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平县实施产业扶持 促进移民增收

2011-04-25 10:54:50水利部水库移民开发局
中国水利 2011年1期
关键词:东平县麻鸭库区

近年,山东省东平县东平湖移民局坚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以“整合优势资源,改善库区民生”为切入点,以“培植示范点、建设项目区、形成产业带”为目标,一手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库区生产条件;一手着力推进产业发展,培养库区“造血”功能,促进了库区经济跨越式发展,库区移民群众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东平县地处鲁西南,境内的东平湖水库始建于1958年,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中央直属水库,水库移民涉及全县14个乡镇468个行政村,移民人口总量位居全国第二、全省第一。库区不仅移民人口众多,库区乡镇生产条件、种养传统各有不同。为此,东平县制定了《全县移民工作实施意见》,注重把产业发展与移民政策实施结合起来,与当地群众种养习惯结合起来,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结合起来,与培养库区和移民经济发展后劲结合起来,确定了“优先产业发展、切实改善民生、保护生存环境、提高移民技能”的扶持战略,形成了《全县移民项目发展规划》等纲领性文件,以麻鸭养殖、食用菌种植、奶牛养殖等产业发展为突破口,精心谋划库区产业发展,加大库区经济发展步伐。

东平湖长年水面面积209 km2,很多库区群众有养殖麻鸭、种植食用菌的习惯,但是由于资金、技术等多方面原因,养殖和种植一直处于散、小、差的水平,资源优势得不到有效利用,效益一直在低水平上徘徊。2009年,东平县联合大型麻鸭加工企业姜仔鸭集团,提出了打造全国麻鸭养殖大县的目标,并制定实施麻鸭产业计划。该县旧县乡群众一直有种植鸡腿菇等食用菌的习惯,同时,奶牛饲养在州城镇、戴庙乡逐渐兴起。县移民局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结合实际,把麻鸭、食用菌、奶牛等产业的发展作为提升库区移民经济水平的重要抓手,申请批复并组织实施了库区麻鸭、食用菌等产业建设项目。截至目前,已建设麻鸭养殖基地13处,鸭棚400余个,新建奶牛养殖小区3处,利用山岭薄地开挖食用菌种植山洞208个,新建灵芝、黑木耳种植大棚200个。

为让项目效益得到切实有效的发挥,东平县多方面探讨、研究,多方面征求意见,形成了大项目产权移民局所有、村级管理、利益共享、滚动发展的项目开发模式。东平县戴庙乡东金山村麻鸭养殖户谢元明承包了一个养殖大棚,养殖麻鸭2000只,从事种蛋养殖。由于市场行情看好,种蛋价格一路上涨,最高时每枚种蛋价格达5.6元,扣除成本,他每年净收入1万多元。麻鸭养殖的良好效益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极大激发了库区群众投身麻鸭养殖的积极性。目前,先期建好的400个大棚已被移民抢包一空,都已发挥出良好的效益,麻鸭产业强劲发展的态势初步显现。

为解决好库区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的矛盾,东平县大力发展库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为库区产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截至目前,共投资3055.65万元,新建交通道路18条23.21 km,新打农田机井124眼,改造涝洼地4987亩(332.47hm2),新建排涝站6处,改建排涝站5处,进一步改善了库区通行条件,解决了农田灌溉、内涝等问题,优化了库区经济发展环境,为库区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为切实发挥移民产业项目效益,带动库区群众增产增收,东平县移民局与农业、畜牧、水产和龙头企业等部门协调联合,为库区群众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跟踪服务,解决群众种养麻鸭、食用菌、奶牛等技术难题,举办水产养殖、特种动物养殖、食用菌种植等培训班248期,培训移民3500多人次。该县戴庙乡麻鸭承包户康广生承包麻鸭大棚两个,年产麻鸭8000余只,纯收益近20万元。旧县乡蘑菇种植大户任德征,承包食用菌山洞3个,年收入16多万元。

截至目前,东平县库区麻鸭养殖规模达到600万只,并且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模式。该县鸡腿菇产量已占北京新发地农贸市场70%的份额,移民养殖户人均增收600多元。库区产业成为库区群众致富增收的“金疙瘩”和“香饽饽”。

猜你喜欢
东平县麻鸭库区
东平玉米栽培新技术应用及常见病虫害防治策略阐述
种子世界(2023年11期)2023-04-29 21:19:22
丹江口库区加强文物保护(之一)
突变理论在库区移民后期扶持成效评估中的应用
殉情的野麻鸭(外一首)
天津诗人(2017年2期)2017-11-29 01:24:30
库区防护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识别
可爱的小麻鸭
可爱的小麻鸭
广东河源万绿湖库区的“双音话”
现代语文(2016年21期)2016-05-25 13:13:32
昆山麻鸭的“复活之路”
中国畜牧业(2016年2期)2016-02-17 05:47:29
东平县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初探
山东农机化(2015年6期)2015-01-03 08:0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