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金沟河灌区骨干工程改建设计

2011-04-14 03:20雷正龙
水利技术监督 2011年3期
关键词:冲砂渠首干渠

雷正龙

(新疆水利厅金沟河流域管理处,新疆 沙湾 832100)

金沟河流域位于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县境内,是以冰川融雪补给为主的河流,河系年均径流量3.49亿m3。金沟河灌区位于该流域中下游冲洪积扇倾斜平原及冲积平原上,年平均最大冻土深度1.47m;灌区骨干工程主要包括一座费尔干式引水渠首,54km引水干渠,14座分水闸及渠系建筑物。灌区工程结构在运行40多年后,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有渠首泥砂淤积严重、防洪标准偏低、干渠结构老化冻胀磨损严重,部分工程不堪重负,无法满足灌区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要。

1 改建前存在的问题

1.1 金沟河渠首

(1)结构老化,引水率偏低[1]:金沟河渠首随着运行年份的推移,河床纵坡改变,进水闸前淤积严重,引水率逐年下降;同时,灌区灌溉面积的逐渐增加,使得渠首已严重低于引水要求。

(2)防洪标准偏低[1]:该渠首已运行40多年,引水弯道淤积,弯道底部逐渐抬高,过水断面逐渐减小,过水能力逐渐减弱,导流堤高程已明显不能满足防洪的要求,渠首溢流堰难以发挥防洪效果,防洪标准下降。

(3)上下游河床泥沙淤积严重[1]:该渠首位于此段河道上,上下游河床泥沙淤积严重,上游整治段河床平均淤高3m,下游也已抬高约2m;由于原始设计参数选取相对保守,设计流量固定,加之金沟河泥沙含量大,在运行过程中很难解决好冲砂和引水的矛盾。

1.2 引水干渠

金沟河引水总干渠从渠首进水闸至14#闸,全长37.48km,采用浆砌石或混凝土防渗。总干渠经过40多年的运行,结构老化、破损较严重;且随着引水需求加大,大量推移质进入总干渠,渠道磨损非常严重。3#闸以上7km渠底混凝土20cm,每年都被磨穿;1#钢筋混凝土大渡槽槽底多处被磨透;4#闸至14#闸之间,由于渠道引水的长期不间断性,加之春季融雪水在渠道两侧的入渗,渠道结构冻胀破坏极为严重。

1.3 分水闸及渠系建筑物

渠道沿线节制、分水闸经过40多年运行,闸墩及底板混凝土大面积磨蚀,磨蚀厚度在3~10cm之间。3#、5#闸为潜孔式闸门,由于渠道停水时间较晚,导致闸门结冰,需人力破冰提门;另外,门槽变形导致闸门止水不严,工作桥破损,桥面出现裂缝,启闭设备严重锈蚀,都是急需改善解决的问题。

2 工程改建方案的设计与研究

金沟河灌区自1998年被列入全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以来,在灌区骨干工程的改建设计过程中,结合灌区水利工程现状及运行特点,充分考虑引水、防洪、排砂、运行管理等各方面因素,注重新技术及新工艺在节水改造项目中的应用,使改造工程取得了较好效果。通过对灌区骨干工程的分期改建,金沟河灌区工程状况有了明显改观,运行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并积累了相关的设计经验。

2.1 考虑与防洪相结合

金沟河灌区骨干工程改建设计注重与防洪相结合,主要体现在渠首改建和总干渠西移两个方面。

(1)渠首改建:渠首冲砂闸原泄洪标准相对较底,金沟河流域防洪预案中渠首冲砂闸泄洪标准设置为160m3/s,还不到当地10年一遇的水平(10年一遇标准为170m3/s,20年一遇标准为253m3/s)。渠首改建是在冲砂闸上游150m处,原来三孔叠梁闸的位置新建成泄洪闸,叠梁闸下游26m溢流堰改成导流堤,同右岸冲砂闸导流堤形成一个整体,以提高冲砂闸的泄洪能力;泄洪闸以上62m的溢流堰保持不变,作为大于设计洪水以上洪水标准的泄洪通道。改建后的冲砂闸设计洪水流量253m3/s,泄洪闸设计洪水流量103m3/s。单是冲砂闸的泄洪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冲砂闸与泄洪闸联合运用,设计洪水标准可超过30年一遇。金沟河渠经改造后,已成功抵御2003年7◦17洪水,说明渠首改建的成功性。

(2)总干渠西移:1#闸至大渡槽原引水总干渠布置在金沟河河滩上,与防洪堤平行。由于河床淤积的严重抬高,当渠首泄洪流量超过50m3/s,部分地段就有漫堤现象,严重威胁渠道的安全,一到汛期还需调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巡护,但仍不能保证安全度汛。将此段渠道西移到二级台地上进行新建,渠道运行安全得以保证,同时解决了老渠道严重磨损老化的问题。

2.2 考虑与泥沙处理相结合

金沟河渠首的泥砂淤积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加之金沟河总干渠的纵坡坡度相对较大,水流流速相对较快,流经的泥沙对渠道结构及周边建筑的磨损相对严重。通过实地考察与摸索,已分期建成了大闸、涡管、漏斗三级排砂处理工程设施[2],干渠的泥砂淤积问题基本得以解决。

一级排砂是费尔干式渠首大闸排砂,金沟河大闸1988年进行改建后冲砂闸、进水闸均有预留高程,在满足进水闸引水要求和冲砂闸泄洪能力的前提下,设计时保持泄洪闸底高程不变,将进水闸闸底标高整体提升1.25m预留值,使得闸前形成临时性的泥砂沉积,利用渠首的人工弯道进行一级排砂处理。

二级排砂处理是在总干渠进口处修建相应的涡管排砂设施。金沟河总干渠被西移到二级台地后,其与老干渠产生的相对较大的水流落差,为涡管排砂方法的实现提供了地形条件。涡管水流是螺旋流形式的一种,螺旋流将落入涡管的推移质泥沙颗粒卷扬悬浮起来,随水流排出。金沟河3#及4#涡管耗水量0.7m3/s,日排砂量超过1250m3。

三级排砂处理是在涡管后的总干渠上修建相应的排砂漏斗设施,漏斗直径设计为14m,进水闸轴线与干渠轴线之间的夹角设置为16°,使水流成顺时针方向产生涡管流。采用漏斗原理进行排砂的水流损失流量约为0.7m3/s,当水流中的泥沙含量相对较大时,应与其它的排沙方法联合运用,才能确保将涡管中未处理干净的泥砂彻底处理。

金沟河通过三级排砂处理,大大降低了泥砂对干渠的磨损,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同时也减轻了灌区土地沙化的现象。

2.3 考虑工程的运行管理要求

(1)改建与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同步进行:金沟河流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和办公局域网系统的安装实施,有效提高了改建项目的运行管理水平,减轻了技术人员的现场监测劳动强度,同时,对检测项目的测配精度也获得了大幅提升。

(2)充分考虑渠道冬季运行破冰安全:金沟河渠道在有冬季引水要求的区段,一直存在水流结冰的现象。在设计有冬季引水要求的渠道区段时,应充分考虑结构冻胀磨损和渠道运行管理的方便,将该区段的渠道断面设计为底下梯形、上部矩形的复合式断面结构[3]。

(3)渠道消能与测流断面整治同步考虑:在金沟河灌区骨干工程改建设计时,将渠道消能与测流断面整治充分结合,充分发挥节制闸后扩散段的地形优势,修建了相应的梯形消力池,再与测流控制断面连接。梯形消力池的设置,既消除了渠道水流的大量冲去能,又对测流断面进行了相应的整治,同时还有效消除了偏流现象。

(4)消除冲淤断面:金沟河金安渠测流断面淤积变化严重,不利于运行管理。为使改建后的金沟河灌区渠道的冲淤现象能够有效控制,在不减弱引水能力的前提条件下,对渠道断面形式进行相应的改进,将渠道调整成底宽束窄型,以消除渠道冲淤情况。

(5)渠道改建与道路整治同步:在渠道改建中,将渠堤整修、沿渠伴行交通道路平整、绿化带治理相结合,在路旁设有绿化带,既可防止水土流失,减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又能美化环境。

2.4 推行采用新技术

金沟河灌区骨干工程的总干渠结构冻胀现象普遍都非常严重。在渠道工程改建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引起结构冻胀的因素,采取保留原有渠道的混凝土底板,并直接在该底板结构上用戈壁砂砾石垫高,最大程度的利用原有结构。改建后,原有的混凝土底板结构既可作为渠床基础,又可作为水流防渗层以阻断耕地渗水进入垫层,可有效减弱河床基土的含水量,使其冻胀量大幅减少;在渠底垫层下设置相应的排水管道,将垫层渗水及时收集排出;在边板结构的中部增设相应的横向缝,以适应混凝土结构的断裂拉力作用。上述新技术或措施的采用,有效消弱了结构冻胀现象,减弱了结构的冻胀变形的不利影响。

工程实施过程中,还采用了橡胶瓦、硅粉混凝土、纤维混凝土等抗磨抗冲技术,这些新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确保了金沟河灌区骨干工程的整体改建效果,延长了水工结构的使用年限,充分发挥了改建工程的社会效益。

3 结 语

金沟河灌区改建工程实施方案充分考虑了各方面因素,通过分期改建,灌区运行状况取得了显著成效。防洪安全得以加强,灌溉条件得以改善,提高了灌溉质量,节约了水资源,有效地缓解了用水紧张的矛盾,提高了灌区管理单位经济效益,促进了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农业产业化的经济结构调整,灌区生态环境也进一步得到改善。

[1]王忠,谢富明,何训江.结合北疆特点,搞好工程改造 [J].中国水利,2005,2

[2]刘双喜,段新虹.金沟河引水渠三级排沙系统泥沙处理效果分析[J].人民长江,2009,2

[3]马勇,王诱东,雷正龙.新疆金沟河灌区总干渠渠道改建防冻胀设计[J].水利建设与管理.2004,1

猜你喜欢
冲砂渠首干渠
昆仑渠首改建水力模型试验方案研究
南干渠儿童活动空间
油田冲砂技术的问题与对策
应用三维动力有限元法对新疆叶尔羌河中游渠首工程闸室抗震稳定性分析
无污染防泄漏连续冲砂装置
超声波流量计在兰干渠上的应用
东河塘干渠防渗改扩建工程设计
锦州油区连续冲砂技术发展与改进
低压井负压冲砂强制排砂技术
黑龙江省灌区渠首现状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