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民富 李 玲,2
(1南京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所 江苏 南京 210097;2南京师大附属扬子中学 江苏 南京 210048)
不论素质教育的蓝图多么美好、减负的口号多么响亮,学生们的书桌上永远堆满了琳琅满目的教辅资料。所谓的教辅资料是一类辅佐教材的参考性书籍,多是对教材的精读,往往由知识讲解和练习题组成,又被称为参考书、练习册、同步辅导书等。当前,教辅资料在我国有着相当广阔的市场,不但充当教师备课、教学的得力助手,而且成为学生手中除教材以外人手必备的学习资料。教辅资料作为知识的载体其价值的实现体现在使用者对其有效使用的过程中。通常教辅资料的使用有以下两种途径,一是由教师有选择地配合教学使用,一是由学生们自行购买供课后学习之用。前者由教师的教学决定其价值的实现;后者则取决于学生个体的使用情况。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们发现,由于学生对化学教辅资料的不恰当使用往往欲速则不达地阻碍了有价值学习的发生,加重了化学学习的负担。学生作为学习的新手对资料的使用很大程度上依赖资料本身。事实上,化学教辅资料中所隐含的学习理念、价值取向与学科视角直接影响着化学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当前市场上各式的高中化学教辅资料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化学科学的特征,偏离了化学课程理念。
一本优秀的教辅资料无疑会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的得力助手。但何为优秀的化学教辅资料?满足以下条件的是否能称为优秀?如:(1)针对元素化合物知识:详尽地罗列出各物质的性质、用途、制备与反应;提纲挈领地给出同一元素不同价态间的网络图;强调反应方程式中的反应条件、配平系数与生成物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巧妙地总结出关于各种物质性质、用途的描述性知识的背诵口诀与记忆技巧。(2)对于理论性知识:梳理出对汉字表述的化学原理的咬文嚼字的解释,辅以典型例题与详尽周密的讲解深化认识;总结归纳出习题类型以及各类题的考察角度、思考方式与解题步骤;针对某一类问题告知适用于具体条件下的具体结论并以习题展示结论对于解决这类问题的高效性;呈现学生解题中常犯的错误并剖析其不当理解之处。(3)对于化学实验:依据书本实验的构成要素将其分为实验试剂、实验仪器、基本实验操作、具体实验中的实验原理等方面逐一总结归纳;罗列出各种化学试剂的相关性质与使用条件;科学地绘出常见实验仪器,描述其使用规则、使用范围以及注意事项;逐一讲解各实验操作,强调规范操作步骤、指出不当操作及其错误的原因;在具体的综合性实验习题中展示实验探究与实验创新。(4)专题复习:以该领域中的知识网络展示知识结构与概念间的关系,以知识点一二三覆盖考点,以专题检测巩固学习。(5)针对计算题、框图题等常见题型:通过典型例题展现解题步骤与技巧,以真题揭示考察的广度与深度,以题海完成强化训练……
以上诸特征不论是否是判断优秀化学教辅资料的标准,但确实是当前市场上各类参考书争夺学生市场的竞争筹码,进而也成为师生判断其可用与否的标准。事实上这些优势往往成为学生化学学习中的屏障。
学生们倾向于不假思索地记忆参考书中罗列出来的大量事实性知识。他们没有判断这些知识的性质与价值的意识,仅仅简单地以为记住了就学到了。我们的学生习惯于以记忆的方式学习化学的习惯由来已久,也相当普遍。从最初化学学习中背诵元素符号、背诵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开始,学生便认可了 “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一路背诵到大学的每科化学期终考试。毫无疑问,强行的记忆扼杀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大量的繁琐的描述性信息加重了化学学习负担,基于识记的低效劳动霸占着学生的有限精力,在加大认知负荷的同时又无情地降低学习效率。记忆的结果形成了零散的混乱的甚至是错误的认识,而这些不但无益于有意义学习的发生、无助于化学知识结构的建立,而且扭曲了学生在化学问题解决中的正常思维——他们更相信记忆,而不相信思维!当学生努力地背下参考书中推演出的适用于具体条件下的某结论,沾沾自喜地套用于解决相关化学问题并很快得出判断时,一个不小心忽略了条件的改变已使得这一结论并不适用于该问题,面对无需思维仅仅通过记忆这一“捷径”得出的错误判断,学生有时意识到其错误,但模糊的知识储备混乱的思维过程让他无法探寻错误的根源——以记忆为主进行化学学习的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经常遭遇这种困惑。我们遗憾于人类记忆能力的有限以及对思维之强大茫然无知的可悲。
面对参考书中细致入微的分析与总结,学生们在无法超越后便只能模仿,模仿其思考过程、解题步骤、精准的表述,悄然中竟丢失了自己的思维以及用自己的思维思考化学问题的习惯与乐趣,然而那份习得的模仿用起来又总是漏洞百出。是的,当人们总是按照别人的思维来做自己的事情的时候又怎能不顾此失彼呢?——这是学生上课听得懂但转眼却不会解决同类化学问题的原因,因为他们理解了教师展示的思维方式但却没有自己的思维;这也是学生能读懂参考书中对复杂例题的详尽解释但面对生活中的化学事件却没有了最基本的化学观点的原因,因为没有自己的化学思维面对真实事件便只能无从下手。某参考书中对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像专题中总结出46幅图像并都配以详尽的解释(其中有三处科学性错误)。编者欲以这46幅图像穷尽关于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所有图像题,但学生在这46座大山及其密密麻麻的丛林式解说面前一筹莫展,纵使学生有耐心一一翻越,他也只是在索然无味地品尝别人的思考过程,丢失了用自己的思维去建构自己的认识的乐趣,与此同时这一低效的劳动还需要极大的毅力支撑着,长此以往学生怎能热爱化学,怎能建立自己的化学思维呢?就好像溺爱的母亲总喜欢将食物嚼碎再喂入孩子口中,不想此般孩子不但不能充分吸收食物的营养,而且失去了咀嚼的快乐,食之无味,长此以往又怎能不厌食呢?
如果说学生在自行使用化学教辅资料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过于注重记忆事实性知识而丢失思维、依赖于模仿现成的思考方式而疏忽了自己的思维过程的学习行为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是由学生个体造成的;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诸化学教辅资料中所隐含的落后的学习理念及其功利性的学科视角使得知识被不恰当的呈现,这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诸多低效学习行为的发生。
诸化学教辅资料热衷于展示周密的科学的知识网络图,还不时以黑字醒目标明某化学原理适用于某具体条件下的推论——这些快餐式的知识被认为可以提高解题效率、完善知识结构而受到学生们的欢迎,但细究起来,这种知识呈现方式所隐含的学习理念有悖于心理学家对学习的若干重要观点。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其著作《发生认识论原理》中提出,认识的起点是个体已经具有的格局,个体据此对刺激做出反应(同化),并通过自我调节实现格局的分化与复杂化,进而逐步完成认识的发展 。这说明,学习的发生只能通过学生逐步建构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来实现,而不可能通过生吞活剥现成的结论来达成。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这一观点也已经在建构主义对学习的诸多解读中被更多的学者与教师所充分认可。布鲁纳更是以发现学习强调让学生在参与学科知识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实现智慧的生长。对于学习者而言,周密的科学的知识网络图本身毫无价值,有价值的是学习者以此图为参照修正、完善自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的这一学习过程;以黑字醒目标明的适用于具体情景中的推论的价值也不在结论本身,而在于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思维方式以及其中使用的相关化学原理乃至解题技巧,或许应该以黑体字标志的是得出结论的过程而不是结论本身。可以说,化学教辅资料中所隐含的落后的学习理念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知识的不当传达,进而诱导了学生错误的学习行为的发生。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化学教学中,只有实验才能准确传达化学科学的实验特征,同时实验包含着其他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所无法取代的科学价值以及独特的教育与教学价值。当前的化学教学并没有有效落实化学实验,更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科学价值、教育价值与教学价值。化学教学中的这一不足造成了我国的学生动手处理化学实验问题远远落后于动笔解决书面化学问题的普遍现状,与此同时,诸化学教辅资料对化学实验的处理更是南辕北辙地背离了实验本身。化学参考书中依据纸上实验的构成将实验划分为诸要素并逐一剖析的处理方式看似严谨周密,却彻底违背了实验的目的。历史上科学家们所进行的实验无不起源于问题与困惑,在呕心沥血探索问题的过程中逐步积累的操作规范、逐步完善的方便精巧的仪器无不体现着化学家的经验与智慧,同时也受制于具体的实验目的与彼时的社会条件。展现在教辅资料中的这些智慧的结晶却永远是冰冷严格的操作要求、与思维无关的各式仪器。当实验被肢解为诸因素的时候,学生看到的只是一个一个的用于应付考试的知识点,没有了探寻物质或反应背后的化学规律的问题意识,没有了使用乃至自发组装各种仪器达成实验目的的迫切需求,尽管识记下规范的操作步骤却永远与创新无缘。是科学地描述各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度与熔沸点以便于学生背诵与查阅,还是引导学生在细致的观察、推理中自己完成对世界物质性的认识;是严格按照规范操作一二三完成预设的实验还是让学生在探索中体验到其他操作方式的不便、不当乃至错误之后深刻体会到一定的操作规范对于达成实验目的的重要性——选择怎样的学科视角呈现化学知识受制于我们对化学科学的理解也决定了学生的化学学习,对于承载着化学知识的化学教辅资料亦然。
化学教辅资料中落后的学习理念、功利性的学科取向造成了当前学生们低效的、毫无价值的化学学习行为的发生以及学习负担的加重,这种令人担忧的状况在其他科目的学习中也同样存在着。尽管作者本着从学习层面实事求是揭示教辅资料使用现状的客观立场,但又无法避免对这一社会性问题的超越学习的追究与问责。针对这些问题,各地教育管理部门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学用书监管机制并有效落实相关政策,建立由专家和教师组成的教辅资料审查小组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同时推荐并推广优秀的教辅资料,以此解决劣质教辅资料泛滥问题。与此同时,学校教学中积极推进策略教学,引导学生转变落后学习方式,以科学系统的化学学习策略指导学生高效使用优秀教辅,以此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
对教辅市场的规范是一个关乎匹夫的社会问题,对教辅资料的具体使用则取决于学生的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为了达到一定的学习目的,学习者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能及其调控。学习策略是一种内隐的认知技能,体现在学习者的某些外显学习行为中;研究表明,学习策略本身作为一种知识是可以教会的。通常的学习策略有自我监控、检查、评定和修正策略等,这些策略的掌握能够促进知识获得、贮存以及信息利用等一系列心理过程。对于具体的化学学习过程而言,化学学科的特殊性使得学生还需要掌握与之匹配的化学学习策略。有研究者指出化学学习策略包括“善于激活与保持学生化学学习的良好的注意、情绪与动机状态,引导学生分析化学学科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正确地选择学习化学的方法,制定学习计划并监督学生执行之”等操作层面的策略。学生的化学学习策略的获取更多地来自于化学教师,这需要教师增加化学学习策略的教学内容,以科学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化学学习策略的水平。研究表明在日常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渗透化学认知策略的教学,将内隐的解题思路外显化,引导学生生成新的策略等教学技巧的使用能够帮助学生建构并发展化学学习策略 。
当化学教学以实验代替大量的讲解,融入化学学习策略内容,让化学以大自然中丰富的、鲜活的样态展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也会更少地采用背诵等落后僵硬的方式来学习化学。化学教学中包含化学学习策略内容,化学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在自我学习中科学使用化学教辅资料同时带来化学学习方式的转变。
政策层面严控劣质教辅资料的流入,积极开发推广优质的教辅资料;学校教学中以融入化学学习策略知识的化学教学的转变引领学生化学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时带动自我学习中对化学教辅资料使用的转变。——以此解决当前教辅资料在使用层面存在的诸多弊端。
[1] 王磊,胡久华.中学化学实验问题解决心理机制的初步研究[J].化学教育,2000,(5):11-14
[2] 赵俊峰,杨易,师保国.大学生学习策略的发展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4):79-82
[3] 皮亚杰著,王宪钿译.发生认识论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3-5
[4] 王祥.浅谈初中化学学习策略的训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2):43-46
[5] 杜敏.高中化学学习策略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