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慧
(合肥市图书馆,安徽 合肥 230061)
地方文献是记载和反映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各个时期状况的信息载体,它承载着一个地区的发展脉络,是一个地区的客观缩影与文化底蕴的集中反映。[1]作为公共图书馆提供文化服务工作中最具特色的环节之一,地方文献工作越来越受到图书馆界人士的重视。经过多年的努力,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已初步形成标准化的业务体系,地方文献服务也逐步引起读者的关注,但是,其社会影响力仍然相当有限。
地方文献服务理应发挥为学术研究提供翔实资料、为地方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的重要作用,但从实际效果看,地方文献服务并没有受到广大读者的一致认可。笔者所在的合肥市图书馆(以下简称合图)地方文献室于 2010年进行了一次地方文献服务读者满意度调查(见表 1)。
表1 合肥市图书馆地方文献服务满意度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读者对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满意度平均为 40.7%,对地方文献服务模式的满意度平均为 37%,选择前往地方文献室查找资料的读者平均为 48%。由此可见,地方文献服务的内在优势和重要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地方文献服务的社会效益不佳。
地方文献资源是指记述本地区有关情况的地方史料、地方出版物和地方人士的著述。地方文献资源从编纂方式上看分为图书、报刊、谱录等,从载体形式上看包括纸本、音像、网络,从出版方式上看包括公开出版物、非公开出版物和非书资料。[2]可见,地方文献具有涉及范围广泛、载体形式丰富、采访渠道多样、征集方式复杂的特征,这些特征让地方文献的采集工作很容易出现疏漏,地方文献门类不全的现象时有出现。早期的公共图书馆在规划藏书体系时,并没有将地方文献作为单独的收藏重点,地方文献分散在海量的馆藏书刊里。筹建地方文献室时,图书馆先从现有馆藏文献中提取地方文献,再根据馆藏特色和地方特点逐步加以补充,很多地方文献不连续、不稳定,造成地方文献覆盖面窄,资源残缺。
同一地域、专题的地方文献常常分散在各处,馆员只能根据本馆地方文献室的具体情况和文献所属的地域或学科,靠自身的地方文献业务知识和排架的工作经验尽量将同一内容属性的文献进行集中整理。[3]当有读者需要打破现有排架方式查找资料时,馆员只能凭借自身对地方文献的熟悉程度向读者提供导读服务,这种人工服务模式无法保证资源的查准与查全。为进一步提高地方文献服务效率,各图书馆建立了自己的地方文献数据库,如: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地方文献专题数据库、地方文献全文数据库、地方文献图片数据库、地方文献多媒体数据库等。但是,其“全而不精,特而不深”的开发与利用现状却违背了建设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初衷。目前,相当部分地方的文献数据库与网络上搜索到的信息内容相差无几,多是关于名胜古迹、历史人物、建设历程等方面的图文介绍,缺乏为学术研究、行政决策、综合宣传提供科学支持的价值。也就是说,地方文献数据库只是提高了检索速度,并没有具有足够的信息价值和运作规模来提供真正意义的特色服务。
地方文献服务是随着地方文献室的建设逐步发展起来的非传统服务,这决定了目前地方文献主要的服务对象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群体(包括科研人员、决策机关和宣传部门等)。由于目前图书馆地方文献体系不完整,资料查找难度较大,读者往往还需要到档案馆、报社、研究室等场所才能获得完备资料。当读者在图书馆希望全面、精准、快捷地获得地方文献的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时,就会渐渐对图书馆的地方文献服务感到失望,转而选择其他途径去获取文献。这样,读者对地方文献的显性需求减少了,但隐性需求仍然存在。
在图书馆、读者、地方文献资源三者完备的前提下,且信息对称、服务流通渠道畅通时地方文献服务才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实际工作中,图书馆花费大量心思采集到的地方文献很少有人问津,很多读者甚至还不知道图书馆也开展地方文献服务。要彻底改变这种信息不对称的局面,图书馆只有以读者的研究方向为导向,充分揭示、挖掘馆藏地方文献资源,并进行一系列的主动宣传、推广、介绍。这要求馆员与需求方建立起沟通联络渠道,加大走访频率,及时掌握他们对专业研究性的地方文献的需求方向和内容,以便及时补充文献,同时传递馆藏地方文献信息。但是,在目前缺乏有效激励机制的情况下,馆员们更愿意选择坐等读者上门、读者问什么答什么、本馆有什么提供什么的工作方式。
上述 4种影响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服务开展的问题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地方文献室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实际上是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体系缺乏保障、业务工作缺乏理论指导的直接体现。与上述问题相比,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图书馆法的缺位、理论研究的滞后都是深藏在这些问题之后并严重影响地方文献服务社会效益的重要因素。它们直接关系到这些问题的最终解决,是读者看不见的、图书馆一家无力解决却是决定能否提高地方文献服务社会效益的最终原因。因此,从深层次上看,影响地方文献服务开展的原因有以下 2个方面。
由于出版年代久远,很多地方文献现在已经无法从市场上进行补充了,这些资料被档案馆、地方编纂委员会、报社、政策研究室等单位甚至是个人作为历史资料而保有存本;有一类形式复杂多样、内容新颖、传播范围小而速度快、具有过渡性质的非公开出版、非正常渠道获得的非密级限制的文献即非正式出版物[4]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当地的历史沿革、风俗特色和发展面貌,但由于社会阅读需求少、受众面窄、来源广泛、产生渠道复杂等因素,使图书馆难以及时、准确、全面地采集到;还有一些是多家单位都需要搜集但数量较少的地方文献,如反映清末名臣李鸿章七十大寿场面的《合肥相国七十赐寿图·附寿言》是研究李鸿章当年权倾满朝的重要文献,合图和李鸿章故居都有研究需求,由于两家单位之间既没有隶属关系,也没有达成共享协议,而这套书目前在市面上又无法购得,虽然由最先采集的合图收藏,但是,两家单位围绕这套书发生的争夺一直没有停止过。可见,单独依靠图书馆采集地方文献的力量十分有限,如果能够由政府出面协调,各单位大力配合和支持,成立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体系,才有可能尽快形成门类齐全、层面齐备的资源体系。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的缺位是影响地方文献服务的最大障碍。
笔者分别以“地方文献”和“地方文献服务”为关键词,检索了 CNKI和万方数据库,并对检索到的论文数量和研究方向进行了梳理(见表 2)。
从表 2不难看出,目前对地方文献工作的研究集中在定义、作用、特点、类型等一般性理论概述,采集、整理的工作经验描述及具体某地方文献的管理利用情况上,而对于如何开展地方文献服务还没有形成系统、科学的理论研究。理论研究滞后,是导致地方文献服务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原因。
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的建立和地方文献服务理论研究的展开是解决地方文献资源残缺、地方文献服务手段落后的根本途径。笔者认为,现阶段政府协调建立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和图书馆界构筑地方文献服务理论支持和指导的地方文献服务工作无法立刻获得有效满足,图书馆只能从加大服务推介力度进而扩大读者需求和强化内部科学管理以推动馆员积极性的角度出发,深度挖掘自身潜力,来提高地方文献室的“上座率”。
“藏为所用”是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服务的最终目标,图书馆应揭示馆藏地方文献资源,利用意象作进一步的引导,激发潜在的读者需求,引导有关读者到图书馆索求地方文献。[5]1)与相关机构特别是科研人员、决策机关和宣传部门建立稳定的沟通联络机制,促使馆员积极拓展沟通联络渠道,加大走访频率,了解特定读者对地方文献的需求,以面对面的主动交流方式传递馆藏资源。2)针对特定对象,不定期地开展地方文献专题讲座,讲座的内容可以涉及各馆现有地方文献资源内容以及查阅地方文献的程序和方法。3)举办特定的地方文献专题展览,增加馆藏地方文献的透明度。4)经常组织专题座谈会,积极听取读者呼声,动态掌握读者的地方文献需求,并尽量解决他们在文献索取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由于地方文献服务工作的特殊性、开创性和艰苦性,地方文献服务工作对馆员的素质要求高于一般性服务岗位,馆员除了应具备一般的图书情报工作能力,还要熟悉馆藏地方文献资源,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心理素质。精干、稳定的地方文献服务队伍是开展地方文献服务工作的必要条件,公共图书馆应高度重视人才队伍的选拔和培养,保证队伍相对稳定,并在合理范围内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鼓励,以提高馆员有效、快捷地开展地方文献服务的积极性。
地方文献保留的是一个地区最珍贵、最细致、最隐秘但最亲切、最真实的历史和记忆,如果没有读者,它将会逐渐变成一堆收藏物直至消失在大众的记忆里,而将来对一个地区的历史和发展进程进行深度调查和全面了解也会逐渐变得困难甚至不可能。因此,面对已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精力建设起来的地方文献室,我们没有理由让它“经营无力”。笔者深信:在政府和图书馆界的共同努力下,在有效机制和得力措施的引导下,地方文献服务一定会“扭亏为盈”,在学术研究领域,在地方建设和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1]李翠平.从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谈地方文献的开发与利用[J].图书馆,2007(5):115— 116.
[2]赵 靖.地方文献工作相关政策法规的调查[J].图书馆杂志,2010(5):38—40.
[3]丁洪玲.改进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若干思考[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0(4):115—117.
[4]肖永钐.对非正式出版地方文献的分析和思考[J].现代情报,2009(5):104—110.
[5]张思辉.图书馆服务推介初探[J].图书馆论坛,2010(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