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实施“双证书”制度的可行性研究
——以兰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1-04-13 19:37
关键词:双证书装配图零件图

李 鹤 岭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兰州 730070)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高职教育中的“双证书”(即毕业证书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推广工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得以推进,学生的职业能力明显提高,受到了行业企业的好评。但是,高职学生整体的就业质量以及他们应对社会变化所需要的再发展能力等问题,仍然是目前整个社会所关注的焦点。对高职院校而言,如何从学校的层面整合自身的资源,发挥不同专业的优势,协同作战,更加有效地进行课程开发,使得学校自身的各个专业协调发展,提高课程开发的效率,是目前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介绍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在探索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的一些经验。

1 “双证书”的基本理念

尽管近年来高职教育已广泛地实施了“双证书”制度,但由于目前我国的职业资格证书关注的主要是与单一职业工种或岗位对应的职业特定能力。从教育界与产业界共同关注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依据劳动部技能鉴定中心提出的分层次化国家职业标准理念,我们不应只关注与职业工种对应的职业资格标准所对应的职业特定能力,而应实施宽泛的“双证”概念,同时注重培养学生面向技术领域或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行业通用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最具广泛迁移性的核心能力。

2 核心能力培养思路

核心能力是各行各业的人们工作和生活中普遍需要,对其求职和职业生涯的成功具有关键作用的能力。目前我国有关部门开发了交流、与人合作、自我提高、解决问题、数字应用、信息技术、创新、外语等8项核心能力的标准。

学院将核心能力中交流表达、信息技术、外语运用、数字应用等能力的培养通过课堂教学完成,引入社会评价体系,实行教考分离,在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的同时取得能力证书。与人合作、自我提高、解决问题、革新创新等能力,则通过举行第二课堂、组织学生社团、进行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

以下以计算机操作能力培养为例,谈谈学院在培养学生核心能力方面的一些经验。

现代社会计算机操作已经成为通用技能,而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绝大部分来自经济相对落后、教学设施较落后的地区,新生入学前计算机实际操作水平较低。如何顺利圆满地完成计算机教学任务,如何为学生学习后继相关各专业课程服务,这些问题一直是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的重要课题。计算机公共教研室经历了兴趣教学、实训教学、目标教学、案例教学等课程改革过程,紧随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调整教育教学方法,使计算机基础课程实现普及—特长—工具的逐渐转变。

2008年,我们尝试引入了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平台。本考试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为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提高劳动力素质和促进就业,加强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领域新职业、新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授权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组织实施的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考试。

针对学生能力差异,安排分批次组织考试。以40~50人一班为例,学生考核可以在一个月内分三至四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考核10%(5人),第二阶段考核20%(10人),第三阶段考核60%(30人),第四阶段考核10%(5人)。

第一阶段选拔各班成绩优秀的学生首先考证。通过成绩分析,可以了解本班教学中的缺漏点,及时补救,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励学生进入备战状态,同时可以协助教师辅导其他学生。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是组织中等层次的学生参加考试。此时学生已经准备充分,只要正常发挥,基本可以全部通过。第四阶段中学生技能是最弱的,教师可以在最后一周内对学生一对一单独辅导。由于学生人数少,教师可以兼顾到每个学生进行集中练习。通过这种分层次考试方式,控制考试节奏,100%的过关率也是可以实现的。

针对学生素质差异制定培养目标。计算机基础课程在第一学期结束时通过高新技术考试,只是教学的一部分,我们还把在分层次教学中涌现出来的能力优异的学生继续进行培养,从而组建计算机技能竞赛队,参加“院级”、“市级”、“省级”、“国家级”的各类相关竞赛。例如,我们已经连续多年在“甘肃省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技能竞赛”、“甘肃省创新杯大学生计算机技能竞赛”和“全国正保杯计算机能力竞赛”中取得奖项。

在近三年的高新技术考试过程中学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2008级共有1 330人参加认证,其中合格率92.56%,优秀率15.27%;2009级共有1 441人参加认证,其中合格率95.86%,优秀率30.44%,并且39.53%的班级合格率100%。同时根据跟踪调查,这些毕业生在其工作中运用计算机的能力较好,用人单位“口碑”极佳。

当然,我们的教学目标不是为了考证,掌握技能才是真谛。教师们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探索,紧随社会需求,就是为了使计算机教学和职业教育相结合,使计算机真正能够成为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的“左膀右臂”,服务于社会各领域。

3 职业特定能力培养思路

职业特定能力是每个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前应该掌握的一种能力。对于学生培养,我们一直探索“课证结合”的道路,以缩短毕业生与岗位的距离,增强就业竞争力。

职业特定能力标准就是现行的工种标准和职业标准。从业人员达到工种标准和职业标准的要求后,就能胜任某一个专门职业或工种下面一个或数个具体岗位的工种。学院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完善的行业如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维修电工等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机电类专业的学生课程体系,教学完成后参加职业技能鉴定,使得学生毕业时能够同时取得双证。

下面通过《机械制图与AutoCAD》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制图员技能考试内容进行比较,介绍学院在“课证结合”方面所作的探索。

3.1 《机械制图与AutoCAD》课程的教学内容

3.1.1 《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内容

(1)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主要包括: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一般规定、绘图工具及其使用、几何作图、平面图形的分析与画法及尺寸标注。

(2)投影基础。主要包括:正投影法的基本知识;点、线、面的投影特征;根据立体图判断各种位置直线、平面的投影特征;平面内的点和直线。

(3)基本立体投影。主要包括:掌握各种基本几何体的投影及其作图方法;掌握截平面为特殊位置时截交线的作图方法;掌握立体与立体相交时相贯线的作图方法。

(4)轴测图。主要包括:轴测图的基本知识;正等轴测图、斜二等轴测图、轴测草图的画法。

(5)组合体视图。主要包括:画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和步骤;读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和步骤;补视图、补缺线;组合体的尺寸注法。

(6)机件的表达方法。主要包括: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和简化画法。

(7)标准件和常用件。主要包括:螺纹、螺纹紧固件及其连接与标准件手册的查表方法;键和销及其连接;齿轮及蜗轮蜗杆;滚动轴承;弹簧。

(8)零件图。主要包括: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零件视图选择;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零件图中尺寸标注;零件图的技术要求,读零件工作图。

(9)装配图。主要包括: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装配体的视图表达方法;装配图中的尺寸标注、序号和明细栏;装配结构的合理性;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读装配图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3.1.2 《AutoCAD》课程的教学内容

(1)AutoCAD绘图基础。主要包括:AutoCAD的工作界面及基本操作;AutoCAD基本绘图命令;AutoCAD辅助绘图工具;AutoCAD二维图形的编辑;AutoCAD颜色、线型与图层。

(2)AutoCAD尺寸标注与文本注写。主要包括:文本的注写与修改;尺寸标注命令;尺寸标注编辑命令。

(3)AutoCAD绘制零件图。主要包括:图案填充;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的标注;表面粗糙度的标注;技术要求的注写。

(4)AutoCAD绘制装配图。主要包括:利用块由零件图拼画装配图;利用设计中心绘制装配图。

3.2 制图员技能考试的内容

3.2.1 理论考试的内容

(1)职业道德。主要包括职业道德的基本要领与基本内容。

(2)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主要包括《机械制图与Auto CAD》课程的教学内容。另外还包括投影变换和轴测图的概念、种类等知识。

(3)AutoCAD。主要包括《AutoCAD》课程的教学内容。

(4)产品的构形设计及图纸管理。主要包括:几何体的构形和构形分析;图纸管理。

3.2.2 实操考试的内容

(1)《AutoCAD》绘图。主要包括:平面图形的绘制、编辑与尺寸标注;零件图绘制。具体包括《AutoCAD》课程教学内容中除装配图之外的所有内容。

(2)《机械制图》绘图。主要包括《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内容中4~8项中的所有内容。

3.3 《机械制图与AutoCAD》课程的考试内容与制图员技能考试内容的比较

第一学期《机械制图》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投影基础、基本体、组合体视图的理论应用,未开《AutoCAD》课程。而投影基础和基本体内容在制图员技能考试中以理论考试为主,组合体视图的阅读与尺寸标注在实操中考核。

第二学期《机械制图》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机件的表达方法、标准件与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在制图员技能考试中除了以理论考试外,还进行实操考试。《AutoCAD》课程的考试除装配图之外的所有内容与制图员技能考试的内容是相同的。

总之,《机械制图与AutoCAD》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制图员技能考试内容基本是一致的,只不过《机械制图与AutoCAD》课程的考试内容注重理论知识的应用,没有理论考试,而理论考试是制图员技能考试的组成部分,所以,我们为了适应这种考试,已经建立了理论试题库,并将这些试题贯穿到了教学之中,完全可以应对制图员技能考试的理论考试了。

4 行业通用能力、跨行业能力培养思路

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再单一化,而是向多元化转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仅限于职业特定能力培养是远远不够的,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面向基层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级实用型人才。为了使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我们非常重视学生行业通用能力、跨行业能力的培养。

行业通用能力比职业特定能力宽,它面向的是一群工种或职业,其涉及的知识和能力涵盖了若干个工种职业。行业通用能力的提出,顺应了生产和服务企业中单一工种向复合工种转变的趋势。跨行业能力比行业通用能力的覆盖面还要宽,它适用于若干个不同的行业。跨行业能力比职业特定能力和行业通用能力更强调共性,更抽象,心智能力的成分更强。另一方面跨行职业能力也反映复合技能型人才所具备的运用另一行业(或技术领域)的知识与技能的能力。

针对以上要求,我们开设了一些“双证课程”,如人力资源管理师、营销师、物流师、秘书等证书课程供学生选修。证书课程的教学由此类课程的专业教师承担,各专业针对自己专业对应的证书课程成立专家队伍,组建考证辅导平台。对于任课教师的资格实行严格的审核:必须是本专业本科以上学历,讲师以上职称,本人必须参加了相关鉴定考试并取得所任课程的职业资格证书。

我们的目标就是通过教育教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把兰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培养成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符合社会人才市场要求,具有实用的核心能力、必需的职业特定能力、宽泛的行业通用能力和灵活的跨行业能力的高级实用型人才。

[1]王斗虎,苏三庆.多层面构建和谐大学[J].职业技术教育,2006,23(2).

[2]管叶群.大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动因及其发展[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8).

[3]杨文杰,孙秉秀,郎爱华.改革教学方法推进教育创新[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7(1).

猜你喜欢
双证书装配图零件图
实物模型拼装、图块拼接与AUTO CAD软件在装配图绘制中的有机结合
“轴承的配合制选用”的教学心得
浅谈机修钳工实训中的零件测绘
《机械制图》中装配图的识读
适合我国国情的通航飞行员培养模式的探讨
教师落实“双证书”制度的挑战思路与实施策略
工程制图小班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常州高职教育园区 “双证书”制度研究
普通CA6140车床的经济型数控化改造设计
试论“双证书”课程开发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