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2型糖尿病颈动脉超声检测分析

2011-04-24 10:53张兆岩薛慎伍胡金娜
实用医药杂志 2011年5期
关键词:颈动脉硬化斑块

张兆岩,薛慎伍,陈 青,郑 虹,胡金娜

本文自2006-01~2008-06对3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超扫描研究,拟探讨2型糖尿病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并寻找早期防治对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与分组 老年2型糖尿病组(A组)32例,均符合1997年WHO 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男性,年龄60~83岁;空腹血糖平均 (7.06±1.19)mmol/L, 餐后2 h血糖 (12.9±3.15)mmol/L。选择无糖尿病史经空腹血糖检测正常者做对照(B组)33例,男性,年龄62~77岁;入院空腹血糖(5.45±1.03)mmol/L,餐后2 h血糖(8.94±2.07)mmol/L。

1.2 方法 检测仪器用LogiQ7超声诊断仪或Vivid 7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7.5 MHz。患者仰卧,颈后置一薄枕,头略向后仰,偏向检查的对侧,探头置于颈两侧,从颈总动脉起始处开始,至颈内动脉远段显示不清为止。分别观察内膜厚度,有无斑块等指标,并于距颈总动脉分叉处2 cm处测量有关血流参数,测量时将取样容积置于血管中央,取样容积大小为2~4 mm,声束与血流夹角<60°。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t检验。

2 结 果

A组左侧颈总动脉变细1例,狭窄2例,粥样硬化斑块形成12例,右颈总动脉变细2例,狭窄5例,粥样硬化斑块形成16例,左颈内动脉变细2例,狭窄1例,粥样硬化斑块形成5例,右颈内动脉变细1例,狭窄2例,粥样硬化斑块形成7例,左侧椎动脉变细3例,右侧椎动脉变细1例。B组左侧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3例,右侧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2例,左侧颈内动脉粥样斑块形成1例,左侧椎动脉变细2例,狭窄1例,粥样斑块形成1例,右侧椎动脉变细1例。老年2型糖尿病组颈总动脉血流动态改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1)。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脂类改变也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2)。

3 讨 论

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AS)的风险是非糖尿病人群的3~4倍[1]。采用高分辨B超测定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血管管径(D)、收缩期血流(Vs),舒张期血流(Vd),血管内膜厚度和血管内AS斑块可作为探视亚临床AS的 “窗口”或心脑血管事件的中间终点。近年研究表明,糖尿病易出现颈动脉内膜-中膜(IMT)增厚,且颈动脉IMT增厚和糖尿病性脑梗死间有明确关系[2]。

血糖水平增高可引起一系列代谢障碍,导致动脉内膜下脂质异常沉积和变性,由此影响内膜平滑肌功能,即导致其增生、纤维化和动脉内膜增厚。因血小板聚集功能亢进,纤维蛋白原浓度增高,抗纤维蛋白酶水平低,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害,胆固醇沉积形成动脉硬化斑块,导致脑供血障碍,其导致脑缺血主要机制有两个方面:一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造成颅内动脉栓塞;二是颈动脉粥样硬化致管腔狭窄,使远端呈低灌注状态[3]。本文结果表明: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动脉血流动态变化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动脉狭窄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和血流受阻程度,为颈动脉狭窄和栓塞性疾病提供了一种简便、可靠和无创的检查方法,并已成为卒中高危人群的首选筛查手段。

表1 两组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s)

表1 两组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s)

与B组比,*P<0.05,△P<0.01

?

表2 两组血糖、血脂水平(±s)

表2 两组血糖、血脂水平(±s)

?

此外,本文结果还显示,2型糖尿病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载脂蛋白A、B、LPa等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高,2型糖尿病是公认的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以肥胖和脂质代谢异常为特征的2型糖尿病显著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脂质代谢紊乱,LDL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水平降低,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是导致血管病变的原因。血浆总胆固醇,尤其是LDL胆固醇水平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最近有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清三酰甘油水平增高是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4]。Teno等[4]研究发现,餐后高TG血症的DM患者IMT值明显高于正常TG水平的DM患者 [(0.85±0.12)mm vs(0.76±0.14)mm;P=0.02], 餐后TG>2.27 mmol/L者IMT增加尤其明显。另有研究发现,脂蛋白 (a)[lipoprotein(a),Lp(a)]是一种含与apoA及apoB100结合的变异LDL,Lp(a)的增加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遗传性危险因子。Velmurugan等[3]认为,DM患者的IMT值随着Lp(a)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使用降脂药后IMT值有降低的趋势。因此对2型糖尿病后高脂血症者,除加强原发病治疗外,应积极防治高脂血症,才能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改善脑血流,预防脑缺血的发生。

[1]Steves RJ,Coleman RL,Adler AI,et al.Risk factors f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case fatality and stroke fatality in type 2 diabetes:UKPDS 66.Diabetes Care,2004,27:201-207.

[2]郑永咏,尹 帆,陈 波.高血压病及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检测的新进展.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5,4(9):58-60.

[3]卢瑞春,谭 兰,宋敬卉.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研究进展.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7,15(7):530-533.

[4]Teno S,Uto Y,Nagashima H,et al.Association of postprandial hypertriglyceridemia and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J].Diabetes Care,2000,23(9):1401-1406.

猜你喜欢
颈动脉硬化斑块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