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桂云,钟学军,闵秀梅
例1 男性,32岁,飞行员。2007-04-10因反复发作性胸骨后烧灼、疼痛、伴反酸5年,加重月余入院。患者曾因上述症状2次住院治疗。胃镜检查示:齿状线不清,食管下段可见黏膜糜烂及出血斑。给予抑酸、保护胃黏膜及胃肠动力药物治疗,病情好转出院。此次因上述症状加重再次入院。胃镜检查,除上述内镜下表现加重外,齿状线以上可见直径2.0 cm范围的天鹅绒样红色斑块,与周围鳞状上皮界线明显。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为胃上皮化生。诊断:Barrett食管(岛型)。常规无痛胃镜下行氩离子凝固术 (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治疗,氩气流量1.5 L/min,功率60 W。治疗探头伸出镜外1 cm,距病变黏膜5 mm,来回进行凝固治疗2~3 s/次,直至病变黏膜区域完全为灰白或焦黄色,治疗范围超过病灶边缘3 mm。术后禁食1 d,流食3 d,同时口服奥美拉唑20 mg,2次/d,达喜 1.0 g,3次/d,莫沙必利 5 mg,3次/d,疗程 2个月。治疗5 d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于术后3个月复查胃镜并在相应部位活检,示黏膜病灶消失,病理结果阴性。1年后随访胃镜复查未见复发。
例2 男,39岁,飞行员。2009-07-14因间歇性上腹部不适、反酸、烧心6年,加重伴胸骨后疼痛20 d入院。患者因上述症状反复住院治疗,好转后仍间断复发。入院后胃镜检查示:食管黏膜可见条状发红,糜烂并相互融合,齿状线上移并模糊不清,可见一长3 cm橘红色黏膜从齿状线处呈不规则舌状伸向食管下段。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为肠上皮化生。诊断:Barrett食管(舌型)。常规无痛胃镜下行APC治疗,方法同例1。药物治疗方法及疗程同例1。治疗7 d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术后3个月复查胃镜并活检,食管黏膜光滑,Barrett黏膜消失,病理结果阴性。1年后随访胃镜复查未见复发。
例3 男,28岁,飞行员。2010-09-02因发作性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3年,加重半月入院。患者曾因上述症状住院治疗,症状消失,后间断发作并门诊治疗。此次入院后胃镜检查示:食管齿状线不清,以上可见散在片状橘红色黏膜。活检病理示:胃底型上皮化生。诊断:Barrett食管。治疗方法同例1,术后3个月复查胃镜并活检为治愈。1年内偶而出现反酸,胃镜复查未见异常。
Barrett食管是指食管的覆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单层柱状上皮取代的一种病理现象,目前公认是食管腺癌的癌前期病变,其演变过程主要是胃食管反流、鳞状上皮增生、消化性食管炎和消化性溃疡、胃或肠上皮化生、柱状上皮不典型增生、腺癌。目前研究表明,普通人群Barrett食管发生率有增加趋势,因此阻断其发展对防止食管腺癌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Barrett食管治疗的主要方法为抗反流折叠术、药物治疗、APC、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激光治疗、光动力学治疗,但以上治疗并无证据表明能使化生上皮逆转及减少癌变的危险性,仅能控制临床症状。
反流性食管炎在飞行员中并不少见,但Barrett食管检出率甚少。采用APC方法联合抑酸药+抗酸药+胃肠动力药联合治疗3例飞行员Barrett食管,取得了短期疗效。APC是一种新型的非接触性凝固方法,高频电流能通过电离的氩离子形成高频气流烧灼胃或肠化生黏膜,使其发生凝固变性。氩离子高频气流可产生蓝绿光,大量被血红蛋白吸收,因而组织穿透深度小,造成凝固效应也相应较浅,安全性较高,由于胃或肠上皮化生的再生概率较低,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联合药物治疗不仅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阻止Barrett食管的形成,而且能使Barrett食管黏膜消除,并且不损伤深层组织,不产生狭窄和穿孔等严重并发症。该方法虽然近期疗效明显,但由于病例数少,时间短,尚需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