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婕 庄淑梅
(天津医科大学,天津 300070)
血压是指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1〕。血压测量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判断及处理〔2〕。教科书对患者血压的测量有严格的规定,通常要求患者在上臂裸露条件下进行肱动脉血压测量。但临床中,裸露上臂测量血压,不仅易引起患者受凉,降低舒适感,而且也增加了交叉感染的机会〔3〕。但是,隔衣测量血压是否会影响血压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尚有待于探讨。为研究这种隔衣测量的方法是否会影响血压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进行了以下研究。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2009年11月15日至2010年1月15日天津市某三甲医院普外科、呼吸科及妇科神志清楚、可以合作的住院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3例,女性67例,平均年龄(57.65±16.68)岁。 体重指数(BMI)为(22.27±2.14) kg/m2,上臂围(23.05±1.95)cm。
1.2 方法
1.2.1 患者准备 测量当日清晨6:00~8:00之间尚未进行输液治疗时测量血压,测量前一天向研究对象详细说明本研究方法和目的,征得研究对象同意后,签署知情同意书。让研究对象休息片刻,以消除活动或紧张因素对血压的影响。测量前30 min内禁止吸烟和饮咖啡,排空膀胱。
1.2.2 操作方法 为避免仪器产生的误差,统一使用同种弹簧血压计,15 cm×50 cm袖带。统一制作的薄厚两种衣袖。薄衣袖使用普通棉布料制成,衣袖的长×宽×厚度为50 cm×15 cm×0.2 mm。厚衣袖使用三层普通棉布料制成,衣袖的长×宽×厚度为50 cm×15 cm×1 mm。测量时被测者取平卧位〔4〕,先测量被测者上臂围,然后测量裸露上臂、隔薄衣袖、隔厚衣袖3种情况下的血压值。3种方法间隔时间>5 min,以免穿脱衣袖时肢体活动影响血压值。操作人员按照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统一培训,并考核合格。
对照组(裸臂法):按照卫生部规划教材《诊断学》第7版介绍的标准方法〔5〕:被检查者上肢裸露伸直并轻度外展,肘部置于心脏同一水平,心脏与血压计“0”点在同一水平位置,将气袖均匀紧贴皮肤缠于上臂,松紧以伸入一指为宜,下缘在肘窝以上约2~3 cm,气袖之中央位于肱动脉表面。检查者触及肱动脉搏动后,将听诊器体件置于搏动上准备听诊〔6〕。然后,向袖带内充气,边充气边听诊,待肱动脉搏动声消失,再升高30 mmHg后,以4 mmHg/s的速度缓慢放气,双眼随汞柱下降,平视汞柱表面,根据听诊结果读出血压值。根据Korotkoff 5期法,首先听到的响亮拍击声(第1期)代表收缩压,最终声音消失(第5期)代表舒张压。
试验组1(隔薄衣法):在被测者被测上肢戴上统一制作的薄衣袖,衣袖宽松以能伸入一指为宜,将血压计袖带直接缠绕于患者穿有薄衣袖的被测上肢,其余操作同裸臂法。
实验组2(隔厚衣法):在被测者被测上肢戴上统一制作的厚衣袖,衣袖宽松以能伸入一指为宜,将血压计袖带直接缠绕于患者穿有厚衣袖的被测上肢,其余操作同裸臂法。
1.3 统计学处理中将3种方法测得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原始数据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方差分析的方法进行统计学检验。
对照组与实验组1测得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2(隔厚衣法)测得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值均高于对照组(裸臂法)测得的血压值(P<0.05),见表 1 表 2。
表1 3种不同方法测得收缩压和舒张压的结果(mmHg,±s)
表1 3种不同方法测得收缩压和舒张压的结果(mmHg,±s)
测量方法 n 收缩压 舒张压对照组(裸臂法) 100 124.400±10.355 73.440±10.731试验组 1(隔薄衣袖) 100 124.900±9.143 73.920±9.904试验组 2(隔厚衣袖) 100 125.040±9.161 74.080±9.769 F值 10.641 8.432 P<0.05 <0.05
表2 3种不同方法测得收缩压和舒张压的两两比较
3.1 准确测量血压的意义 动脉血压是心搏出量、周围血管阻力、血容量、动脉管壁弹性及血液动力学变化的综合反映,是机体的重要生命体征之一,血压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对患者的诊断、处理和治疗结果的判断。临床上人为和器械等原因造成的错误结果一方面会导致某些不必要的浪费检查,另一方面又有可能把重要的问题忽略,影响患者的诊治和康复。
3.2 隔薄衣袖测量血压的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 (裸臂法)与试验组1(隔薄衣法)测得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血压测量方法比较,试验组增加了受测者的手臂周径。周径的增加可使测得的血压值偏高。然而由于在寒冷的季节,常规血压测量法需要脱去毛衣,寒冷的空气可使受测者的肌肉收缩和寒战,从而使得所测的血压值略高。当所隔衣物厚度较薄(<0.3 mm)时,所测血压差值无显著性。
3.3 隔厚衣袖测量血压的比较 对照组(裸臂法)与试验组2(隔厚衣法)测得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2测得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值均高于对照组,但所测血压值的结果差值很小,收缩压的平均差值为4.440 mmHg,差值的95%置信区间为1.408~7.472 mmHg。舒张压的平均差值为4.640 mmHg,差值的95%置信区间为1.365~7.915 mmHg。对观察血压值的临床意义不大。当所隔衣物较厚时,所测得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值均有增高,这可能与血压产生的机制有关。传统的观点认为: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现在的观点认为:血压是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强〔7〕。因此,隔厚衣法测量时,在袖带充气之前,袖带与皮肤之间已经存在一个由衣服形成的压强,衣着的厚度会消耗袖带的压力,使袖带对肱动脉的压力减小,所以测得的血压偏高。研究结果提示在秋冬季节,由于患者穿脱衣服不便或为了保护隐私,临床医护人员在为无血压异常病史的患者测量血压时,可直接隔衣物(厚度<1.0 mm)测量血压,有一定的保暖作用,避免了寒冷对患者的直接刺激和由此带来的生理心理因素的变化。且减少了脱衣时间,为抢救患者争分夺秒赢得了时间。但是对处于高血压或低血压临界值的患者,在测量血压时,一定要按标准方法操作,将衣袖卷起,必要时脱去衣袖充分裸露上臂再缠绕袖带,同时注意保证室温舒适,否则测得的血压值将有偏差,这将会影响血压异常患者的诊断、治疗及护理等。
在秋冬季节,由于患者穿脱衣服不便或为了保护隐私,在测量血压时常将上肢内衣保留,这种操作方法充分考虑到了患者的实际需要,体现了护理操作中的整体观和人性化。护士在进行血压测量前,应了解被测者的近期血压,做到心中有数,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将袖带缠于着衣上臂测量血压。
在临床上需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排除因使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部位、体位、方法、时间等影响因素,获取准确的血压数据,以利明确诊断,指导治疗,评估治疗效果及判断预后。综上所述,隔薄衣法与裸臂测量法无统计学差异,但隔厚衣法与裸臂测量法的血压值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提示如果在特殊情况下,无法裸臂测量时,采用隔着厚度<1.0 mm的衣服测得的血压也可以用来判断患者血压是否在正常范围。这种操作方法充分考虑到了患者的实际需要,体现了护理操作中的整体观和人性化。
〔1〕 蒋云花.动脉血压及测量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7,21(7):1881-1882
〔2〕 孙培欣,杨善美,郑芳.影响血压测量的因素[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9):107
〔3〕 侯淑肖,李葆华.着衣测量血压对结果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38-39
〔4〕 吴伟仙,李素珍,梁军兵,等.体位改变对血压、脉搏、血沉、血常规等影响的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4):372-373
〔5〕 陈文彬,潘祥林.诊断学 [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49-150
〔6〕 刘继终,杨国利,郎宗娥.不同测量方法和判断标准对血压值的影响研究[J].护理研究,2007,21(3):615-616
〔7〕 李小寒.基础护理学[M].第 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59
(2010-07-02收稿,2010-12-23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