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承气汤药膜敷脐治疗胃肠病术后 30例

2011-04-13 13:02:01杨占祥张文革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普外科宝鸡721001
陕西中医 2011年10期
关键词:药膜脐部承气汤

杨占祥 张文革 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普外科 (宝鸡 721001)

胃肠道手术后胃肠功能较弱,胃蠕动减慢,肠道处于麻痹状态,肛门排气和排便明显减少,导致腹胀和腹痛。本研究对胃肠术后 60例患者进行中药敷脐和西药对比治疗,观察中药在胃肠功能恢复方面的作用效果。现将其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 2008至 2010年期间收治的胃肠术后胃肠功能不良患者 60例,男 36例,女 24例;年龄 18~66岁,平均年龄 37.6岁。阑尾切除术 26例,肠梗阻 18例,胃肠穿孔 12例,胃大部切除术 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30例,男 16例,女 14例,平均年龄 36.5岁。对照组 30例,男 20例,女 10例,平均年龄38.8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和手术种类均无显著差异 P> 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包括抗生素、水、电解质平衡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承气汤(大黄、厚朴、枳实)药膜敷脐,每 8h换1次,术后 6h后每隔 2h监听 1次肠音,以及术后开始排气和排便的时间。

小承气汤敷脐药膜的制作:取适量壳聚糖溶于1%HCl纯水溶液中配成 1%~3%的铸模液,将其过滤,再根据铸液中壳聚糖的含量称取 1~1.6倍明胶,适量溶解,加入铸膜液中,搅拌,静置脱泡,再滴加小承气汤的糊状水混液,分别使大黄的含量为 6%和 8%两种浓度,慢速搅拌,用流涎法在聚丙烯上制膜,室温干燥,消毒后备用。

疗效标准 根据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术后排气和排粪时间)分为优、良、中和差。优:分别在 10和16 h以内;良:分别在 12和 18 h以内;中:分别在 14和 20 h以内;差:分别在 16和 22 h以内。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i2检验。

治疗结果 治疗组:优 18例,良 8例,中 3例,差1例,优良率为 86.67%。对照组:优 10例,良 10例,中7例,差 3例,优良率为 66.67%。两组比较,优良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胃肠术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承气汤敷脐能够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讨 论 胃肠道手术后通常导致胃肠功能严重降低。由于在手术过程中麻醉、胃肠损伤、机械刺激等严重破坏了胃肠的正常状态,往往导致胃肠蠕动较少或停止,养分吸收减弱,严重的导致感染、胃肠粘连或肠梗阻。胃肠功能恢复减慢,肠道蠕动和养分吸收受到抑制,胃肠内容物发酵,体液在肠腔大量丢失,产酸产气增加,肠腔压力增大,影响呼吸循环系统,并导致胃肠感染。体内水和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失调,进而影响机体功能恢复。从中医角度看,胃肠道手术后,气血亏耗,气机不畅,脾胃虚弱,血行瘀滞,不通则痛,气滞则胀[1]。

小承气汤中大黄泻下阳明热结,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厚朴行气消满,燥湿消痰;枳实则破气消滞,理气消痞[2]。厚朴对十二指肠平滑肌有松弛作用,而对胃底平滑肌的运动具有增强作用,促进胃蠕动,有利胃排空[3]。

脐部表皮角质层较薄,皮肤和筋膜、腹膜直接相连,脐部腹膜静脉和动脉较多,血液循环相对丰富,利于药物吸收。敷脐可以通过经络的感应传导、神经体液的调节和透皮吸收作用三条途径发挥治疗作用[4]。另外,敷脐给药能够缓慢释放药物,延长药物的半衰期,长久维持药效。将药物敷贴到脐部可避免术后口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以及肝脏的首过效应。可及时中断用药,提高用药的安全性,降低毒副作用。

[1]范 昀.加减承气汤治疗胃肠术后腹胀 30例 [J].吉林中医药,2007,27(3):25.

[2]孙慧茹,杨庆有.临床运用枳术汤的升降作用经验拾零 [J].陕西中医,2008,29(8):1072-1073.

[3]张启荣,丁 立,赵训明,等.厚朴对兔离体胃肠平滑肌运动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07,36(6):656-658.

[4]于 华,侯喜连,孔雪萍.“蝴蝶效应”与脐疗机制探讨 [J].光明中医,2007,22(8):2-4.

猜你喜欢
药膜脐部承气汤
探讨个体化干预模式在脐部敷贴法治疗小儿泄泻100例的应用价值
The Study of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Xuanbai Chengqi Decoction(宣白承气汤)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
新生儿不同断脐长度对减少脐部感染的影响及护理干预
脐部清洁干燥法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生物可吸收性复方奥硝唑缓释药膜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胶原/纤维蛋白胶复合药膜的性质及其体外抑瘤效应初步研究
点阵激光治疗皮肤病后治疗方式与实施
增液承气汤临床研究进展
奥曲肽联合大承气汤治疗轻型急性胰腺炎50例
小承气汤加减治疗便秘83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