血压患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4.25 ,p<0.05);各年份不同年龄组高血压患病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2006—2010年高血压患病率逐渐增高 (=66.41,p<0.01),每增10岁平均增长速度为227.38%(见表2)。
2.3 不同年龄组观察指标的水平比较 不同年龄组女性出租车驾驶员的BMI、WC、SBP、DBP、TC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各年龄组FPG和TG的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3)。
2.4 体育锻炼与观察指标的关系 驾驶员是否经常锻炼对BMI、WC、SBP、DBP、TG水平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4)。
Table3 Comparison of observed indicators of female taxi drivers in different age groups表3 不同年龄组女性出租车驾驶员观察指标水平比较
Table3 Comparison of observed indicators of female taxi drivers in different age groups表3 不同年龄组女性出租车驾驶员观察指标水平比较
注:BMI=体质指数,WC=腹围,SBP=收缩压,DBP=舒张压,FPG=空腹血糖,TC=血清总胆固醇,TG=三酰甘油
(岁) 例数 BMI(kg/m2)年龄WC(cm)SBP(mmHg)DBP(mmHg)FPG(mmol/L)TC(mmol/L)TG(mmol/L)4.0±0.3 1.40±0.28 30~ 451 24.0±2.1 79.1±8.1 118±10 75±6 4.6±0.4 4.4±0.8 1.48±0.35 40~ 388 24.2±2.2 82.4±9.3 127±10 80±6 4.7±0.4 4.9±0.7 1.58±0.49 50~ 95 25.1±1.7 87.1±9.3 135±10 82±8 4.9±0.3 5.2±0.6 1.61±0.29 F<30 292 21.8±1.8 77.9±5.0 112±13 71±7 4.4±0.6值0.003 0.015 0.000 0.000 0.073 0.039 0.058 90.51 80.55 15.84 43.59 36.01 26.58 68.30 P值
表4 体育锻炼与观察指标水平的关系 Table 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exercise and the level of observation indicators
表4 体育锻炼与观察指标水平的关系 Table 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exercise and the level of observation indicators
锻炼 例数 BMI(kg/m2)WC(cm)SBP(mmHg)DBP(mmHg)FPG(mmol/L)TC(mmol/L)TG(mmol/L)0.7 1.43±0.52不经常 869 25.4±1.6 85.0±10.3 130±13 86±4 4.6±0.6 5.4±0.7 1.53±0.69 F经常 357 21.2±2.0 76.4±7.1 117±7 80±6 4.4±0.7 5.0±73.57 63.01 19.24 23.59 58.21 36.58 87.30 P值值0.023 0.000 0.000 0.000 0.135 0.069 0.048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首要危险因素,积极防治高血压,可预防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医疗费用支出,对个人、家庭和国家都有极大的益处[1]。中国的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面临严峻的挑战。在未来20年中,多重危险因素将使心血管疾病事件增加23%,且这些危险因素往往共存,将进一步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中国高血压患者合并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现状研究 (CONSIDER)显示,有94.2%的门诊高血压患者存在1种以上危险因素[2]。我国调查显示,多数血脂异常患者存在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及肥胖等其他危险因素。本研究从武汉地区女性出租车驾驶员这一特殊群体入手,对连续5年的体检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患病率为18.27%,与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我国18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18.8%[3]相当,明显高于我国高血压抽样调查资料显示的患病率9.59%[4]。本研究结果显示,2006—2010年高血压病患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且随年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亦逐渐增高,高血压的高发年龄为40岁以上,但近年来也有年轻化的趋势。由于高血压大多起病较缓,自觉症状少,许多驾驶员对此不重视。我国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血压处于参考值上限的人群10年中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危险较血压正常者增加1倍以上[1]。因此,对血压达到“参考值上限”的驾驶员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加强对该类人群的一级预防,才能有效地降低高血压的患病率。
精神因素与高血压的发生有密切联系。人在长期精神紧张、压力或长期环境噪音、视觉刺激下可引起大脑皮质的兴奋、抑制平衡失调,以致交感神经兴奋,促使肾素释放增多,导致高血压形成及高血压状态的维持[5-7]。女性出租车驾驶员的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是其高血压发生的重要诱因之一。因此,女性驾驶员要学会心态的自我调试,对压力源要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采取积极的压力应对模式,自觉调整心态,充分发挥潜在的能力,提高心理协调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武汉地区女性出租车驾驶员所患高血压大多属Ⅰ级 (轻度)高血压,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轻度高血压在治疗上应以非药物治疗为主,主要包括改变生活方式、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体的行为和习惯,减少危险因子。药物治疗并非高血压治疗的首选措施,非药物治疗可以降低血压水平,并控制高血压的其他危险因素,其作用不容忽视。这些非药物措施主要包括戒烟、减轻体质量、限制钠盐和适度体育锻炼等[8-10]。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常锻炼对驾驶员体质量、腰围、血压等指标是有影响的,提示对这类人群应大力开展高血压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在强调高血压危险因素的同时,应当引导其循序渐进地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编撰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疾病预防控制局,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中心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年基层版)[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18(1):11-30.
2 张利环.中国高血压患者合并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现状——CONSIDER研究最新结果[N].中国医学论坛报,2010,11-03.
3 李立明,饶克勤,孔灵芝,等.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 [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7):478-484.
4 段秀芳,吴锡桂,顾东风,等.中国人群血压分类与高血压患病率研究——1991年血压抽样调查资料的进一步分析[J].高血压杂志,2002,10(3):271-273.
5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60.
6 李利华,姚超永,李雪艳,等.大理地区高血压患病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5):1687.
7 龚毅红,张婷婷,王云云,等.南通市成人体检中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探讨 [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1):3782.
8 Li G,Courten M,Jiao S,et al.Preval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among adults in Beijing,China [J].Asia Pac J Clin Nutr,2010,19:98 -102.
9 张玲.社区高血压糖尿病健康管理工作的体会[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346.
10 张枬,李红荣,张彩霞.武汉市常青花园原发性高血压病社区综合性干预的效果评价 [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3):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