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制胜:另只眼看巴菲特

2011-04-15 03:44
商学院 2011年4期
关键词:哈撒斯坦福伯克

伯克希尔能有今天的成绩,全因我们旗下有着不同行业的资深管理人才。这本书捕捉了这些精英的成功秘诀及做人之道!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沃伦·巴菲特

很多人关心巴菲特,却很少人以一个团队的眼光看待巴菲特集团旗下的管理者,这正是陈惠仁当初打动巴菲特的原因。

作为香港Chartwell Capital Limited投资管理公司的创始人和行政总裁,为了强化自己的投资理念,从2003年开始,陈惠仁每年都会到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参加在当地举行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年度大会。“在年会期间,有来自全世界的投资者的交流活动,在那里可以见到伯克希尔集团的高管们,可以随意跟他们聊天。从2003年到2006年,我每年都去,慢慢地巴菲特对我有了印象——有个来自香港的小伙子叫Ronald。”

2010年5月,“那是一个星期六”,陈惠仁记得很清楚。《巴菲特的幕后智囊团》一书的英文版出现在了巴菲特的股东大会上,陈惠仁获准在会场介绍自己的新书,他还把英文版图书的版税全部捐给了自己的母校。

投资人“呛行”做记者

读大学的时候,陈惠仁对股票交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起初,我只打算赚些零用钱,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股票交易中,分析不同行业的股票。通过细心挑选并耐心地观察投资表现后,我发觉最大的满足感并非金钱上的回报,而是来自正确的投资判断所带来的喜悦之情。”

2003年,陈惠仁从纽约大学的金融及会计学系毕业后的第二年,就自己创立了一家合伙公司,开始全职投人证券分析及投资业务。“尽管一般人认为,大学毕业生应该按部就班,在社会上获得工作经验后再自行创业,但我的父亲却全力支持我开办公司。他相信,学习成为投资者最宝贵的就是历练,如果在年轻时就能有这样的体验,会终身受用。”

2007年陈惠仁有了写点什么的想法,“呛行”做起了记者。“2003年以后,每当我与同辈朋友谈到人生经验和未来的前途,他们大部分对于自己的事业方向并不确定,也不清楚自己对人生有何寄望。2007年底到2008年爆发了金融危机。大家都很沮丧,坦白说我也有点犹疑不定。在那时我就一直在思考:那些成功人士究竟是如何跨过他们事业的最初阶段的?他们的人生会有一些什么样的故事?”

在陈惠仁看来,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集合了最多的成功的管理者,而且他们身处各行各业,包括媒体、家具、能源、鞋业、糖果和建材等等。更重要的是,这些管理者从40多岁到80多岁,都有着不同的背景和人生经历,有人参加过二战,有人亲身经历了上世纪30年代美国的大萧条。当他们集合到了伯克希尔,成为巴菲特团队的一员,对于管理和经营的共同认知和价值取向是什么?

于是陈惠仁给巴菲特发邮件,提出自己想跟他集团旗下的管理者们聊一聊的想法。“我说想写一本书,让这些管理者来分享他们的人生经验,而不是投资的方法和技巧。我看过很多巴菲特的书,他的投资方法不难理解,经过大学的学习,很多人都能掌握这些投资方法。他之所以那么成功,在我看来是做人的成功。我想,是否可以从这些管理者的经历里发现点什么,找到这个成功管理团队的共性。”

在给陈惠仁回信说“我没有反对的理由”的同时,巴菲特也给伯克希尔旗下的高管们写了邮件,说明有一个叫Ronald的年轻人会联系他们做采访,这个年轻人不是“捣蛋鬼”,他们可以自行决定是否接受采访。

“一切看起来挺顺利,但是后来碰到一个问题。2007年巴菲特出版了自己的自传,因为图书合约的限制,我的采访必须推迟一年才能开始。当时觉得这一年实在太难熬了,但是现在回想起来,这一年却非常重要。伯克希尔旗下有60多位高管,都采访显然不可能。这一年让我有时间了解他们的履历,搜集背景信息,从中挑出了我最感兴趣的十几位作为采访对象。”

第一位接受陈惠仁采访的是《布法罗新闻》的发行人斯坦福·利普西。“我去了他在美国西海岸的家。当时站在他家门前,要按门铃的那一刻,其实我很紧张。因为我知道我一旦按下门铃,我就要完成接下来的所有采访和写作,如果不按,我可以安静地离开。这种感觉跟投资很像,在决定一个投资是否值得守候的时候,往往会有犹豫,我很庆幸自己做出了尝试。”

不讲投资,只分享人生的“伯克希尔注脚”

“从了解他们的事业成长过程中,我找出了他们处世的技巧及专业才能的发展路线。这本书不像其他与巴菲特有关的书籍,为读者提供投资建议,它带出了另一类信息——人生究竟是什么?它代表什么?或者应该是什么?”

年届八旬的斯坦福·利普西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中最富经验和资历最老的管理人员。每年的冬天及春天,他都会到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的棕榈泉,躲避东海岸纽约州布法罗的严寒风雪。

斯坦福跟巴菲特相识超过40年,他起初是巴菲特太太苏珊的朋友。因他俩都热爱爵士乐,所以他们协助成立奥马哈爵士乐团,游说商业机构赞助爵士乐在当地发展。1965年,巴菲特经太太介绍认识了斯坦福,并向斯坦福提出收购他管理的奥马哈《太阳报》(The Sun)。原先斯坦福无意把报纸出售,但经过数年的了解,他开始钦佩巴菲特对报业的认识。1969年,在斯坦福刚踏入42岁的时候,他终于决定将《太阳报》售予巴菲特。两人的友谊亦由此正式开始,他们成为了工作伙伴、合伙人及好朋友。

斯坦福说他坚持继续工作是希望与巴菲特保持伙伴关系:“当人们把业务售予伯克希尔后,他们在工作上反而变得更为积极。原因很简单,他们都很仰慕巴菲特,希望成为他旗下更出色的管理人才。我也不例外。”

陈惠仁得到了他想了解的这些投资者的人生奥秘——做人的道理,说起来很简单,但是通过别人经历的诠释之后,特别是以这些管理者的人生作为注脚,会有不同的解读。这很像古代的圣贤经典,百家人解读百家言,在不同的人群和个体眼中,总有千差万别。

“比如说什么是热情?我过去认为你对一个行业有热情,那就有去从事这个行业的动力和兴趣。但是巴里·塔特曼的例子告诉我,行业不一定是主题。他们不介意自己对这个行业是不是特别有兴趣,他们在乎自己能不能用到自己喜欢的技巧,不管是会计还是营销。”

乔丹家具的塔特曼兄弟于1998年开设了一家家具城,别致之处在于他们把家具城打造成一个主题公园一样的购物场所。两兄弟曾经异想天开地要在一家店铺里装上摩天轮,后来因为这个想法太过前卫,所以改用设置动感影院的方案。

陈惠仁说:“塔特曼兄弟之所以会有这些新奇的想法,是因为他们的兴趣和特长正是营销及创意。用新鲜的营销方式和理念来改变一个行业,这是让他们兴奋的原因。”后来兄弟俩把业务卖给了伯克希尔,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正确的。被收购后,公司的运作没有任何改变,兄弟俩继续做着他们喜欢的工作,唯一不同的是巴菲特成为了他们的拉拉队长,随时提供无条件的支持和意见。他们的热情来自于为业务注入创意的元素,认为家具零售不算是一个有趣的生意,但将娱乐寓于工作中,在扩展公司规模时能让他们的思想跳脱传统的框框,不仅富有挑战性,更激发起他们对工作更大的热情。

陈惠仁(Ronald W.Chart)

2002年毕业于纽约大学金融及会计学系,后在香港创办chartwell Capital umlled投资管理公司,现任该公司行政总裁,并担任数家亚太区财经报纸和杂志的专栏作家。

猜你喜欢
哈撒斯坦福伯克
“阿利·伯克”级驱逐舰
干船坞中的美国“伯克”级导弹驱逐舰“菲茨杰拉德”号(DDG 62)
《福布斯》伯克希尔清仓通用电气
巴斯钢铁造船厂将为美海军建造首艘“阿利?伯克”级Flight Ⅲ型驱逐舰
10亿美元巴菲特买入苹果股票
巴菲特捐28.4亿美元
美金融巨骗哭着喊冤
骗子银行遭储户挤兑
你有没有想要想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