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爱花
(杭州铁路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6)
杭州龙井餐馆位于龙井村,在龙井山脚下,为2层仿古式建筑,檐口高6.3m,其北侧距山体边坡最近处1.65m.。由于人为挖凿该边坡局部曾发生多次岩块崩落,岩体存在局部危岩崩塌的可能性,且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直接危及边坡下方建筑物的安全。在餐馆建筑施工前必须先做山体边坡加固处理。
1.1 病害情况
该山体边坡主要存在的地质灾害为危岩崩塌,现将其特征及成因分析如下:
通过现场调查该边坡坡度较陡,顶部为含粘性土碎石(残坡积层),大部分地段中风化基岩裸露于地表,岩石呈大块状砌体结构,层面与边坡斜交,基本稳定,但边坡坡度较陡,节理较发育,坡面不平整,局部呈倒坡状、存在临空面,易发生危岩崩塌。(见照片)
照片1边坡实情
该处边坡在雨水冲刷下,易发生崩塌,崩塌易发生在强风化基岩与中风化基岩的交界部位。
1.2 原因分析
经分析,边坡地质结构本属于稳定结构,但由于坡高较大,岩体自重应力高,边坡又很陡,岩体产生明显的侧向位移,后缘出现拉裂缝,坡脚是应力集中部位,岩体出现压裂破碎迹象。说明岩体出现了垂直方向位移,有的已明显出现几乎近于贯通的张拉性滑面,岩体在向侧向,垂直向复合的斜下方蠕变,蠕变的进程中,向下崩滑的岩体沿原来已有的节理拉开,甚至出现垂直方向新的拉裂面和缓倾角滑面。
该边坡产生病害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周围人类活动的不利影响。龙井村属旅游风景区,游人活动比较多,近几年龙井村开发建造建筑物也不在少数。建筑施工期间,运输车辆的震动,特别是基础开挖的振动,山脚下基础挖掘均对边坡产生不利影响。此外人活动产生的生活废水也增加了坡体的地下水量,从而对边坡产生附加的静水压力。
(2)自然因素的影响。由于在人工开挖过程中未及时平整坡面,导致坡面存在临空面,加上节理裂隙、风化裂隙发育,使岩体呈碎裂结构,在雨水的作用下易失稳,发生边坡危岩崩塌,进而引起上部土质边坡滑坡,加之该处山上生长多棵直径较大的树,在其根劈作用下,岩块与边坡之间形成裂缝,日积月累岩块很容易发生崩塌,对建筑物及其人员构成威胁。
由于场区地质条件复杂,因此,必须根据稳定性条件、地层条件、地下水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进行综合整治。为消除存在的危岩崩塌地质灾害。根据土体岩性特征、厚度以及岩土体结构类型和风化程度,结合《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和当地经验,采取以下治理措施,坚硬的岩石本身具有较大的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形成高峻的斜坡,但由于开挖路堑,其稳定性遭到破坏,同时由于软硬互层,风化差异,斜坡外形凸凹不平,产生崩塌。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如下治理措施:修整坡形(削坡)、锚杆加固、素喷混凝土。
2.1 削坡设计
在次稳定区,通过坡顶的削坡减载即可满足边坡整体稳定性的要求。削坡完毕,应对坡面、坡顶内的直径或边长大于2厘米的碎块清除干净。
2.2 底部挡墙设计
加强人工边坡支护工作。对边坡下部原有挡土墙进行拆除新建。挡土墙在墙后填土土压力下,必须具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和结构强度。设计时应验算挡土墙在荷载作用下,沿基底的滑动稳定性;绕墙趾转动的倾覆稳定性和地基的承载力。挡墙基础采用C20混凝土浇捣,基底进入下部坚硬岩体不少于1米,碰到基岩埋藏较深处,开挖后采用C20毛石混凝土浇捣。挡土墙墙身厚度400mm~1000mm,采用M10水泥砂浆砌MU30块石。墙顶采用C20混凝土压顶,厚200mm。挡墙定位以边坡线为准,按墙面坡度放样施工,挡墙高度为2.5m,具体根据坡面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2.3.边坡岩体的锚固设计
2.3.1 锚杆长度设计。锚杆轴向拉力标准值:Nak=Rmax/cosα;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Na=γQNak;锚杆钢筋的截面面积:As≥γ0Na/ξ2fy;锚杆锚固体的锚固长度:La≥Nak/ξ1πDfrb;其中:锚杆倾角α=150,rQ,ro为重要性系数,ξ1,ξ2为工作条件系数;fy,frb为相应强度值,均可通过规范规定取值。本工程设计考虑到锚杆钢筋的防锈问题锚杆采用28Ⅱ级钢筋,按地基规范岩石锚杆孔直径宜取3倍锚杆直径,故取锚杆孔直径为90mm。锚杆有效长度根据锚杆承载力公式计算:
在岩层
ha≥kNa/∏Dqi
ha—锚杆有效锚固端长度;
D—锚孔直径;
qi—锚固段砂浆与岩层间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K—安全系数,一般取2.5;
经计算ha=5.6m。
锚杆的固定长度受锚杆直径、锚杆设计锚固力、锚杆间距、水泥砂浆与锚杆粘结强度的设计值等因素影响,确定锚固长度时应综合考虑上述因素。
2.3.2 锚杆布设。考虑到结构面与临空面组合特征以及风化程度,锚杆长度为6.0m~9.0m,由上至下递减,锚固段长度不小于5.6m,入射角15o。地面标高4.5m以下锚杆为Ф28@1800 L=6.0m;地面标高4.5m以上锚杆为Ф28@1800 L=9.0m;具体布设见图3。
2.3.3 锚杆防锈设计。防锈的有效时间要长于锚杆的有效使用期。防锈应有足够的韧性,锚杆本身不应受到损害。对本设计锚杆锚固段以灌浆予以保护。锚杆头封闭在混凝土中。
2.4 临时支撑设计
临时支撑是为了保证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避免边坡发生失稳破坏,在安全的前提下与施工脚手架相结合,尽量降低工程费用。采用竹、木、钢混合支撑体系。三角形支撑点设置于混凝土地面。反力点由打入地下的L50X5角钢(深1.5m,间距1m,)和平放的50钢管组成。支撑系统的主力架采用50钢管,主力架之间采用毛竹捆绑联结。清理现有边坡危岩及临空面,平整坡面,对不能清理的危岩用锚杆进行支护,对较破碎的岩体可采用浆砌挡墙支护。
图一:边坡剖面图
图二:锚杆锚头详图
图三:护坡面层正面图
2.5 网喷混凝土设计
整个边坡治理区域采用锚喷网加固措施。钢筋网片采用○8@200mm单层双向。配筋挂网应在锚杆可受力后进行,网必须张拉紧。节点与锚杆焊接。搭接处用20号铁丝绑扎。护坡面层采用C20混凝土厚100mm,分两次喷射。
2.6 排水设计
排水设计主要是地表水排水设计,地表水渗入滑坡体内,既增加了滑动力,又降低了土层的内摩擦力,对滑坡体的稳定不利,因此做好坡面地表水排水设计是治理滑坡的重要内容。坡角沿墙身外侧设置排水沟,汇入场内原有排水系统,排水沟采用砖砌,采用M5.0砂浆抹面;边坡覆盖层与岩体分体分界处设一排○30PVC泄水管,水平间距2m,排距3m,现场可根据岩体裂隙分布情况做适当调整,泄水管与水平面夹角10度以下,外包二层U-30无纺土工布,泄水管上部设置过滤层。
3.1 片石混凝土挡土墙的施工。片石混凝土挡土墙混凝土设计强度为15Mpa,片石含量不大于20%,片石厚度不得小于15cm且强度必须大于30MPa。挡土墙表面采用15Mpa素混凝土预制块镶面,混凝土预制块严格按坡比分层砌筑,增加了挡土墙的整体美观。挡土墙混凝土分层浇筑,浇筑前应先清洗底层的混凝土表面,片石应均匀放置于刚浇筑的混凝土上,其净距不得小于10cm。在挡土墙高0.5m和1.5m的地方设两排泄水孔,间距为2.5m。
3.2 锚杆的施工
锚杆施工流程:确定孔位→钻孔就位→调整角度→钻孔→清孔→安装锚索→一次注浆→二次补浆→锚头锁定→对锚头进行保护。
(1)确定孔位。钻孔位置直接影响锚杆的安装质量和力学效果,为使锚孔位置在空间上分布合理,对锚孔位置应用皮尺定点,定点测量时应作好测量记录,测点应满足误差小于1厘米精度要求,并将锚孔孔口位置点上标记。(2)调整钻杆角度。钻孔就位后,及时调整钻杆钻进角度,并经现场技术 人员用量角仪检查合格后,才可正式开钻。另外,要特别注意检查钻杆左右倾斜度。钻孔过大的左右倾斜度会导致相邻两根锚杆锚固体的间距变小,出现应力集中,影响锚固效果,入射角允许偏差±2°。(3)钻孔。采用等同锚杆直径的套管跟进,压水钻进的方法钻孔,钻进时压力水从钻管流向孔底,在一定水头压力下,水流携带钻削下来的石屑排出孔外,钻进时要不断供水冲洗,包括接长钻管和暂时停机,而且要始终保持孔口水位,若发现不能压水进去,说明已堵管,应拔出钻管,清理钻管以后,再继续钻进。待钻进至规定深度(钻孔深度大于锚杆长度0.5m),钻机继续旋转,并压水冲洗残留在孔中的石屑,直到流出的水不浑浊为止。此时立即注浆。开孔孔径¢80毫米深5厘米以下,锚孔孔径为¢60毫米;对于穿过较宽张裂隙的锚孔,须对裂隙进行封堵;锚孔水平方向孔距误差不应大于50毫米,钻孔底部的偏斜尺寸不应大于80厘米;锚孔的封孔要求锚盘底部的水泥砂浆需平整,在拧紧压紧螺栓前用小锤敲打,以使锚盘与砂浆紧密接触,不留气泡。对封孔水泥砂浆采用先封多半后封上部小半的二次封堵法。(4)注浆。本工程采用边注浆采用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水泥浆,水灰比控制在0.4~0.45,注浆压力控制在 0.4~0.6Mpa,直到孔口溢出浆。此时就把钻管全部拨出,注浆管不拔。接着用水泥袋湿粘土加钢板封口,并严密堵实,以0.4~0.6Mpa稳压注浆5分钟,才拔出注浆管。
结束语。边坡经上述技术处理后加固效果明显,体现在:通过锚杆的作用及混凝土的包裹,锁住了边坡不稳定岩体,解决了围岩掉块,坍塌的隐患,喷射的混凝土层及截水沟解决了地表水沿裂隙下渗的问题。经过后期对边坡的变形观测,未发现围岩有明显异常变形。需要指出的是在喷锚加固中对锚杆的时效、防水性及锚杆的应力应加以观察研究,确保边坡的稳定。该山体边坡治理后保证了山脚下的新建餐馆的安全性。本工程通过了竣工验收,及地质危害治理专项验收。
[1]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GB50330-200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赵志刚,曾智.预应力锚杆网格梁联合加固既有挡墙的设计与施工.施工技术,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