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霞,刘晓华
(1茌平县妇幼保健院,山东茌平 252100;2高唐县妇幼保健院)
2008年 1月~2010年 1月,我们对 19例剖宫产术中难治性出血患者采用Hayman缝合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体会。
资料与方法:19例孕产妇,年龄 20~43岁,孕周 37~42周。其中初产妇 5例,经产妇 14例。伴妊娠高血压疾病试产失败 6例,头盆不称 3例,前置胎盘 6例,胎儿窘迫 4例。均于硬腰联合麻醉下行新式剖宫产术,术中出血 1 200~1 500m l,其中宫缩乏力 12例,前置胎盘、胎盘粘连所致附着面出血 7例,经徒手按摩子宫、应用宫缩剂及前列腺药物、内膜出血点8字缝扎等方法处理无效。采用Hayman缝合术:从腹腔托出子宫,用双手将子宫前后壁对向挤压,观察出血情况,下推膀胱腹膜反折,进一步暴露子宫下段,用大号钝头直针、1号可吸收线(PGA缝线)从子宫左侧切口下缘2 cm、子宫内侧 3 cm处,由前壁进针、后壁出针,然后对子宫加压并于宫底处打结;同法缝合右侧。对前置胎盘粘连所致宫颈区域和峡部的出血先于子宫切口左下缘 3 cm、左侧缘内侧 2 cm处从子宫前壁到后壁贯穿缝合,再由后壁向右 1 cm处平行进针贯穿至前壁,同样在右侧缝合 1次;打结时在两个缝合区域间放置两把血管钳,确保宫颈口未被闭合。然后按上述缝合法缝合,将子宫放回腹腔,常规缝合切口。
结果:Hayman缝合术后均迅速止血,无行子宫切除术者,术后亦无因恶褥引流不畅继发宫内感染,住院 7~10 d出院,刀口均Ⅱ/甲愈合。出院时超声检查示肌层回声均质,宫腔无积血。高频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示肌层血流信号丰富。产后访视 19例均未出现活动性阴道出血及异常排液。产后 14 d及 42 d分别再次超声检查示子宫形态正常,内膜居中;3~11个月均恢复正常月经,经量正常。5例再次妊娠,其中 1例因孕 24周胎盘早剥再次剖宫产术,术中未发现宫腔粘连;8例放置节育环。
讨论:宫缩乏力及胎盘因素是导致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主要原因。孕期血容量丰富,大量快速出血危及产妇生命,及时采取恰当止血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Hayman缝合术是2002年Hayman等提出的一种改良B-Lynch术,后被命名为Hayman缝合术,其原理是纵向缝扎、捆绑、压迫,使子宫壁弓状血管被有效地挤压,同时由于子宫肌层缺血,刺激子宫收缩,进一步压迫血窦,使血窦关闭而止血。本研究结果显示,出血在经常规处理无效时Hayman缝合术可作为一种尝试保留子宫的方法,但该方法应用过程中应注意:①缝线的选择。避免使用不可吸收线,选用1号可吸收线(PGA缝线)。因其柔韧性高、具有一定张力、无抗原性、通过水解吸收、对组织刺激性小;又因其能在合理时间内吸收,可避免与组织粘连和肠套入线圈内的危险;②缝合前要先通过手法按压子宫,评估此方法的有效性,并要下推膀胱、避免误伤;③助手始终用双手压迫子宫,以减少操作中的失血,防止单纯牵拉缝线压迫子宫造成子宫表面切割、并预防侧向滑脱,打结时要缓慢均匀拉线、用力适度,避免因缝线太紧影响子宫血供,致组织坏死,或缝线太松致手术失败;④缝合宫颈区域打结时应放置闭合血管钳,确保宫颈管通畅,以防打结过紧造成恶露排出困难;⑤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输液、输血;⑥关腹前,严密观察子宫的颜色、子宫收缩、切口有无渗血、阴道流血等情况;⑦术后应用抗生素 5~7 d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