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40例

2011-05-14 02:43马建海刘余友王道义
世界中医药 2011年3期
关键词:明显改善心肌病丹参

马建海 刘余友 王道义 杜 辉 邓 奇 彭 松

(安徽省蒙城县中医院内科,安徽蒙城,233500)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的严重阶段及主要的死亡原因。近年来我们在临床中应用中医药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临床病例为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门诊、急诊和住院CHF患者40例,均符合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对心功能的分类方法确定心功能Ⅰ~Ⅲ级,心脏超声左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50%。Ⅱ、Ⅲ度AVB,低血压支气管痉挛不作为入选对象。入选病例40例,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24~89岁,平均年龄(52.4±10.5)岁;原发病为冠心病15例,扩张性心肌病12例,肺心病6例,风湿性心脏病5例,肥厚性心肌病2例;心功能Ⅰ级14例,Ⅱ级17例,Ⅲ级9例。

2 治疗方法

在西医常规治疗控制感染,治疗原发病及伴发疾病,限制钠盐及水分摄入,吸氧,纠正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强心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等基础治疗上选用中药制剂内服。基本方:红参8g,黄芪、紫石英各15g,丹参、川芎、百合、茯苓、茯神各10g,熟附子、葶苈子各9g,桂枝、瓜蒌皮、制乳香、制没药各6g,地龙、水蛭、琥珀末、炙甘草各5g。由本院制剂成胶囊,每次4粒(1.5g,每g相当于6.5g生药),每d 3次口服,治疗最大剂量24粒/d,观察治疗6周。用药前后观察血压、心律、心功能分级,临床症状与体征、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心电图变化,超声心动图测定患者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EF);6min步行试验,观察电解质、肝肾功能的变化。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评定标准[1]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体征(胸闷、心慌、呼吸困难、腹胀、纳差、肺部啰音、水肿、肝肿大等)消失或明显好转,心功能改善≥2级为显效;临床症状与体征减轻,心功能改善1级为有效;症状与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心功能改善<1级为无效。

3.2 治疗结果 治疗40例,显效2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

3.3 治疗前后部分心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后心功能指标SV、CO、CI、EF值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见表1。心律6min步行试验程度与治疗前比较也有明显改善。

表1 治疗前后部分心功能指标比较(¯x±s)

4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属心悸、胸痹、真心痛等范畴。组方中黄芪甘温补气助阳使气旺血行瘀自化;熟附子温阳化气;丹参苦寒降泄,能活血化瘀、凉血消肿、清心除烦,使血和瘀化,肿消烦除;葶苈子泻肺利水,使肺实道通水利;红参补气养血,使气旺血生络通;红花活血化瘀;泽泻、茯苓除热渗湿消肿;玉竹滋阴养心,使阴滋心养,以防水利正伤;川芎辛温香窜,走而不守,与丹参、红花共助血活瘀化;瓜蒌皮宽胸理气;桂枝辛温通络,使阳温气化络通;百合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健脾胃强肾阴;乳香、没药消瘀止痛生肌;茯神安神利水;紫石英、琥珀镇惊安神,利水通淋;地龙体滑降泻,通络平喘,与水蛭引瘀下行,以防瘀阻心脑;炙甘草调和诸药,并助芪、参益气复脉。诸药相合使气旺血益,瘀除湿利,脉复神定。本方补泻结合,寒温并用,在临床运用中未见毒副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肌病诊断与治疗建议工作组.心肌病诊断与治疗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5-9.

猜你喜欢
明显改善心肌病丹参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丹参叶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丹参叶片在快速生长期对短期UV-B辐射的敏感性
风电:弃风限电明显改善 海上风电如火如荼
胆宁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93疗效观察
扩张型心肌病中医辨治体会
控烟协会:北京禁烟实施一周年 无烟环境明显改善
TAKO-TSUBO心肌病研究进展
扩心宁煎剂联合西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