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形成的又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新生代农民工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路径之一,这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有力地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综述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第一次正式提出“新生代农民工”概念,把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概念提出之后,理论界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本文拟就这些理论成果进行梳理和整合,使其进一步系统化。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涵义及其基本特征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涵义
“新生代农民工”这一概念是王春光首次提出的。他认为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出生于20 世纪80 年代,到城市就业但户籍仍在农村的青年。[1]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内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市民化”可以指新生代农民工获得作为工作所在城市的市民身份和权利的过程,如居住权、受教育权、社会保障等与当地市民同等的权利。[2]有的学者则认为完整的新生代农民市民化应该是广义上的市民化,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第一是社会身份的根本转变,即由农村户口转变为城市户口,获得市民身份;第二是居住地域的变动,即由居住在农村变为居住在城市且被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第三是职业性质的转换,由劳动力市场上次属的、非正规的职业转变成首属的、正规的职业;第四是经济地位的提升和与当市民同等社会政治权利的获得;第五是文化意识的转变,即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和社会组织形态等方面的变化。[3]新生代农民工是指1980 年之后出生的,在90 年代外出到城市打工却不具有城市户口的青年农民工。概括地说,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就是使新生代农民工在身份、职业、地位、价值观、社会权利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全面向城市市民转型,以实现城市文明的社会化过程。[4]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特征
1、三特征说
有的学者认为:文化程度提高;市民化愿望强烈;生活方式与市民接近。[5]有的学者从社会公正角度来研究,认为:政治公正方面,要求政治参与权及意见表达权;经济公正方面,追求就业平等和社会保障的权利;教育公正方面,要求自身文化的进步和子女的受教育权。[6]胡杰成认为有边缘化、半市民化、准市民化特征。[7]
2、四特征说
有的学者认为,主要特征有:队伍庞大,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农民工阶层主体;怀揣梦想,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愿望强烈;文化偏低,导致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就业难;体制藩篱,新生代农民工容易产生心理失衡。[8]有的认为主要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9]宋虎林认为,对待工作的态度不用于以往;文化素质提高,权利意识增强;消费观念转变;吃苦耐劳精神欠缺。[10]李涛认为,主动融入城市的渴望强烈;文化程度明显提高;务农经历短;职业变换多且快。[11]孟小妹认为,年龄轻,未婚率高;受教育程度高;务农经历短;外出动机是为改变生活方式和寻求更好发展机会。[12]
3、五特征说
有的学者认为,主要特征有: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生活目标明显转移;生活方式趋同于城市同龄人;消费观念更加开放;权利意识日益增强。[13]
4、六特征说
深圳市新生代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报告中指出:来源广泛,平均年龄23.7岁,百分之七十为未婚,女性比例高于男性,受教育程度较高;劳动合同签订率高,合同期限短期化,从事制造业、服务业的多,从事建筑业的少,多在民营企业工作,工作岗位偏低、就业稳定性差,职业安全健康存在隐患;新生代农民工仍然属于吃苦耐劳型,收入和消费均低于老一代农民工,一半以上有储蓄习惯,具有强烈的家庭责任感;将近一半居住在集体宿舍,社会交往乡缘业缘化,网络成为业余生活的主要部分,恋爱观念传统,恋爱方式更加自由;打工目的是经济型和发展型兼有,更注重未来发展,具有强烈的创业意识,渴求多方面的培训;大多数没有务农经历,渴望城市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希望获得平等的政治权利,认可工会的积极作用,对政府充满期待。[14]
二、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重大意义
对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重大意义大多数从对农村发展、城市发展、国家发展、社会发展来探究。来解决好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是一个关系到推进城乡二元体制改革的关键性问题,也是改善民生、遏制城乡差距扩大、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15]唐踔认为:农民市民化关系到我国经济快速、持续和健康发展的大局;关系我国科学发展观落实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关系到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关系到我国的现代化进程。[16]林凤章认为,新生代农民工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促进了农村社会的进步。[17]持此观点还有费杰、柳雪莲等人。
三、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制约因素
(一)从社会学角度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城市对接纳新生代农民工为市民却缺乏基本的思想准备。新生代农民工入城后,他们在居住、就业、就医、子女入学等方面受到不平等待遇。就业不畅、报酬不公、社会保障不足、社会歧视、教育培训缺乏等现象的广泛存在,让他们感到无奈与迷茫。户籍限制,使他们市民化的期望不能轻易实现。[18]刘文烈等人主要从制度困境、身份困境、经济困境、文化困境四方面论述。[19]有的学者从制度制约和城市容纳能力有限两方面论述。[20]栾云云认为制约着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集中体现在制度障碍(户籍、就业、社会保障制度等)、思想观念障碍、组织障碍、农民工自身素质障碍这几个方面上。[21]唐踔认为,观念和认识上的偏差或偏见是阻碍农民工市民化的思想观念因素;户籍制度基础上衍生的各种制度是阻碍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因素;文化素质不高和技能的欠缺是制约农民工市民化的个人因素;子女教育问题成为农民工留城的重要障碍;居无定所是阻碍农民工市民化的经济因素和物质条件。[22]持此观点的还有学者王艳华、李涛。林凤章还从制度困境、生存困境、发展困境、心理困境四方面来分析。[23]朱国萍从制度障碍、直接障碍、社会障碍来探讨。[24]宋虎林还分析了既得利益集团和群体的阻力对市民化的影响。[25]
(二)从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来研究
黄锟认为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缺陷,一是产权模糊是农地制度最核心的缺陷,是造成农民和新生代农民工的土地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的根源。二是弱流动性使农民得不到失去土地权利的补偿,降低了市民化的愿望;三是强保障功能通过影响农地流转和市民化意愿而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四是价值和补偿低估,降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意愿和能力。[26]
(三)从社会遗传学研究
国虹从社会遗传学来分析农村环境和城市环境两方面的遗传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的身份转变与心理认同。[27]
(四)从文化心理学研究
杨子等人从文化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制约因素主要有:自身受教育水平;乡村文化的消极影响;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消极影响;缺少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28]
(五)从经济学研究
有的学者从家庭月收入水平、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家庭非农收入等来研究。[29]另外,有的学者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指标体系来分析。[30]
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途径分析
(一)从宏观制度、政策的修改及完善,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身份的转换
邢克鑫认为,必须改革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制度;必须建立科学系统的培训机制;必须创造良好的自主创业环境;必须建立同工同酬的分配机制;必须实现城市文明教育网络的全开放。[31]刘文烈、魏学文认为,一是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包括:推进制度创新,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奠定制度基础;积极推行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创新和拓展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模式;完善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保障他们的基本权利。二是积极发挥社会力量的支持和保障作用,包括:社会要营造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发展的社会环境;增强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生活的归属感,提高他们的话语权;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和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县镇经济。[32]栾云云认为,要政府部门大力开展制度改革,营造农民工市民化良好的制度环境;规范企业用工制度,建立农民工平等工作环境;积极引导农民工加入城市社区,构建融入城市的和谐生活环境。[33]夏丽霞,高君认为,要调整劳动力供需结构,完善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机制;构建公平就业环境,消除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歧视;完善就业信息渠道,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有序就业;统筹发展城乡区域,鼓励新生代农民工到中西部和中小城市就业。[34]
(二)从微观上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行为意识向市民转化
刘文烈,魏学文等人也从微观上认为,必须发挥新生代农民工的主体作用,提高自身素质。包括:转变就业观念,提升思想境界;积极参加各种技能培训,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积极参加各种教育和学习活动,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提高自己的维权意识和能力。[35]栾云云从微观角度认为,转变观念误区,消除心理歧视,创造良好城市交往环境;新生代农民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积累市民化能力。[36]唐踔认为,转变观念是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前提;提高素质是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37]徐新林认为,在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层面上,新生代农民工必须积极参与各种学习培训,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业务技能。要继承和发扬老一代农民工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精神。要调整好心态,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各种市民活动,尽快完成由农民工到新市民的内涵转化,真正成为合格的城市市民。[38]王学梦等人专门从电子网络这一微观角度研究,认为电子网络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一种新路径,在人口素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社会权利、生活质量、社会参与等方面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具有重要意义。[39]
五、小结
从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对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已渐渐走向深入。目前的研究状况如下:
1、研究学科主要侧重于社会学,对文化心理学、经济学、社会遗传学等学科研究的比较少。今后,我们应该要从不同学科、不同的方面来探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尽可能的形成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格局。
2、研究范围主要侧重于新生代农民工的整体、国家社会及政策制定等宏观方面,对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行为意识向市民转化等微观领域研究较少,今后,我们研究的内容要涉及到社会分层、社会网络、社会心理、社会关系等微观层面,丰富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外出动因与行为选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97.
[2]文军.农民市民化: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型—以上海市郊区为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5-6.
[3]柳雪莲,张钰淇,籍多发.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困境与路径选择[J].学理论,2010:112-113.
[4][21][33][35]栾云云.浅析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途径[J].经济研究导刊[J].2010(23):44-45.
[5]张慧,郝勇. 基于SWOT分析的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路径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0(9):9-11.
[6]张晓涵.社会公正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探析[J].社科纵横,2011(3):63-64.
[7]胡杰成.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障碍与促进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2011(4):38-39.
[8]邓秀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及其市民化路径选择[J].求索,2010(8):71-73.
[9]李根寿.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探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8(2):16-18.
[10][25]宋虎林.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途径和策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17):265-267.
[11]李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学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5):729-731.
[12]孟小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9):47-48.
[13]朱国萍.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及其市民化问题探析[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88-90.
[14]深圳市新生代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报告[R].深圳市人民政府,2010-07-15.
[15]施维.顺应新生代农民工发展诉求[N].农民日报,2010-02-10.
[16]唐踔.对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探析[J].前沿,2010(11):116-121.
[17][23]林凤章.新生代农民工的困境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0(4):64-66.
[18]刑克鑫. 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若干思考[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5):30-32.
[19][32][36]刘文烈,魏学文.关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思考[J].东岳论丛,2010(12):151-154.
[20]张慧,郝勇. 基于SWOT分析的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路径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0(9):9-11.
[22]唐踔.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0(4):270-273.
[24]朱国萍.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及其市民化问题探析[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88-90.
[26]黄锟.农村土地制度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与制度创新[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2):196-199.
[27]国虹.社会遗传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J].中国集体经济[J].2010(1):31-32.
[28]杨子,周宵,卓潇.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文化心理学的思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J].2010(12):32-33.
[29]张华,夏显力.西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J].2011(1):56-58.
[30]董金秋,孟祥林.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J].2010(4):11-15.
[31]刑克鑫.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若干思考[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5):30-32.
[34]夏丽霞,高君.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就业问题与市民化的制度创新[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1):41-45.
[37]唐踔.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0(4):270-273.
[38]徐新林.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生存处境的非传统挑战及社会调适[J].理论导刊,2010(8):63-65.
[39]王学梦,荣梅.电子网络: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新路径[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8(4):44-46.
作者简介:张见伟(1985-),男,山东临沂人,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中共党史专业2009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执政党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