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配根
伟人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教育尤其如此。
学校之所以美丽,不是因为有华丽的建筑、阔气的设备,而在于它是“人民的精神圣地”。
课堂之所以精彩,不是因为教师讲授得到位、学生训练得扎实,而在于它能在学生的生命里留痕。
奇怪的是我们往往忽略了教育教学的思想与精神之光。尤其是中小学,课堂教学成了纯粹的“技术活”,即使是语文,如果哪个教师的课堂有那么一点儿思想含量,那么很快就会被某些人视为异端。因为在这些人眼里,教育不过是知识的冰冷传递。比如目前媒体议论纷纷的小学语文教材问题:经典惨遭“阉割”、名著被“修理”得体元完肤,一些味同嚼蜡、毫无品位的文字居然成了亿万儿童的“精神食粮”!然而有的人竟认为教材如此乃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理所当然,不必惊讶!是的,如果认为语文可以没有任何文化因素,教学可以剔除任何精神因子,那么,教材即使提供再糟糕的文字也元所谓,只要孩子能把字认好、掌握知识点、考试考高分就行了嘛!于是我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孩子对语文毫无兴趣,却在课外饥不择食地阅读文学作品。
幸而总有例外。
总有一些教师不屈服于现实。他们不甘心把课堂变成疏离乃至扼杀学生精神生命的场所,他们一面以巨大的勇气反抗流俗,一面以强大的思想精神之光照亮课堂,开辟出一方新的教学天地。于是有了这本《新经典课堂》。
所谓“新经典”,不是指时间意义上的“新旧”,而是指课堂教学范式上的“新旧”。在我看来,如果一节课教师与学生没有精神上的“相遇相知”,教学技术即便再娴熟,也是“旧”的;相反,即使教学技术有一点瑕疵,但是师生之间有思想的交流,有心灵的对语,那也是“新”课堂。如果一节课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还是停留在过去时代,比如灌输顺从、迷信、崇拜金钱(权威)等思想,教师即便妙语连珠,教艺臻于化境,也仍然是“旧”教学;相反,教师努力带领学生去接纳现代思想,引导孩子做一个理智健全的现代人,那么就算这个教师是新手上路,那他也是“新”教师,其课堂也是“新”教育。概而言之,“新”课堂是指那些努力满足学生思想精神需求、引导学生做一个合格现代公民的教学,如果在教学艺术上能与之比较完美结合,那它就是“新经典”课堂。
这样的“新”课堂,必然是以儿童为本位的,它把儿童的情感、精神需求当作教育的出发点,把儿童的想象作为教学的宝贵资源,当然,它不是迎合儿童,而是发展儿童,是丰富、提升儿童的精神世界。这样的“新”课堂,必然是充满情趣、富有审美意味乃至是诗性的,它超越功利的追求,把精神性、理想性甚至浪漫性作为教学的一个向度,因为没有一定的诗意,没有一定的审美力量,教育就难以叩开儿童的心扉。这样的“新”课堂,必然是理性与诗性的交融,它鼓励儿童展现个性、自由表达,它崇尚“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因为只有个体的强大,才有社会的强大,而健全的思想,是造就强大个体的基石。必须从儿童时代开始,就培养孩子们批判质疑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引导他们理解他人、欣赏他人、关爱他人,使他们从小就具有崇高的人道情怀。这样的“新”课堂,必然是文化经典的熏陶,必须让孩子接受相当的经典训练,课堂如果离开经典,教育就会变得浅薄,应该始终自觉带领孩子走进经典,诱导他们与历史上的思想巨匠、文化哲人、高尚灵魂对话。这样的“新”课堂,必然是人格对人格的陶冶,学科知识、做人之道、人生理想往往不是从书本习得,而是由教师——作为活脱脱的人——“传染”给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即便是坚硬的知识,也只有通过教师才可能变得生动可爱起来,由此才可能被学生欣然接受和领悟。这样的“新”课堂,必然不是反对知识学习、能力训练的,相反,它让知识真正获得生命力、感染力,使能力的训练变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内在需要;它必然也不是不讲究教学技巧的,只不过它倡导思想与技术的融合,让教学技艺服务于培养现代公民的教育目标。
或许这样的“新”课堂不过是一种理想。
那就让这样的理想之光照亮更多的人吧。发掘、收集充满理想的“新”课堂,便成了我的使命。我一边编《新经典课堂》,一边被那些有理想、有锐气的教师不屈的行动所感动。我不能与他们同行,所能做的只是分享他们的寂寞。如果您也愿意分享一点他们的寂寞,那就请您走进他们的课堂,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从而也点燃一盏教育精神之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