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地区水利扶贫试点经过富有成效的探索实践,初步形成了以蓄为主,蓄、引、提相结合,小型为主,中、小、微相结合,灌溉为主,灌溉、发电、供水相结合的区域性供水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水利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的基础保障作用日益凸显,特别是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和谐、改善生态环境、巩固扶贫成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铜仁市田地村村主任杨必章感慨地说:“环境卫生变化大,走村串户无泥巴;水通、路通、气也通,新房一年增二成”。
贵州铜仁地区处于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的武陵腹地,境内属喀斯特地形地貌,山高谷深,水低田高,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加上长期投入不足,水利设施脆弱,有水不能保,有水不能蓄,导致该地区“十日无雨就旱,三日连下则涝”,工程性缺水严重。
2006年8月,水利部与贵州省政府把铜仁地区作为全国首个地区新农村水利扶贫试点。5年来,累计投入资金38.1亿元,共解决了114.23万人和362所中小学的饮水安全问题,人均有效灌溉面积达到0.59亩(0.039 hm2),比实施水利扶贫前增加63.89%。水利扶贫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该区经济社会的发展,2010年铜仁地区的生产总值比2005年增长128%,粮食产量增长9.4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9%。
水利扶贫试点的实施,为改善铜仁地区农村村容村貌创造了有利条件,“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得到有效推进。饮水安全工程、沼气工程的实施,使农村卫生条件得到改善,群众的健康得到保证,生态环境不断好转,生活观念也发生转变,农民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由于生活得到改善,互助互爱等乡风民俗焕然一新,推动了和谐农村的建设。
第一,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大大改善了农村卫生条件,减少了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同时随着水利条件的不断改善,农村产业结构得以调整,农民收入稳步增加,群众的消费观念、意识明显增强,他们迫切要求改变生产条件、生活环境的愿望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到了有机结合。短短几年时间,试点受益村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铜仁市田坝村是试点区最严重的工程性缺水村组之一,过去村民用水全靠壮劳力翻山越岭挑水,饮水极为困难。2007年该村组实施了饮水安全工程,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村民从繁重的挑水劳作中解脱出来,为外出务工、农业的生产精耕细作、发展农副业等提供了有利条件。说到村组的变化,村主任杨必章感慨地说:“环境卫生变化大,走村串户无泥巴;水通、路通、气也通,新房一年增二成”。
第二,群众民主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随着水管体制改革的推进,水利工程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用水的决策权交给了农民,农民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减少了以往因水扯皮事件的发生,给农村带来空前的活力。
第三,降低农村矛盾隐患,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天旱时期,农村争水纠纷是主要矛盾纠纷之一,有时甚至引发村民间大规模械斗,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社会稳定和建立和谐社会的进程。通过水利扶贫,农田灌溉得到了基本保障,抢水、争水的事件明显减少,群众利益得到维护,水利工程也得到较好的管理,有效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