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的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研究

2011-04-14 11:59郑兴忠
四川建筑 2011年3期
关键词:场所公园设施

郑兴忠,王 珍

(1.山东省菏泽市公安消防支队,山东菏泽274000;2.西南交通大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5·12”四川汶川里氏8.0级特大地震,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破坏,直接威胁着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灾时,人们选择在街头、路边道上进行避险,在公园、绿地等场所建立临时的家。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和设施配置,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无功能分区,人员混杂、管理混乱;堵塞救护通道;缺乏必要的用水供给、供电以及污水排放和垃圾储运等设施,给避难人员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为此,在城市中应该进行科学系统的规划和建立规范的应急避难场所,以保障人们的应急避难时安全以及解决其必需的生活问题。

由于城市应急避难场所是立体复合式的系统,所涉及的场所包括公园、广场、绿地、学校操场等,鉴于在城市各类应急避难场所中,公园以其开敞的空间、便利的通达条件、基础设施配置齐全等优势条件,成为城市中应急避难的最佳场所,因此本文只选择公园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如何科学地对城市公园的应急避难场所进行规划和建设,以保障城市的安全运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本文以重庆合川南滨公园规划设计为例,并将应急避难场所规划进行同步设计与研究,或许可以从中寻找到一定的启示。

1 应急避难场所规划

1.1 应急避难场所

应急避难场所是指为应对地震等突发事件、经科学的规划和建设,具有应急避难生活服务设施,可供居民紧急疏散、临时生活的安全场所。根据规模大小和定位的不同,主要分为三类:即I类应急避难场所、II类应急避难场所和II类应急避难场所。

1.2 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原则

为了应对地震等突发事件,防御与减轻灾害,科学合理地建设应急避难场所,为居民提供安全的应急避难空间,编制应急避难场所规划须建立在“统一规划、平灾结合、因地制宜、综合利用、就近疏散、安全与通达”的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与建设原则的基础上。

1.3 场地选择

1.3.1 场地类型选择

根据城市建设实际情况,选择以公园(不包括动物园和公园内的文物古迹保护区域)、公共绿地、广场以及体育场等作为城市主要的应急避难场所。1.3.2 场地选址要求

(1)应避开地震断裂带,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易发生地段;

(2)应选择地势较为平坦空旷且地势略高,易于排水,适宜搭建帐篷的地形;

(3)应选择在毒气体储放地、易燃易爆物或核放射物储放地、高压输变电线路等设施对人身安全可能产生影响的范围之外;

(4)应选择在高层建筑物、高耸构筑物的垮塌范围距离之外。

1.3.3 场地面积要求

应急避难场所有效面积应大于2000 m2,I类应急避难场所有效面积不得低于4000 m2;人均篷宿居住面积应大于1.5 m2。

1.3.4 场地可达性要求

应急避难通道是抢险救灾和人员疏散的主要通道,由主通道和次、支干道组成。规划中应结合城市道路的功能和红线宽度确定其地位和作用,应满足有方向不同的两条以上与外界相通的应急避难通道。

1.4 应急避难场所配套设施要求

根据不同的应急避难场所类型,需要配备相应的配套设施:

(1)基本设施:为II类应急避难场所设施配置标准。是保障避难人员基本生活需求,而应配置的配套设施。包括:救灾帐篷、简易活动房屋、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设施,应急供水设施,应急供电设施,应急排污设施,应急厕所,应急垃圾储运设施,应急通道,应急标志等。

(2)一般设施:II类应急避难场所的设施配备标准。为改善避难人员生活条件,在基本设施的基础上应增设的配套设施。包括:应急消防设施,应急物资储备管理设施等。

(3)综合设施:为I类应急避难场所为提高避难人员的生活条件,在已有的基本设施、一般设施的基础上,应增设的配套设施。包括:应急停车场、应急停机坪、应急洗浴设施、应急通风设施、应急功能介绍设施等。

2 相关案例分析

2.1 北京元大都遗址公园

2003年10月,北京第一个具备应急避难功能的公园—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建成。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位于朝阳区内,北三环与四环之间,西起健德桥,东至惠新东街,南临北三环,北临亚运村,全长4.8 km,南北宽160 m。它拥有39个疏散区的避难所,具备了10种应急避难功能:应急管理中心、应急避难疏散区、应急供水装置、应急供电网、应急简易厕所、应急物资储备用房、应急直升飞机坪、应急消防设施、应急监控以及应急广播功能。公园被南北向的6条道路划分为7个应急避难区,可以为与其相邻的亚运村、小关、安贞及和平街4个街道办事处的25万居民提供应急避难场所。

相关启示:

(1)应急避难设施配置齐备,可有效满足人们应急避难时期的生活要求;

(2)应急避难场所进行分散布置,以提高避难人员的生活条件;

(3)应急避难场所可达性强,与居民区紧密结合,平时可作为居民休闲锻炼的好去处;灾害发生时,居民也可以根据所属区域进行就地疏散与避难。

2.2 北京宣武区万寿公园

万寿公园位于宣武区白纸坊东街北侧,盆儿胡同西侧。面积4.8 hm2。是城市居民休憩、避暑、社交的园林式公园。它不仅是全国首家节能型公园,也是北京市首家建立应急避难指挥中心的公园。公园面积虽不算大,但园区内应急避难场所功能分区做到人性化设置,一共有六大功能分区:应急指挥中心、光伏电站控制室(太阳能供电)、应急监控中心、应急物资储备室、紧急医疗救助室(配备无影灯等大型手术设备)以及科普教育宣传中心。可以充分满足避难人员的使用需求。同时公园还对监控系统、应急厕所、应急物资储备、紧急医疗救助、应急消防设施及通道等方面也做了统一规划和改造,应急避难体系非常完备。

相关启示:

(1)公园内有效的功能分区,便于避难人员更好地使用各类应急避难设施;

(2)公园外围应急通道灾害发生时,保证应急避难场所通道的可通达性,特别是确保生命通道的畅通,显得尤为重要。

应急避难通道以规划道路为基准进行配置。场地形状的特殊性使得外围周长得以最大化,考虑将应急避难场所主要出入口与城市主干道、次干道直接相连,有助于迅速组织临近社区的居民到达安全的区域,进行应急疏散与避难。公园内部设置三级应急避难通道:

①一级通道(主通道)—城市道路与应急避难中心区以及各疏散区的主要道路连接。路幅宽度为5 m,在道路两侧各做1 m宽的嵌草格承载绿地,以保证灾时达到7 m的通行能力。

②二级通道(次通道)—辅助通道,路幅宽度为4 m,用于运输量不大的物资运送和伤员转运。

③三级通道(支路)—以步行道为主,路幅宽度设计为1-1.5 m。

与此同时,在园区内合理位置设置应急停机坪和应急码头,打造空中和水上的应急避难通道,以水陆空立体式的复合应急通道来保障灾时生命线的畅通。

(3)对于设施设备进行统一规划和高标准配置,以保证所有设施设备能在任何时候均能正常使用。

(4)设置科普教育宣传中心,可有效指导人员进行避难救护、救助和公共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对国内先进应急避难场所的分析和研究,我们认为在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中,首先应该明确所规划区域应急避难场所的规模和定位;其次,需对园区进行功能划分,以明确各区的主要应急避难功能;再根据不同的功能区划,组织好交通流线和进行相应的设施设备的配置。

3 结束语

我们始终谨记“5·12”汶川大地震给人类带来的惨痛的悲剧和教训,在合川南滨公园规划过程中,本着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思想进行考虑,将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设计同整体的规划设计同步进行,其目的不仅仅只考虑城市建设发展和城市美化问题,同时也是对城市的安全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一种新的想法和尝试。城市公园应急避难场所必须以系统科学的规划,制定切实有效的应急避难预案管理办法,以保障应急避难场所运转正常,保障人身安全与社会的稳定。

[1]绿茵景园(集团)公司.合川南滨公园景观规划设计[R].2008

[2]重庆市规划局,地震局,市预案办联合编制.重庆市主城区突发公共事件防灾应急避难场所规划(2007-2020)[R].2008

[3]陈亮明,章美玲.城市绿地防灾减灾功能探讨——以北京元大都遗址公园防灾绿地建设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3):452-453

[4]李延涛,苏幼坡,刘瑞兴.城市防灾公园的规划思想[J].工程规划,2004,28(5)

[5]卜燕华,谢晓英,李新宇.城市防灾型公园规划设计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8,8(5)

[6]苏幼坡,马亚杰,刘瑞兴.日本防灾公园的类型、作用与配置原则[J].世界地震工程,2004,20(4):27 -29

[7]白伟岚,韩笑,朱爱珍.落实城市公园在城市防灾体系中的作用——以北京曙光防灾公园设计方案为例[J].中国园林,2006(9)

[8]DB 11-224-2004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标志[S]

[9]GB 21734-2008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S]

猜你喜欢
场所公园设施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民生设施非“摆设”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在公园里玩
远离不良场所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
恋爱场所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