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是促进我国经济与社会全面、快速、持续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时期的客观要求。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再次强调提出,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土地利用、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等方面实现统筹发展。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和一体化建设,就必须解决农村工业化的问题。农村工业化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和一体化建设所必要的,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阶段。农村工业化的作用和实践模式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国走的是一条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工业化的目标是实现我国从传统的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如何处理好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的关系,就成为我国实现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关键问题。我国农村工业化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
农村工业化促进城多一体化的有效性
农村工业化是农村从传统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向现代非农产业的经济结构转变的过程,大部分农民摆脱传统小农经济的束缚而从事着非农产业,与此同时,传统农业开始向现代大农业转变,贸、工、农一体化形式出现。农村工业化是世界工业化过程中在特定地域、特定时间段内的一种特定的形式,是发展经济学主张的一种重要的发展形式。同时,农村工业化是以农村为空间载体发展现代工业的一种生产形式。农村工业化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城市工业已经有相当程度的发展,从而将工业推进到农村地区的一种工业化的发展过程。
农村工业化在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有效性方面,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农村工业化可以为农民提供大量就业机会,起到缩小城乡差距的作用。
农村工业化区别于城市工业化的特点,是农村工业化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农村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土地资源,以丰富的农林牧产品为原料,因而可以生产出廉价的产品,占领市场。作为发展中国家,一般在发展初期都存在农村人口众多、就业机会较少和大量潜在失业人口的问题,发展农村工业可以最有效地扩大农村居民的就业范围,带动农村的第三产业发展,为农产品提供就近的市场。而农村居民则可以通过就业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提升生活质量,缩小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和生活质量差距。
农村工业化可以有效优化农村的经济结构,形成区域新的增长极。
几千年来,我国的农村一直是以农业为主体的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单一的经济结构使农村的发展受到很大制约。引进新的生产方式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演进,就是要发展农村工业化,用新的产业形式促进传统经济结构的变革。因此,农村工业化显著的作用是通过农村工业化过程加快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变,农村工业化的过程是农村传统经济结构发生质的转变过程,是传统农业的从业人员转向非农产业领域的过程。对农村土地、水、各种原材料等资源利用追求综合利用和高效利用成为农村工业化的重要特征。
农村工业化能够促进和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文明向农村的普及与扩散,促使城多逐步走向融合。
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工业化的关系,表现为城市工业不仅为农村工业提供技术、市场、信息、人才和管理范式,还为农村工业化提供发展路径;反之,农村工业为城市工业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和广阔市场,可以说,两者相互依赖、互惠互利、密不可分。就价值链而言,城市工业链条向农村延伸,也可表现为农村工业链向城市包围,组成城市--农村利益共用体。
农村工业化在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的同时,也为农村水、电、能源、通信、电视等公共设施的建设带来了机遇。现代生产方式、现代交通、通信等为农民提供更多机会接受现代城市文明,发达的信息传播网络为农村和城市架起一座座现代交流桥梁,城市的生活方式源源不断向广阔的农村传导,与传统农村生活方式兼容并蓄,从而形成现代的农村生活方式、生存观念和生活习俗。改善居住条件、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定期垃圾收集和处理等也渐渐成为农村生活中的自觉必然行动,农民生活和生产设施开始迈向城乡一体化阶段。
总之,改革开放初期的相當长的一段时间,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和爱展中国家来说。发展农村工业是必然的选择,也是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有效途径。
我国农村工业化的实践模式
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我国农村工业的发展形成了不同的实践模式。
以工业体制和管理方法的不同划分的模式
村镇工业化模式。这种模式形成于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在九十年代中期出现衰退现象,这种模式在苏南地区表现得最为突出。乡镇工业化模式的突出特征是:产权集体化、经营干部化、布局分散化、规模过小化,它的成长于市场经济短缺时期,长期隐藏自身内在缺陷,因此在九十年代中期,当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过程中,大部分村镇工业因转型不及时纷纷破产、转制,少部分企业引入现代公司治理模式,加快产权改革步伐,顺利度过难关。
村镇工业是一种聚集的产业发展模式。农业产业的聚集经济是以特定的产业为中心,通过产业间的关联或者劳动力市场聚集各类或同类产业聚集,从而获取产业聚集效益。农村工业聚集经济模式常见类型有:农业龙头企业形成的产业聚集;生活日用品、食品企业形成的产业聚集;农产品市场形成的产业聚集等。其形式大致有:-是工业园区聚集式,适合于人口和产业规模较大的乡镇,园区建设可以有效聚集当地产业,适当延展产业链条,并且提供配套的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从而节约土地资源,减少工业外部性带来的负外部性;二是城镇聚集式,适合产业较小、发展正处于初期阶段的小城镇,小城镇的工业小区成为产业的依托,聚集是为了获取配套公共设施和必要公共服务;三是工业集中区聚集,适合于城市近郊城镇、城市化正处于快速急剧扩张阶段,工业集中区既可以容纳从城市中心区外迁出来的工业企业,又可以吸纳当地居民就业,形成城市边缘区(或结合部)产业聚集带。
民营经济工业化模式。这种模式与村镇工业化模式成长基本一致,主要出现在浙江东南部、福建东南沿海和广东沿海地区。它具有私有产权、家族管理、规模小、内外市场联系紧密、分散化布局的特征,经过近20年的发展,民营经济已基本成为地方经济重要支柱。实践表明,民营经济比重越高的地区经济越有活力。民营经济的农村工业化模式发展的关键点是产权明哳。在农村工业中,企业产权明晰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可调动企业管理层和员工的积极性,有助于降低企业内部管理的交易费用,节约下来的交易费用可以企业收益形式,按照股权比例分配给股东,二是可提高农村工业发展的质量。农村工业的发展后劲依赖强大、坚实、合理的微观
治理结构,为此,在尊重中国文化传统的前提下,引入国外现代产权治理是一条有效的现代经济管理途径。农村工业企业产权清晰是保证农村工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农村工业企业的产权可以分为三类,即家族企业型治理机构、集体所有制型的治理结构和混合所有制机构。
混合经济工业化模式。这种模式是由村镇工业模式转型过来,吸收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的优点,推动企业产权多元化,既保留着集体股份,又扩大个人持股比例,特别是鼓励企业高层持股,通过产权结构调整,有效地提高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积极性。这种模式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公司+农户”的现代农村产业发展模式。混合经济模式发展壮大的关键是创立自主品牌。品牌具有企业和产品信息的载体、企业文化内涵的象征和消费者对产品功能和情感形象的结合特征,是企业和消费者之间沟通的桥梁。品牌对农村工业会产生强大的带动作用,如提高农村工业企业的竞争力、发展农村工业、新村建设、奠定区域品牌基础。
农村工业培育品牌的主要途径:一是品牌必须反映农村地域特色。如北京门头沟东山京西“京白梨”的品牌设计基于当地历史文化,并做品牌合理延伸,形成强大的品牌聚集能力;二是企业品牌战略要立足于农村发展。农业企业品牌或者农村地方品牌要与本地农村发展形成互动作用,做大作强品牌的根基,产生生命力极强、根植于当地、服务于当地发展的社会网络,如大兴的西瓜就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三是农村工业品牌可以借助名村效应发挥作用。如豫中的南街村利用名村品牌效应发展起食品、农业开发、旅游等产业,品牌延伸又进一步助推名村品牌更加深入人心。
以区域工业化特点划分的模式
苏南工业化模式。苏南工业化模式的典型地区是苏州、无锡、常州三市的農村地区,这里乡镇企业起步早,发展快,成为我国乡镇企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环境良好、交通方便、沟渠纵横、集镇密布、紧靠大中城市,特别是与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市交界,经济关系十分密切,发展经济的条件非常优越。
苏南模式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在所有制形式上,大多以乡村两级集体企业为主。在经营形式上,实行的是多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二是在苏南乡镇企业中,工业居于主体地位,又以非农副产品加工为主。苏南乡镇企业在上世纪70年代主要是依靠农村的能工巧匠,以手工工具和自制设备进行粗加工和简单加工;80年代转向利用城市的初级技术,引进城市转移或淘汰的机械设备,发挥退休技术革新人员的作用;90年代苏南乡镇企业由中低级技术革新向中高级技术转变。三是苏南乡镇企业与农村社区关系密切。苏南乡镇企业的原始资本来自农业,劳动力来自农业,所有者是社区农民,企业建在社区农村。社区政府积极参与乡镇企业的发展,反过来乡镇企业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的一部分,对本社区的农业生产发挥较大的反哺作用。四是苏南乡镇企业是依托周边城市发展起来的。苏南邻接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无锡、苏州、常州也是这一地区的明星城市。苏南乡镇企业依托城市,依托大工业,依托科研单位,技术和经营管理有较高的起点。一些乡镇企业与城市企业结成多种形式的企业群体和企业集团,一些乡镇企业与科研单位结合成“科研一生产”联合体。城乡经济相互渗透,成为苏南乡镇企业的一个显著特
温州工业化模式。温州地处海防前沿,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土地贫瘠,农业并不发达,加之交通条件恶劣,远离大中型工业城市和全国性市场中心,与全国其他地区的经济活动相比存在较大困难。
温州模式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是家庭工业占主体地位。温州的乡镇企业主要由4种形式构成:家庭个体经营、联户经营(包括合伙经营)、大户经营和挂靠集体经营。其中家庭个体经营占绝大多数。二是温州家庭工业生产设备简单,规模小,以生产低价值的日用小商品为主,具有鲜明的轻工业结构特征。温州家庭工业的原料大多是废弃品和边角碎料,成本低廉。生产的专业性很强,往往是一户一品或多户一品。技术层次低,易学、易做、易普及。虽然与现代化大工业无法相比,但它适应了市场的需求,因而取得了成功。三是重视市场流通是温州模式的重要特征。温州乡镇工业完全依赖市场调节,产品依靠个体推销。在温州乡镇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做好专业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四是温州乡镇企业不仅与农业联系不紧密,与地方经济结构和城市工业的联系也不紧密,独自一体、自成风格,通过社会化分工、专业化协作,把中小企业连接起来,形成块状经济,产生区域性的规模效益。在温州农村家庭工业发展中,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敢冒险、具有开拓精神的农村能人和农民企业家起着关键的作用。
珠江工业化模式。珠江工业化模式主要指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等沿海地区充分利用地理位置优势,引进国外资金和技术,利用海外市场,增强后劲。该地区的特点是:人口稠密、物产丰富、人均耕地少、毗邻港澳,与我国的台湾省和东南亚一些国家隔海相望,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多。由于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条件及特殊优惠政策,该地区农村工业化是在外向型经济的导向下启动和发展起来的,以加工业为主导产业,发展“三来一补”外向型企业。外向型企业以与港澳台合资合作企业为主,外资占总投资的比重大,其经营以外资为主。社区集体主要是出租厂房铺面,收取工缴费,进行物业管理。我国农村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性
农村工业化的起步阶段(1978-1984年)
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农村主导产业是传统农业,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农村劳动力从事传统农业。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很低,基础设施、技术水平都比较落后。以治贫致富和拓宽就业为出发点,农村工业化开始启动。由于农村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的严重缺乏,最先出现在农村的工业主要是手工业,他们所掌握的技术还是以传统技术为主。最先发展的工业主要是前向关联较多的产业,并与本地的资源状况有关,或是食品加工业、或者是建材工业或纺织业。经过一个较长时期的发展,农村工业得到较大增长,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农业所占的份额大大下降,工业和非制造业的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大大增加,服务业也得到一定的发展。与此相适应,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在农村总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有所下降,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者总数上升,农业剩余劳动力大大减少。由于城镇聚集了一些工业及其他非农企业,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相对集中,开始出现作为农村工业中心、流通中心、金融中心、经济信息中心、交通运输中心的城镇,自身发展较为迅速,并对附近村庄产生较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_
农村工业化改革阶段(1985-1997年)
在这一阶段,农村工业总体上开始
向机械化方向过渡。此时,农村产业的发展不但注意产业的前向关联效应,也开始注意到产业的后向关联效应,其中一部分发展上升为现代工业,大部分则以掌握落后于城市工业20-40年的陈旧技术为主,机械化生产已经占据主导地位,农村服务业和第二产业中的非工业部分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与此相适应,在农村劳动力总数中,务农劳动者所占的比例迅速减少,工业和其他非农产业劳动者所占的比例快速增加,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这一阶段,农村工业基本实现了自我变革,逐步由以手工业为主转变为以近代和现代大工业为主,企业的兴办和劳动力的就业开始突破“就地”和“就近”的限制,相当比例的劳动者跨区域流动和就业,企业逐步在中小城市和乡镇聚集,城镇真正成为农村经济中心,个别大的中心城镇上升为小城市;极少数工业及其他非农产业发展较快的村庄则上升为城镇。农村工业在经历了前期的“一村一企”、“一村几企”和“一村一品”的发展之后,分散化的发展带来的各种问题日益显现,产业集聚被称为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浙江以小企业生产小商品为主要特点的产业集群的形成,成为这个时期的一个代表性实践和产业发展的特点。
农村工业化创新阶段(1998-2004年)
这一阶段是产业快速升级和大发展的阶段。乡镇企业必须不断进行产业升级进入新兴工业领域及服务业领域,而不能固守生产已严重过剩的传统加工业。只有这样,乡镇企业才能大发展,吸纳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人数才能增加,农村经济才能持续快速发展。在这一阶段中,农村工业进入了新一轮升级换代时期,落后的陈旧技术和传统技术被逐步淘汰,现代生产手段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与其相适应的生产组织方式成为主流。由于工业及非农产业利润逐渐增多,投资农业的部分不断增大,农业的机械化与电气化已经基本实现,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有很大发展。同时服务业也有一定的发展,并逐渐采用现代服务手段。到这一阶段结束时,农村工业在农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现代化;服务业有很大的发展,其附加价值在三大产业附加价值中所占的比重增长很快;农业正在实现现代化,农产品的数量有新的增加,质量也有很大的提高,但农业净产值在农村社会净产值(或三大产业附加价值)中所占的比重却进一步下降。与此相适应,在农村总劳动力结构中,务农劳动力的比率进一步下降,大部分农村人口已经长期居住在城镇而不是村庄,所以,城镇在得到巩固的同时也得到了稳定的发展,很大一部分城镇上升为小城市,甚至有一部分上升为中等发达城市。
城乡工业化融合阶段(2004年以后)
城市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和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客观上导致城乡经济的进一步融合,从而带来城乡差别、工农差别的逐步消除,促进了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工业化加速融合的趋势。在这一阶段中,农村工业从各个方面向现代化方向發展,和城市工业的差别越来越小以致最终消失;与此同时,农村服务业得到更为深入的发展,农业逐步实现了现代化。到这一阶段结束,城乡工业已经融为一体,工业和整个第二产业、服务业、农业等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份额和一般工业化国家相似;工业内部各行业间的比例关系也比较合理。从社会总劳动力结构看,工业和整个第二产业、农业、服务业劳动者各自所占的比重与一般的工业化大国接近。此时,农村工业化的任务已经全面完成,国家工业化的目标也已全部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已经基本融为一元和化为一体,整个国家进入工业化国家的行列。
从整个发展过程看,农村工业化过程是具有过渡性的,因为农村工业化的启动和发展是我国特殊时期和特殊形式的工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工业化二元工业化结构共同演进,最终发展统一于城市工业化,实现国家工业化。尽管如此,作为我国一个相当长历史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径之一,农村工业化的作用是不可忽视更是不可替代的,它是促进我国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枢纽点,也是改造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手段。
我国农村工业化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
我国农村工业化的根本目的是带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缓解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城乡差距和工农差别,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我国的农村工业化在取得世人瞩目和辉煌成就的同时,存在的弊端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和农村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农村工业发展缺乏协调性
随着我国农村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工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产出的不断扩大,农村产业结构在持续不断地调整和优化。从农村劳动力分布变化情况看,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呈持续下降趋势,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第三产业上升幅度更大。从产值看,第一产业的比重在降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重在上升,尤其是第二产业在产值方面已成为农村主要经济支柱。但是,农村各产业之间的生产项目未能配套衔接,三次产业不能协调发展,尚未实现农村经济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主要表现在:
工业持续发展和农业不断衰退的冲突。农业是农村的基础产业,却因为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的资金都流向工业投资;农业较工业收益低,风险大,农村劳动机会成本升高,导致了劳动力大量流入乡镇企业。由于农村工业主要从事采掘业和加工工业,技术含量少,和农业关联低,并没有为农业的集约型发展和产业化经营提供技术支持和产业链衍生,农业的逐步衰退渐渐使得农村工业丧失了相比于城市工业企业最具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方向。加之现有的农产品加工业大量以初加工为主,整体水平不高,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较小,转化增值能力不高,前后项产业衔接不理想,生产和加工互相脱节,未能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优势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工业快速发展和服务业滞后的冲突。乡镇企业作为农村工业的主力军,不断发展壮大,逐步走向成熟。但从总体上看,仍然存在着资金短缺、融资渠道不畅、信息化水平低、市场灵敏性较弱、高新技术项目少、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等融资、信息和技术方面的问题,这些都与农村服务业发展的滞后有直接关系。由于农村农业产业的基础地位,我国的农村服务业长期局限于农业生产资料生产、销售和农业技术推广等农业配套服务,而忽视了农村融资体系、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和市场信息技术服务等农村工业配套服务。农村服务业的“短腿”拖累了农村工业的快速发展。一农村工业主导产业技术水平低、空间分布散与结构严重趋同并存
技术水平低。农村工业是在工业产品供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因此,其产品结构单一,产品档次低,产品附加值低。近几年,各地在调整农村工业产业、产品结构上下了很大功夫,农村工业逐渐向园区集中,农村工业企
业集群、产业集群逐渐形成,产业集中度逐渐提高。但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步伐依然较慢,产业技术仍然落后,产品档次较低的格局并未根本扭转。由于产业单一,产品技术弱,产品附加值低,市场份额狭小等原因导致企业微利经营或保本经营,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比较脆弱。
空间布局分散。农村工业发展初期,“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导致了农村工业布局过度分散,阻碍了农村城镇化进程,导致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滞后,降低了农村工业对就业的间接带动作用。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各地区都加大了工业园区建设,工业园区的发展增加了农村工业的聚集,但农村工业过度分散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农村工业企业向工业园区迁入仍面临很多问题,如固定资产搬迁费用高等。同时,乡镇为了留住企业,不顾实际情况地规划工业园区,导致工业小区建设遍地开花。大多数工业园区或工业集聚区缺乏产业支撑,根本不能起到聚集的作用,反而浪费了更多的土地资源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低水平重复建设依然严重。不同地区的乡镇企业,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严重雷同。重复建设的结果造成相当多的企业开工不足,产销率下降,产品积压,资源浪费,加剧了企业间的无序与过度竞争。
农村工业生产污染严重
一是污染源多。在我国15大类工业行业中,都有乡镇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但与同行业城市企业相比,乡镇企业普遍存在投资少、规模小、数目多、污染重的特征,导致污染源遍及农村,而且多数乡镇企业布局缺乏科学指导,未注意避开人口聚居区和生态功能区,导致农村污染源难以控制,甚至危害农村居民的健康。
二是污染量大。农村工业化实际上是一种以消耗资源为基础、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快速增长的粗放型工业化道路。由于资金不足、技术落后、设备简陋,“三废”处理设施不健全、管理水平低,生产中“跑、冒、滴、漏”的现象十分严重,工业“三废”污染物排放量迅速增加,环境污染严重。
三是治污率低。我国乡镇工业污染物排放量随着工业生产的增加而快速增长,但大多数乡镇企业根本没有治污设施,污染物的处理率极低,排放达标率更小。农田、江河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农村居民人身健康受到直接威胁,由于环境污染导致各种疾病的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区域间农村工业化差距扩大
从全国农村工业化发展的总体情况看,区域发展极不平衡。据有关部门报道,在2008年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名单中,浙江省的百强县数量最多,该省参加评价的58个县(市)中有26个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其主要原因就是乡镇企业多,乡镇企业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而中西部由于乡镇企业整体发展缓慢,农村工业发展严重滞后,导致了中西部县城经济发展滞后,进入全国百强县的数量较少。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农村工业化进程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农村工业化差距不仅体现在增长速度和增加值大小上,在产业化、专业化水平以及企业的运行质量和效果等方面的差距也相当明显。我国农村工业化的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工业对于发展我国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做出了巨大贡献,是工业反哺农业的核心力量。随着国家政策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扶持,农村工业的外部环境将进一步优化,其发展将继续保持平稳态势,并表现出以下几点趋势:
产业集群日趋强化
近年来,各地农村工业在专业村、产业镇、工业园区的基础上,以特色产业为主体,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与产业链相互配套的大量企业不断聚集,形成了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和区域竞争优势集群。通过产业的前向与后向关联形成产业集群,使诸多特色、优势产品型块状经济迅速崛起,为乡镇企业的产品结构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有利于农村工业企业实现企业规模经济,降低企业生产经营的风险,缓解企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产业集群不仅提高了农村经济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而且对于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加快实现农村城镇化的目标发挥着深远的作用。
企业分化日趋显现
随着区域和全国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与升级,以及国际化所带来的大量强势竞争对手,在这种日趋成熟的市场环境中,农村工业的分化和重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部分乡镇企业将凭借良好的竞争能力,不断融入现代工业体系,加快其产业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这其中有的企业将不断扩大投资,发展技术与资本密集型产业;有的企业将继续发挥劳动力成本优势,走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发展道路。而竞争能力较差的企业,将退出市场,或被优势企业兼并。市场竞争的加剧将进一步强化乡镇企业的优胜劣汰机制。
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根据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随着经济的增长,第一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将会逐渐减少,第二产业的比重先提高接着保持稳定之后逐渐降低,第三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份额将不断增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工业的产业结构正逐步朝着反映市场需求结构变化的方向演进,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也符合这一基本经济规律。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将进一步得到优化,第二产业的比重可能进一步下降,相反第三产业的比重将继续提高,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将继续促进整个农村工业的发展。
乡镇企业产品结构合理化逐渐显现,这集中体现在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上。农业部为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于2004年开始实施农产品加工推进行动,各地则以地方特色为突破口,形成了一大批农产品加工的特包产品行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乡镇企业的发展将向产品结构更加合理的方向迈进。随着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技术改造投入的不断增加,地方优势与地方特色型产品产业的发展将更为迅速,农村工业的发展也将在现有的基础上再上新台阶。北京农村产业的发展战略
实现北京城乡协调发展和一体化建设就必须解决农村工业化的问题。北京城乡一体化发展涉及到许多方面,其中產业发展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未来北京农村产业的发展战略是:以现代化农业结合第三产业为农村的基础产业,以聚集型式发展农村工业。
现代农业结合第三产业的发展模式
新时期农村改革,要以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发展为契机,以提高农村产业发展效率为重点,提高农村环境质量,把北京大多数农村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和现代文明结合的产业区。
北京大部分农村是生态涵养发展区、水源保护地、市民休闲地,更是北京瓜果蔬菜等安全的核心地带。在建设北京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时期,要大力加强生态安全,防治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导,突出地区特色产业,使各地区主导产业达到“规模适度、结构合理、效益显著、农民增收”的经济发展目标。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对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要
求,北京市农村居民的生存和发展要以发展生态经济为重中之重。生态经济应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要坚持农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的有机结合,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绿色种植业、绿色养殖业、生态旅游业等生态友好型产业。同时,利用城市地区的发展辐射,整合科技资源,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拓宽就业门路,提高非农收入。
北京农村工业在城乡一体化中发展的方向及重点
以推进农业产业化为方向。推进北京市农业产业化就要大力提高农业的生产专业化、经营一体化、管理企业化、产品标准化、服务社会化和布局区域化水平,为农村工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和经营环境。一是加快建设大基地。根据市场需求前景,立足当地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重点发展名、优、特农产品产业带,将各类果蔬茶林种植带和牧禽养殖带,以及中药材等特种植物种植基地,建成高标准、高起点的农产品基地;二是建设完整的优势产业链。在各个专业带中,努力形成具有区域优势的特色产品加工、仓储、销售、运输、研发一条龙系统,利用专业带的农产品优势,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能带动农村千家万户的、高附加值的加工产业链和特色产品,并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的良性互动,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根据北京市农业区的资源禀赋特点和市场需求状况、产业结构矛盾、产业竞争力等因素,综合考虑农村工业发展的优势领域,主要是以下五大行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行业、野生资源开发利用行业、农用生产资料行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业。随着北京市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专业化、企业化、标准化和区域化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都市农业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
以培育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为手段。在壮大北京市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带和主导产业基础上,要抓好兩个重点:一是抓好重点龙头企业。继续支持区域内著名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及品牌进一步做强做大,充分发挥起龙头带动作用,再选择并重点扶持一批产品科技含量高、适销对路、经济效益好、生产手段先进、产品关联度大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通过招商引资,新上一批大项目,为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引进战略投资合作伙伴,推动社会资本进入“农本”工业(即“以农为本”的工业),制定落实优惠政策,鼓励优势龙头企业通过并购、参股控股、租赁等形式,集中生产要素,盘活劣势企业的存量资产。二是创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驰名品牌,进一步提高优势产业的规模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同时还要同心协力抓好产品市场开拓,在优势农产品的主产区和集散地,新建一批大农本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培育一批农本产品物流企业集团,通过构建完善的产品市场体系,实现产地与销地的对接。正使农业资源优势转变为工业经济优势,增强农村工业的发展后劲和市场竞争力。一要积极引进利用北京市技术、信息、人才、资金等资源;二要狠抓自主创新,力促农村工业获得跨越式发展;三要加速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以农村产品为原料的特色轻加工工业,特别是提高食品、饮料、中成药等传统行业产品的技术含量。科学规划北京市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大力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深度挖掘和永续利用农业主产区丰富多样的优势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规模效应,避免盲目无序和低水平、粗放式、破坏性开发。尤其是在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的状况下,更应重视运用系统技术规划和建设园区。一要加强工业园区生态经济综合规划;二要把完善工业园区的基础建设与创新管理体制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工业园区的吸引力和聚集力,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形成产业集群和企业集群:三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兴办一批以优势产业群为主体的特色农本加工业,促进园区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