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霞
小便检验是医学检验三大常规检验项目之一。在临床上,经常使用留取尿液的容器,是一种无盖短耳的塑料小杯子,病人常在接尿液时污染手臂和器具表面;留置后标本暴露在空气中,易影响检验结果;送检途中尿液容易外溢,这些缺陷给病人带来诸多不便。为了减少尿液的挥发,防止尿液的污染,有效提高尿液检测的质量,本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角度出发,作者设计了一种实用的分离型一次性采尿器。2008年4月—2009年4月,在我院临床经98例病人分别使用分离型一次性采尿器和目前常用的一次性尿杯做采集尿样试验,结果95.5%的病人反映采尿器较一次性尿杯方便实用,干净卫生无污染,希望尽快普及;3%的病人反映分离拉手需要再阔一点,拉力不够;1.5%的病人认为差不多,没有区别;检验人员反映检验结果质量提高,取样过程不麻烦。
分离型一次性采尿器分3部分组成:第1部分由集尿瓶和瓶塞组成:集尿瓶呈圆柱状(高7.8 cm,半径1.5 cm),由普通硬质塑料制成,横置的瓶体口端盖有瓶塞,瓶塞由一种价格低廉的有一定的弹性、密封性和气密性都很好的乙丙橡胶、氯化丁基橡胶以及顺丁橡胶为成分的合成橡胶制成。第2部分由采尿杯和导流管组成:采尿杯呈正方体(长 3.8 cm,宽 3.8 cm,高 2.8 cm),由透明薄型塑料制成。导流管(为硬质塑料,高3.0 cm,截面半径0.3 cm)贯穿瓶塞中央开口在采尿杯基底部墙体上。第3部分由分离拉手和拉手固定扣组成。分离拉手(长3.0 cm,宽0.3 cm)一端固定在导流管的出口端1 cm处,远端开一小孔,分离前一直套在集尿瓶口端的侧面拉手固定扣上(材质是具有一定的韧性普通塑料),集尿瓶体上贴有刻度,标签上有条形码及姓名、病历号、采集时间等字样。见图1。
病人使用前,根据需要决定使用器具的长度(轻轻向前拉一下采尿杯即可加长手柄2 cm),使用时手持圆柱状的集尿瓶代替的手柄,使采样器前端的采尿杯略向下方倾斜接取尿液1 s~2 s,5 mL~10 mL即可,将盛有尿液的采尿杯微向上抬一点角度,尿液即流入集尿瓶内,松开分离拉手活扣,轻轻向外一拉,即可拔去安有连通管的采尿杯,弃于固定的医疗废品收集容器内,最后将自动密封的集尿瓶送至检验科或护士站,检验科工作人员打开瓶塞即可化验。
图1 分离型一次性采尿器
器具结构设计合理,安有手感很好的手柄,手柄同时又是集尿瓶,手柄可以根据需要调节长短,调节方法简单;采集全过程始终保持干净卫生,手及手臂不会被污染(采尿杯的容积始终小于集尿瓶容积,即使采满尿液也不会溢出杯子);标签贴在手柄瓶体上,远离污染区域,上面的条形码便于电脑识别,标有姓名、病历号、采集时间等字样,集中送检不易混淆;取完标本后操作极简单,轻轻一拉即可将集尿瓶以外的污秽部分全部去除,让人顿觉清爽;尿液保持在封闭的环境下送检,不会溢出瓶外,免去卫生间至检验科或护士站之间距离的尴尬,体现人性化设计理念;方便住院病人统一送检。由于采尿完成后采尿器去除了采尿杯那部分,体积变小,可以与配套的圆柱形大便采集器一起整齐排列在专用大小便送检架(类似试管架形状)上,节约了空间,并且尿瓶密封,稍长时间放置也不会因暴露空气中而影响化验结果;一次性使用。体积小,材料质量要求不高,产品成本造价低,生产工序不繁琐,较同类产品实用性强,功能全面,即使产品价格略微高于简易尿杯也容易被人们接受。临床上每天用量巨大,因而市场销售前景广阔,极具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