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时期版画图式探析

2011-04-13 19:32徐华春
关键词:版画红色政治

徐华春,胡 翔

(湖南工程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湖南湘潭 411104)

“文革”时期版画图式探析

徐华春,胡 翔

(湖南工程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湖南湘潭 411104)

“文革”时期的版画受特殊政治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因着其自身的特质因素,形成特定的图示语言。对“文革”版画的红海洋、漫画化、高大全、文字标题四个方面的图示特征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文革”;版画;图式

“文革”时期的版画是“文革”美术中非常重要的美术形式之一。因其鲜明的“政治”表现目的,逼真的技法和浓烈的色彩成为那个特殊时代特有的艺术形式。这与当时“政治”的强力手段及版画自身的特质因素是分不开的。一方面,相对于其他画种,版画在“文革”中获得了政治上的青睐,其创作与传播成为大众化的一种绘画形式。对于版画的这种狂热,显然不是来自于作为一种艺术的版画,而是来自于作为一种政治宣传工具的版画。“文革”时期,版画被作为政治舆论工具的这一功能性得到强化。另一方面,“文革”版画作品发挥了版画自身复数、快捷能办的优势,采用了现代版画大众化的视觉语言,极大地满足了“文革”对于艺术“大众化”的要求,同时,画面采用“红光亮”的视觉语言,让观者一看就能融入到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中去。这一时期,套色版画得到广泛运用,画面极具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这些特质使这一时期的版画深深地打上了鲜明的“文革”时代烙印。

一 “文革”版画图示语言

“文革”时期数以千万计的版画作品共同构成了“文革”时代的文化符号,红旗、五角星、天安门、领袖、红卫兵、工农兵等这些版画创作中的大众化形象连同“文化大革命”的政治理念共同形成了历史中的“文革”文化符号。这些几乎是缺乏生命个性的版画作品,与其说是版画作者的个人所为,毋宁说是一个时代充满狂热却不免愚昧与荒诞的集体潜意识。正是这种批量印制的、具有共同文化符号、共同主题的版画构成了“文革”这一个时代的版画图示特征。

二 “文革”版画图示语言特征

(一)红海洋

“文革”时期的版画色彩对比强烈,其套色版画色彩采用对比强烈的黑白两色作为主打色,同时辅以象征暴动和革命胜利的红色,画面醒目,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打开一幅幅“文革”版画,如《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伟大的领袖伟大的党》、《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毛泽东同志是当代最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等等,这一时期的作品采用统一的黑色版画的表现形式,画面刀锋犀利、黑白对比强烈,同时,又结合红色套版,使画面醒目抢眼。其耀眼炫目的红色为主题色调,这些红色的运用,一方面是对当时人们现实生活中所呈现的色彩的集中表现,如生活中无处不在、出现频率非常高的红袖章、红宝书、五星红旗、五角星等都成为“红色版画”表现的物质载体。另一方面是对“文革”所体现的政治主题的提炼与概括,如当时歌颂的红卫兵、伟大领袖等主题形象,这些形象通过红色加以强化与升华。其中,1966年沈尧伊创作的《跟随毛主席在大风大浪中前进》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作品中,主题人物毛泽东居于画面主体位置,帽子上的五角星、刻有“红卫兵”三个字的袖章及红宝书均采用刺目的丹红色,与占据画面三分之一面积的红旗一起形成红色的海洋。这幅作品成为“文革”版画的经典范本。又如《广阔田地大有作为》的“文革”系列版画。版画封面采用那个年代的特殊色彩,画面的顶部是毛主席头像,同时,以头像为圆心,辅以间接的红、黄条纹向四周发射,形成“红光亮”的色调。红色为醒目的丹红色,黄色为耀眼的柠檬黄,图中的红色成为画面的主打色,毛主席头像中的肩章、帽子上的五角星、以及“广阔田地大有作为”八个醒目的大字等也以红色印制。这种“红色版画”,满足了大众化的视觉审美趣味,极大地调动了当时人们的革命热情,另一方面隐喻着毛泽东思想光照大地,社会主义祖国阳光灿烂的时代内涵。“文革”时期版画成为政治宣传的强而有力的工具,其红色则赋予了特定的政治象征意义。两者互为依托构成“文革”特殊的图式现象。

(二)漫画化

“文革”版画,为了达到批判的目的,一如既往地继承了建国前版画的批判性传统,不同的是,这一时期的版画,画面结合使用漫画的创作手法,通过极度的夸张,对“文革”所反映的黑暗、丑恶方面进行强化。“文革”政治风暴中所涉及的各级“走私派”以及所谓的“牛鬼蛇神”毫无例外地成了批判对象,反映在版画中,配合着文字,结合漫画的手法进行无情的批判。版画与漫画很似一对兄弟,都以其锋利的批判广角朝向画家认为的黑暗与丑恶的方面,一旦有了可批判或必须批判的对象,版画便情不自禁地向漫画靠拢。这一时期的版画所反映的批判主题,画面更加触目惊心,令人胆寒。如在很多反映“批刘少奇”和“三家村”的版画中,往往采用了漫画的手法,将批判的人物加以丑化,达到无情揭露、深刻批判的目的。这种结合漫画手法的版画快捷、直接,与“文革”版画的大众化的视觉倾向一拍即合。这些版画往往采用对比的手法,如《大批判》中,手拿钢笔的人物四肢强悍有力,而笔尖下所批判的刘少奇形象则瘦弱猥琐。那直刺人物背部的笔尖,如刀锋一般刺激着人的神经,即使今天看来也让人如芒在背。

由于特殊的时代原因,中国现代版画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承担政治斗争的职能。作为政治斗争武器的版画艺术,其最大特点就体现在它的批判性,即通过典型概括、提炼、夸张等手段技巧,对黑暗势力无情地进行暴露。这种批判性在“文革”这一特定的时期达到了极限。这种结合漫画进行创作表现的图示也就成为“文革”版画一个显著的特点。

(三)高大全

“高大全”的图示语言在“文革”版画中以特有的语言得以呈现,与批判相对,“高大全”的图示满足了人们在“文革”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在被蒙蔽的意识形态下,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尽管这一意识形态是荒诞的、不可思议的。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图示表现往往采用“三突出”(即“在所有人物中要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要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要突出主要英雄人物”)的创作原则。从而把这一时期的版画创作推到高度概念化、标准化的境地。这一时期工农兵占主体的版画,虽然人物不成比例,但集中体现了工农兵高昂的革命斗志。往往采取工人站中间、农民和解放军分别站两边的惯例构成形式,如版画《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胜利万岁》集中反映了这一模式化的构图形式,显示出积极拥护毛泽东思想、工农兵联盟的团结友爱、坚不可摧。

另外,反映毛主席的“文革”版画也多采用“高大全”的创作图示。如版画作品《毛泽东在延安》、《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毛泽东去安源》等等。通过这些版画作品,歌颂人民心目中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其图示表现呈现出以下特点:反映毛泽东同人民群众在一起的场面时,毛泽东都处在最显要的位置,且往往采取仰视构图,凸显其高大的艺术形象。如《不到长城非好汉》版画作品中,毛泽东的姿态采用挥手向前,意为指引人们前进。而沈尧伊创作的版画《跟随毛主席在大风大浪中前进》中,毛泽东的姿态则采用招手致意,表现出对人民群众的关怀鼓舞。“高大全”的图示语言是与那个特殊时代明确的政治概念相统一的,是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

(四)文字标题

可以说没有一种绘画形式能等同于语言更能传达人们要表达的意义。“文革”时期是一个高呼口号的时代,通过口号式的政治宣传、呐喊,达到了无情批判、高度颂扬的政治目的。在版画作品中更是将这种口号语言构成绘画的文字标题,如“批刘少奇”、“批刘邓陶”、“批孔孟”、“革命大批判”、“提高警惕”、“炮打司令部”等标题均反映了批判的主题。而“保卫祖国”、“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认真学习党的两条路线斗争的历史”、“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胜利的旗帜”、“从胜利走向胜利”、“沿着毛主席革命路线胜利前进”、“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等口号语言则形成歌颂的主题。文字作为标题的图式在“文革”十年的版画作品中从始至终都很多,形成“文革”时期版画的一大特点。画面中通过文字直接陈述版画表达的主题思想,文字往往采用红、黑两色,对比强烈、抢眼。这些带有醒目的、号召性的、激情的文字标题,使人们一看就知道作者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文革”时期版画通过文字标题,结合简易的套色表现(黑色,红色),达到了宣传的政治目的,拉近了政治与群众的距离,使版画成为广为群众接受的艺术形式。这种独特的表现形式也成为“文革”版画运用最为广泛的图示语言。

三 结 语

综观“文革”时期的版画,它荒诞、繁荣,如同冲锋战斗的号角,但终因内容的单调而使其不免显得空洞和苍白。“文革”时期的版画是对版画批判传统的延续,是以宣传鼓动、制造社会舆论和气氛为目的的一种绘画,起到了宣传画的功能与作用。在“文化大革命”中,版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极富时代色彩,反映了中国“文革”十年所有的重大事件,极具政治性、艺术性、观赏性,是一个特殊时代的缩影。虽然“文革”这段历史已经结束了,但当人们用冷静的眼光重新研究“文革”版画时,仍会从中得到启迪和教益。

[1] 邹跃进.新中国美术史(1949-2000)[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

[2] 范 梦.中国现代版画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

[3] 戴知贤.毛泽东的文化思想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4] 周申明.毛泽东文艺思想新探[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5] 吴继金.文革美术中的红色与政治[J].艺术 生活,2008,(6).

Study of the Graphical Representation of Printmaking i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XU Hua-chun,HU Xiang
(Design Art Academy,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Xiangtan 411104,China)

Printingmaking effected by political factors i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has special graphical representation.Graphic characterics of four respects such as the red ocean,cartoon,tallness-bigness and alroundness,literal title are studied and discussed.

Cultural Revolution;printmaking;graphical representation

J227

A

1671-1181(2011)02-0108-03

2011-02-10

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文革时期版画艺术形式研究”(10c0563)。

徐华春(1978-),女,河南泌阳人,讲师,研究方向:装饰设计。

(责任编辑:周 静)

猜你喜欢
版画红色政治
版画作品选登
红色是什么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红色在哪里?
逐风骑行——擦色刻版画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追忆红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