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世麟,饶雪梅,饶雪芳
(1.军委总装备部北京第10干休所,北京 100101;2.中国联通公司国际部,北京 100033;3.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094)
费马大定理是一个困惑世间智者358年的问题,于1994年被英国数学家Andrew J.Wiles用现代数学攻克。本文则通过验算,提出了一个与费马大定理有关的猜想,即R猜想:若正整数m>2,c,d为正整数且cd≠0),则不定方程
首先作者通过多次计算机验算,发现了定理1。定理1 设正整数m>2,无论m=4n,2n或奇数,c、d均为不等于0的正整数,则一元二次方程式
没有整数解。其判别式为
根据文献[1]有
引理1 (Perron判别法),设a(0)≠0
引理2 若a≠0,2次整系数一元方程式
仅当a=4且为x2±4x+4=0时才有整数解。
根据文献[1]有
引理3 若uvw≠0,k>1,(u,v)=1。则方程式 uv=wk,有正整数解为 u=ak,v=bk,w=ab,(a,b)=1。
根据文献[2]有
引理4 若正整数m>2,则xm-ym=1,没有正整数解。
(2)若c=d。方程式(3)写为
因为m>2,cm≠4,根据引理2,方程式⑺没有整数解,定理成立。
(3)若c<d。这时有以下几种情况:
1)c=1,d=t,其中t为大于1的任何正整数。
于是式(3)变换为
设式(8)有整数解x1及 x2,则
由式(10)知,必有(x1,x2)=1。根据引理3,有 x1= ±,x2= ±,t=t1t2,(t1,t2)=1。代入式(10)中得+=±1。这显然不可能,即使把左边的“+”号改成“-”号,根据引理4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式(8)没有整数解,判别式整数。定理成立。
2)c>1,且d=c2t,其中t为任何正整数。
则式(3)变换为
3)c>1,且(c,d)=1。
此时式(3)的形式不变,即
4)c>1,(c,d)=e≠1,且 e2⊥d,其中⊥表示不整除。
令c=ec',d=ed',则式(3)变换为x2±emc'mx±emd'm=0,若此方程有整数解,则可令 x=emy,则e2my2±emc'memy±emd'm=0,即 y2±c'my±
因e2⊥d,e⊥d',第3项只能是既约分数,而不是整数,所以方程式没有整数解。于是式(3)也没有整数解,定理成立。
令 c=ec',d=e2d″,则式(3)变换为 x2±emc'mx±e2md″m=0,若此方程式有整数解,则可令x=emy,则此方程式变换为,y2±c'my±d″m=0 但(c',d″)=1,此方程式与式(12)类似。所以此方程式和方程式(3)都没有整数解,定理成立。
综合以上情况,即不论c>d,c=d或c<d,定理都成立。
下列一元二次方程式都没有整数解。
(1)c>d的情况,x2+33x-23=0,其判别式为
(2)c=d的情况,x2+25x+25=0,其判别式为
(3)c<d的情况,x2+24x-34=0,其判别式为
费马大定理:若正整数m>2,xyz≠0,则方程式xm+ym=zm没有整数解。
若R猜想不成立,由式(1)有c2m=4dm+s2,令s=am-bm,d=ab,则(cm)2=4(ambm)+(am-bm)2=(am+bm)2,即 cm=am+bm,因此费马大定理不成立。
同样,由式(2)有c2m=s2-4dm,令s=am+bm,d=ab,则(cm)2=(am+bm)2-4(ambm)=(ambm)2,即cm=am-bm,因此费马大定理不成立。
若R猜想成立,则式(1)和式(2)均没有正整数解。变量s,d,c不能同时都为整数,因此cm=am+bm和cm=am-bm都不能出现,因此费马大定理成立。
综上所述,有:“若R猜想不成立……因此费马大定理不成立。”这说明R猜想是使费马大定理成立的必要条件;又有“若R猜想成立……因此费马大定理成立”,说明R猜想是使费马大定理成立的充分条件。二者结合,说明R猜想是使费马大定理成立的充要条件,证毕。
上面利用R猜想证明了费马大定理,其实,反过来也可利用费马大定理证明R猜想。
若费马大定理不成立,令cm=am+bm,d=ab代入式(1)中有(am+bm)2-4(ambm)=s2即 s2=(ambm)2,s=am-bm,故式(1)有正整数解,R猜想不成立。
同样,令cm=am-bm,d=ab代入式(2)中有(am-bm)2+4(ambm)=s2即 s2=(am+bm)2,s=am+bm,故式(2)有正整数解,R猜想不成立。
若费马大定理成立,就不能令cm=am+bm或cm=am-bm,故式(1)与式(2)都没有正整数解,R猜想成立。
所以,费马大定理是使R猜想成立的充要条件,即利用费马大定理证明了R猜想。
综上所述,费马大定理与R猜想是等效的。是同一真理的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文中构成了一种运用初等数论证明费马大定理的简明方法,这种方法与国际上运用现代数论证明费马大定理的方法[3],形成了鲜明对比。
[1] 柯召,孙琦.数论讲义:2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 柯召,孙琦.谈谈不定方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0.
[3] 张贤科.古希腊名题与现代数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