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品森
所谓好奇心,就是对自己不了解的周围事物,能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竭力想把它完全搞清楚的一种心理倾向。一般来说,人们普遍拥有这样的一种心理:越是朦朦胧胧、藏着掖着的东西,就越是想撩开它的神秘面纱,在“看一看,听一听”之后引起惊奇感,再通过“问一问,查一查”弄清它的来龙去脉。通俗一点讲,“好奇心”实际上就是问题与答案的对话。当好奇心出现的时候,我们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为什么”的疑问,这就是问题;“为什么”的问题提出来了,我们势必就会寻根溯源去找原因,去觅答案。于是,问题与答案之间就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相互对话。这样的对话次数越多,我们的兴趣也就越加浓烈,我们的知识也就越是见长,我们的智慧也就越加累积。
好奇心如果能不断得到强化与满足,就会逐渐内化为一个人良好的心理品质,就会成为一种内在的奋进动力,不仅能引发我们大胆的探索行为,而且能使我们从探索中获得愉快的体验。这样,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我们的学习和求知活动也就能更有效地进行。这正如法国教育家卢梭所说的那样:“好奇心只要有很好的引导,就能成为孩子寻求知识的动力。”
好奇心,是求知学习的催化剂,是探索未知世界的导航仪,是发明创造的原动力,是改变人生命运的方向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好奇心,人类智慧就无法产生、积累和传承。只有拥有了强烈的好奇心,人类的潜能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人类的一生才会永远充满发现神奇的喜悦。好奇心能激发人类的探求欲望,能引导人类走上求知之路,并进而促使人类发挥非凡的创造能力。
正是因为对天空的好奇,人类才发明了热气球、滑翔机、飞艇和飞机;正是因为对海洋的好奇,人类才发明了轮船和潜艇;正是因为对太空的好奇,人类才发明了火箭、卫星、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实验研究表明,一个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人,往往勤奋自信,善于钻研,勇于创新,并由此而开创常人所无法企及的宏伟事业。无怪乎爱因斯坦在谈及成功之道时,会吐露这样的肺腑之言:“我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
那么,青少年朋友们究竟该如何来培养和激发好奇心呢?首先,要冲破大量作业和试题的束缚,走出校门,走进大自然,以便开创感性空间,激发好奇心。其次,要学会深入的思考。真正的好奇心,需要有深入的思考来做它的坚强后盾。如果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是供我们观测的无限舞台,那么深入的思考就是使我们的观测成果不断得到深化的最有力保障。这就正如帕斯卡尔所说:“思维成就人的伟大,我们的一切尊严都在于思考……”。最后,要自觉地集中注意力。注意力集中的程度,决定着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有人就认为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乃是爱因斯坦获得成功的真正秘诀。
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高科技激烈竞争的年代,而高科技的发展,又特别需要有好奇心的催发。所以,我们每一位青少年朋友都应该怀有炽热的爱国心,充分地点燃自己的好奇心,以使自己的青春和生命闪耀出更绚丽迷人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